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園文化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會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產生深遠影響,對塑造學生人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著重要意義。語文,是一門具有濃厚人文因素的課程,它不僅教會學生讀書識字,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熏陶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幫助學生培養(yǎng)高尚情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由此可見,語文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語文教學;校園文化;思想行為
一、語文教學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互動作用
1.語文教學營造校園文化。教學活動是學校最具活力、最生動的文化現(xiàn)象,是由學生和教師共同開展的,也是學校的工作中心和重點。校園文化是學校歷史傳承下來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意義。在具有特定文化的校園里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會對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思想行為習慣產生明顯的影響。具體而言,語文教學對校園文化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對校園文化的反映、點染和創(chuàng)造上,而校園文化對語文教學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能否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景觀,供學生思考、解讀。通過語文教學活動,特別是文化底蘊濃厚的古漢語教學,能夠給學生以思想指引、人生啟迪、情感熏陶,引導學生深入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促進校園文化形態(tài)的協(xié)調發(fā)展,加快校園文化建設的步伐。
2.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想行為習慣。語文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學生思維活躍,但是非辨別能力較弱。現(xiàn)代社會充斥著各種各樣良莠不齊的新生事物,學生一旦接觸了不良信息,養(yǎng)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對其身心健康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校園文化建設就是要凈化校園風氣,營造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氛圍。而語文教學以其濃厚的文化氣息,讓學生感受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從語文學習中感觸時代脈搏,吸取進取的動力,接受文化洗禮,從而讓校園充滿濃厚的人文氣息。
3.以優(yōu)秀文化熏陶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語文學科積淀著豐厚的人文魅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的心靈世界和情感世界與語文作品進行零距離的溝通,讓學生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人類高尚情操的陶冶,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對生命的感悟。現(xiàn)在一些學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通過誦讀《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等古代典籍,讓學生接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除此之外,現(xiàn)代語文教學作品中也收錄了不少優(yōu)秀古典詩文,如《論語》《老子》和《莊子》等,這些都是中華文學精髓所在,對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有重要意義。
二、校園文化建設對語文教學的互助作用
1.校園行為文化是保持語文教學生機與活力的源泉。“行為文化”是校園的“活文化”,是通過師生行為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文化,其中教風、學風、作風等都是在校師生行為的集中表現(xiàn)。在校風、學風的規(guī)范下,師生身體力行,促進了德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通過校園行為文化,能夠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校園文化中浸染語文氣息,同時對學生的情感、認知、思想等方面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2.校園制度文化對語文教學起約束規(guī)范作用??茖W的教學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是規(guī)范語文教學情境的有力保障。通過制訂以人為本的語文教學管理理念,在教學活動中促進師生間平等、和諧關系的建立,共享、共識、共進教學活動;通過制定科學的校紀校規(guī),有利于樹立良好的校園風氣,提高學生的自律性,從而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3.校園精神文化對語文教學起熏陶和感染作用。校園文化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系統(tǒng),在建設時要做到統(tǒng)籌兼顧,協(xié)調發(fā)展,既要符合時代要求,又要弘揚人文精神。比如,創(chuàng)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豐富的語文教學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學生的思維,同時營造適度的競爭氛圍,能促進學生學習心理的優(yōu)化,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4.校園物質文化為語文教學提供豐富素材和廣闊空間。校園的物質文化能夠為語文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廣闊的空間。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挖掘這些素材和空間的教學價值,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比如,優(yōu)雅的校園環(huán)境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等教學設備為語文教學開拓廣闊的空間。良好的教室環(huán)境,合理的科室布置有助于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所以說,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就是賦予環(huán)境文化色彩和育人功能,為語文教學提供教育資源。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與校園文化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兩者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語文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融合,能夠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拓寬語文學習渠道,增加語文實踐機會。通過改善語文教學行為,可以形成具有濃厚人文氣息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雪梅.語文教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3(19):21.
[2]吳岳.新課改中語文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結合[J].校園英語,2014(4):12.
[3]劉凱鋒.發(fā)揮語文課的人文功能 促進職院校園文化建設[J].現(xiàn)代語文,2013(9):11.
作者簡介:張冬娜(1982—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講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古代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