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潔
【摘 ? ?要】高中物理是理科學生的基礎學科,是高考的重點科目。物理學科的理論性尤其強,需要理解的知識點也比較多,且與初中物理知識相比,其難度與深度都有極大提高。如何提高高中物理的課堂效率,保證課堂質(zhì)量,使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良好方法,是這篇論文想要探索的方面。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93
物理是高中課程設置中的重要學科,它不僅僅是理科學生高考的必考科目,也是文科生會考的重要科目。與初中物理知識相比,高中的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學好物理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有重大幫助。
高中理科綜合共有三門基礎學科,與其他兩門學科相比,物理的理科性質(zhì)更明顯。生物和化學還是需要利用文科思維背過一些必需的知識點,而物理的學習則是有一些“巧勁兒”的。物理需要學生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較少,更多的是要學生真正掌握物理過程。只要掌握物理過程,理解知識點,那么物理解題就會很簡單,而且可以觸類旁通,找到解題的正確切入點,對“生題”也就不再感覺陌生了。那么,如何保證高中物理的課堂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使學生掌握正確高效學習物理的方法呢?在我看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物理的方法。
一、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學生學習而言,興趣永遠是最好的導師,只有學生將興趣作為學習動機時,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是最高的。對高中學生而言,學生的學習壓力大,需要學習的學科多,因此分配給各個學科的時間是有限的。當學生真正對物理產(chǎn)生興趣時,才不會覺得專研物理是浪費時間;當學生對物理產(chǎn)生興趣,其學習效率更高,也就可以勻出更多時間給其他“短板學科”,從而提高整體成績。那么該如何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呢?
(一)重視第一節(jié)課
第一節(jié)是整個學期的開端,良好開端是成功一半。教師要重視第一節(jié)課的準備,第一節(jié)課不需要匆忙開展課堂講授,可以在學生明確本學期的課程任務后,讓學生了解物理的功用及重要性,對學生產(chǎn)生激勵作用,讓學生在“功利性”目標的激勵下,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強大功能,播放利用物理知識的電影片段,例如《天體》、《星際穿越》等,使學生在第一節(jié)課就對物理課產(chǎn)生濃厚興趣,抱著期待的心理,接受即將到來的物理課程。
(二)發(fā)揮任課教師的個人魅力征服學生
教師的魅力是影響學生對某門學科是否感興趣的重要因素,學生崇拜某位教師,自然對教師所教的科目倍感期待,課堂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互動,配合教師的授課,課堂效率很高。若是不被學生待見,學生的逆反心理會使學生在課堂上非常不配合教師的課堂安排,與教師對著干,自然課堂效率不會高。因此,物理任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個人魅力,用魅力征服學生,這種魅力包括品德優(yōu)良及知識淵博等方面。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真誠對待,以心換心,贏取學生的信任與支持;同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不僅表現(xiàn)在專業(yè)物理知識的及時更新,更體現(xiàn)在其他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知識的了解。若是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談吐自信,提起某個學科的知識能滔滔不絕,那么自然可以引起學生的崇拜感,繼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與生活相結(jié)合
高中物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更加緊密,在授課時候,講課堂內(nèi)容與日程生活常見現(xiàn)象相結(jié)合,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將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結(jié)合起來理解,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師在授課時,插入與生活相關的內(nèi)容,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打破低沉枯燥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插入關于物理名人的小故事,使學生在了解名人的同時,對其研究出的知識更感興趣。例如,在講解重力及地心引力時,教師可以插入牛頓的故事,牛頓被蘋果砸而頓然醒悟,研究出地心引力是早就被人耳熟能詳?shù)墓适?,教師可以接著講一下牛頓其他的小故事,使學生們更加了解牛頓。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更接近物理名人的同時,對其研究成果更感興趣。
2.偶爾插入課外話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力學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識點,在講解力學的時候,插入講一下當期比較火的關于物理知識的電影,例如《星際穿越》,借著電影的高話題性,借著“虐死文科生電影”的話題,解釋一下電影里所涉及的物理知識。這樣偶爾講點課堂外的話題,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后,接著將話題轉(zhuǎn)回課堂,以此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校及教師都要轉(zhuǎn)變以往的授課模式,真正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做好引導啟發(fā)角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據(jù)相關實驗,學生在教師的“直接喂養(yǎng)”中,學生能記住、能掌握的知識僅有教師教授的30%左右,而若是讓學生發(fā)揮自我能動性,自己去探求答案,以此方法能掌握的知識卻能夠達到80%左右。因此,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提高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能在教師的啟發(fā)下自己探索問題,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這種方式才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最高效的方式。然而這種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一)教師要有耐心,多鼓勵學生
對于學生而言,小學開始接受的教育都是傳統(tǒng)方式的教育,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被動接受的角色,因此,可能自主探索能力有待提高。對此,教師要有耐心,允許學生有不會的地方,多鼓勵學生,讓學生愿意接受自主學習的方式,并從這種方法獲得更多的知識。
(二)教師要對學生的探索給予一定的方法指導
學生對物理接觸時間不像數(shù)學、語文等基礎學科一樣,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而是初中二年級才開始正式接觸物理,因此對于學習物理的方法可能沒有掌握全面。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及時地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漸學會學習物理的方式。比如,重視作圖解題的方法。物理是理科思維非常強的學科,不需要學生背過多的知識點,而是要學生理解透徹物理的發(fā)生過程。尤其是力學這一塊,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不斷幫助學生養(yǎng)成作圖的習慣,遇見一個力學題目,無論題目是否提到要作圖,都要先作圖分析受力情況,之后根據(jù)受力情況來解題。作圖解題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物理過程,是學生找到解題的切圖點,能夠提高正確率。
再比如,重視物理實驗,這也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學習方法。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有利于將物理過程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識。
高中物理是理科的重要基礎學科之一,學習物理要在興趣的指引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同時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以此提高物理課堂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