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習科目之一,同時小學也是語文學科學習的起始階段,因此,小學語文課程的任課教師應該從小學生的知識實際掌握情況出發(fā),運用合理的方式進行導學案設計,提升導學案的設計水平,更好的輔助課程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 導學案設計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06
導學案設計是學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課程教學信息的重要載體。通過進行有效的導學案設計,將導學案有機融入到課程教學過程中去,不僅能夠豐富學科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更快的進入到課堂教學氛圍中去,更好的配合教師進行課程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習科目,同時小學也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初始階段,對于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今后的語文學習發(fā)展都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而導學案作為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如何更好的進行小學語文課程的導學案設計,使導學案更好的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去,更加有效的進行小學語文課程的輔助教學成為該門學科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下面我將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幾點看法,希望對正在探索這個問題的廣大語文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首先,導學案的設計和應用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程的課堂教學時,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和反思自身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充分認識和理解導學案的設計和應用對于學生進行語文課程學習所產(chǎn)生的影響,加深自身對于導學案設計和應用的認識,并且將導學案的設計和應用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上。導學案的設計和有效應用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導學案不僅是課程教學的起始,同時還是學生進行課程學習的指南針以及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規(guī)劃的重要體現(xiàn)。
通過簡單而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這堂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所要涉及和包含的教學內(nèi)容,所要達到和實現(xiàn)的學習目標,從而在心中對課程的進程和整體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把握,為課程的展開進行一個必要而合理的鋪墊,這種對于學習心理的建設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能夠清晰的認識到這節(jié)課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從而更加自然的在教師的帶領下進入到課程教學的實際部分,更好的融入課堂氛圍之中,更好的進行課程學習,提升自身的學習質(zhì)量。不僅如此,導學案的設計和應用還可以在課堂伊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節(jié)和營造教學氛圍,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到應有的學習狀態(tài),更好的進行課程學習。
由此可見,導學案在課程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發(fā)揮著積極的教學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和約束,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很多該門課程的任課教師習慣于將導學案的設計和應用放在一個次要的位置上上,有些教師甚至直接省略了導學案部分,直接進入到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主體部分。這種對導學案設計和應用的忽視,往往是來自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從而使得小學語文課程的任課教師對導學案的設計和應用產(chǎn)生了錯誤的認識和理解,認為進行導學案設計和在課堂上進行導學案引入,完全就是對于課堂教學時間的一種浪費和無效的運用,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展開和學生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沒有任何作用。
針對這種情況,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從自身出發(fā),充分認識到自身在導學案設計和應用中所存在的誤區(qū)和缺陷,勇于突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約束和影響,將導學案設計和應用納入到小學語文課程課堂教學的范圍中去,使導學案能夠發(fā)乎它自身所擔負的教學使命和教學功能,更好的輔助小學語文課程的任課教師,提升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
其次,小學語文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心智發(fā)育和理解能力都還處于一個較為低級的階段,無法很好的認識和理解較為復雜的文字和語言。因此,面對小學生的這種語文課程學習實際以及認知實際,教師在進行導學案的設計和應用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這種學習特點和語言認知特點,并根據(jù)學生的理解水平進行導學案的設計,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教師是課堂的絕對主導者和領導者,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和規(guī)劃并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帶領著學生進行課程知識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嚴重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忽視了學生作為重要的學習者對于教師教學的重要影響和反作用力,如果教師繼續(xù)采用這種模式來進行小學語文課程導學案的設計的話,不僅無法設計出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的導學案,造成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同時,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逐步喪失對于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對小學語文課程的一種排斥和厭惡心理,對于學生現(xiàn)階段和以后的語文課程學習都造成不可逆轉(zhuǎn)的影響和傷害。
面對這種導學案設計的現(xiàn)狀,小學語文課程的任課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和反思,更加深入而全面的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和語言理解能力進行分析和認識,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根據(jù)學生的真實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進行小學語文導學案的設計,選擇適合學生、便于學生去進行理解的語言進行導學案的設計和實際應用,拉近學生和導學案之間的距離,使導學案能夠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更好地輔助教師進行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內(nèi)容之外,小學語文課程的任課教師在進行導學案設計時,還可以將導學案設計的主動權(quán)和實施權(quán)交還給學生,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導學案的設計。這種導學案設計方法,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小學語文課程學習情況和對知識點掌握水平;另一方面,還可以使學生切實參與到小學語文課程導學案設計和導學案的應用中來,使學生在發(fā)揮主體性作用的同時,給予教師以一定的啟發(fā),使教師能夠更加明晰學生所需要的導學案內(nèi)容和式樣,豐富小學語文課程導學案的形式和內(nèi)容,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小學語文課程導學案設計。
導學案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小學語文課程的任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導學案的重要作用,積極的運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從而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