王涵
【摘要】根據(jù)新《英語課程標準》對中小學各階段教學目標的要求可以看出,如何讓高一學生順利完成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過渡成為每個高中英語教師必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初中基礎較好的學生進入高一尚且遇到許多困難,那么高中教師如何幫助初中各類學生邁進高一的這一步,促使教師在今后教學中輕松教學呢?
【關鍵詞】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問題
眾所周知,高中英語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繼續(xù)和深入。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新學段,由于教學要求、學習對象和教材等諸因素的差異,高中英語教學和初中英語教學之間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跨度。
一、初高中英語銜接所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起點高,難度大。因為高中大部分英語教師多年來沒有從事初中英語教學,所以教學起點難免會比學生實際水平高。再者,為了迎合高考應試的需要,教師會有意識地增大教學難度。
2.課堂用語英語教學難度大。由于大部分學生語音、聽力水平差,不適應高中教師用英語授課。甚至部分來自農村初中的學生因以前的教學過分強調筆頭上的應試,忽略了對學生語音、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導致學生聽力技能差。
3.教學與考試脫節(jié)。由于高一年選用的大部分練習和試題過分強調與高考接軌,試題生詞多,難度大,跟學生的實際水平相差甚遠。
4.教師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與新教材要求脫節(jié)。由于初中英語內容較小并較為簡單,初中教師要進行知識結構的調整比高中教師要快;而高中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對初中英語的知識結構只是粗略地了解,沒有進行細致的研究和探討以及教學實踐。
二、初高中英語的主要區(qū)別
1.課本編排上的區(qū)別:初中英語每一個單元分為4課,每課中有對話,閱讀文,有練習。而高中的每個單元并不分課,而是基本上按版塊劃分,大體為“Introduction”(導入),即是針對本單元的話題提出的一些問題,便于進入本單元的主題,然后為“Reading”(閱讀),高中的閱讀文分為閱讀前和閱讀后的討論、思考問題并加入了有關的語言知識的學習及練習,可以說在內容上是豐富了很多。
2.在詞匯上的區(qū)別:新版初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單詞量已經(jīng)不少了,但新版高中教材中的詞匯更是成倍甚至是成三倍地增加了,而且加入了許多當前常用詞匯,這是新編教材的特點之一。其中新出現(xiàn)的流行的詞匯,與我們新編初中課本是互相承接的。
3.在語法上的區(qū)別:初中階段主要學習基礎的語法內容,而在高中我們要學習的是更深更高層次的語法。如定語從句,非謂語動詞、名詞性從句,倒裝結構、虛擬語氣等等。
4.在課堂要求上的區(qū)別:大部分的初中對學生的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而這種嚴格與小學又是不同的,所以有一部分自覺性差的學生就被分化出來,在稍微寬松的環(huán)境中,對自己要求降低導致了滑坡的出現(xiàn),而升入高中后又會有新的變化,對于自律要求就更加明顯了。
三、如何解決初高中英語銜接問題
1.教師應該認真學習,研究初高中教學大綱,深入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正確地把握教學起點和課堂容量。
初高中英語教材都是以“單元式”編排,語法上采用“循環(huán)式”,詞匯上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這種編排為初高中銜接創(chuàng)造了條件。
2.注意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
大部分教師都感覺到初中課堂熱鬧、活躍,而高中英語課堂上學生不愛開口。
3.教師應收集反饋信息,加強教后反思,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教師只有經(jīng)常不斷收集學生反饋信息,不斷思得(學生得到什么)、不斷思效(教學是否達到預期效果)、不斷思改(還有哪些有待于改進)。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對高中學生來說,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復習,借助于工具書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至關重要,這是他們通向成功的一把鑰匙。
5.教師應克服幾種錯誤做法
(一)不要過分強調應試,而要注重基礎知識掌握,要重視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技能訓練。
(二)不要太早瞄準高考,一步到位。有些教師認為,讓學上點接觸高考題,在平常的舉例中,常用高考題做例子,隨意加深教學難度。其實,應當先基礎,后技能,最后與高考(模擬)題接觸。
四、總結
英語教學的銜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英語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新《課標》,領會其精神實質,通過教學活動不斷努力摸索,做到“不斷四德”,“不斷思效”,“不斷思改”才能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來,使英語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最終達到高效教學。
【參考書目】
[1]SEFC BOOKS ONE-THREE.(人教社版)
[2]JEFC BOOKS ONE-THREE.(人教社版)
[3]《教育學》(南京師大教育系編人教社版)
[4]《中學英語教學法》(華東師大編)
[5]《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驗修訂本)
[6]《全日制普通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驗修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