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召榮
摘 要: 班主任管理工作在小學中的作用極其重要,因為小學生的三觀尚未形成,沒有成熟的是非觀念,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的引領(lǐng)與教導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對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語言進行探討和研究有充分的現(xiàn)實意義。作者對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進行了分析,并結(jié)合自身經(jīng)驗對在不同的情形下運用語言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guān)鍵詞: 小學班主任 語言藝術(shù) 班級管理
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也是影響班級風貌的主要因素。要做好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必須從語言方面進行探索和研究,不斷地提高語言水平,并將其運用到班級管理實踐中,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個人能力的發(fā)展,從而使班級管理工作不斷優(yōu)化,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語言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它與班主任工作有密切的練習。如果班主任具有較高的語言藝術(shù)水平,對班級進行管理就會游刃有余、輕松自如。反之,如果班主任的語言水平較低,在管理過程中就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班主任管理工作面臨新的問題,迎來全新的挑戰(zhàn),對運用語言的要求越來越高。
如果將班級比喻成一個大家庭,那么班主任就是這個家庭中的家長。家長對一個家庭負有管理和組織的責任,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對這個“大家庭”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家長”對語言的運用能夠直接作用于管理的效果,二者之間有極密切的關(guān)系。小學生的心理發(fā)育尚不健全,他們都有很強的向師性,想要教師多關(guān)注自己,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班主任就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愛,為他們創(chuàng)造充滿愛的環(huán)境,讓他們在這個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一、班主任管理語言應該具備的特點
1.班主任的管理語言應言之有理。
在進行班級管理時,班主任的語言應該言之有理,即班主任所說的話要有道理,站在道理的角度讓學生信服。無論是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行為教育還是在跟他講道理,都要掌握好語言,表述清楚事件的邏輯關(guān)系。在講述事實經(jīng)過時,教師的語言要有條不紊、條例清晰,力求將所述事實和要講述的道理重點突出地描述出來。除此之外,在描述過程中,教師還要對小學生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看他們有什么情緒起伏。如果學生的情緒波動比較大,教師就要努力使其平靜下來,保持理性,讓師生在平靜的氛圍中交流與思考。
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朋友,努力和學生打成一片,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是語言藝術(shù)發(fā)揮的有效載體,也是教師言之有理的良好載體。
2.班主任的管理語言應言之有別。
言之有別就是說在進行管理時,班主任要針對學生之間的不同差異采取不同的語言方式。學生的性格不同,教師的管理語言也要隨之變化。小學生的性格都有很大的區(qū)別,教師首先要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摸清他們的性格、愛好、習慣等,進而結(jié)合他們的語言接受能力進行有效的溝通。言之有別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能夠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感染,學會尊重他人,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
3.班主任的管理語言應言之有物。
要做到言之有物,班主任就要尊重事實,在事實基礎(chǔ)上講話,在事實基礎(chǔ)上擺道理。只有以事實為基礎(chǔ),班主任對于道理的講述才能為學生帶來直觀的感受,使他們更容易接受,對于道理的掌握程度隨之加深,學生的個人素質(zhì)和修養(yǎng)會從中得到提高。
二、在班主任管理中有效運用語言的藝術(shù)
1.班主任要坦誠面對學生,語言幽默、真摯。
在運用管理語言時,教師首先要坦誠,這是教師個人素質(zhì)的一種良好體現(xiàn)。其次,教師要真摯地對待學生,拋棄以往那種猶如上下級一般的師生關(guān)系,做學生的好朋友,以坦誠的語言、真摯的情感進行師生之間的溝通。小學生要和教師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希望進行心靈之間的對話,但是受年齡的影響,師生之間存在很大的代溝與隔閡。為了有效改善這種狀況,教師可以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增加師生之間的熱情和默契。此外,班主任要以熱烈的語言、幽默的談吐與小學生交流,使學生的心情放松,大膽地與班主任進行溝通,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對于小學生來說,傾訴自己的心聲,有人懂得自己的感受,比任何獎勵都來得重要。師生之間的情感會在心靈的溝通中得到增強,班級管理工作就會更有成效。
2.班主任要掌握說服學生的語言。
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要盡到自己的督導義務,引導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努力改正錯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運用自己的語言說服藝術(shù),但是說服并不是單純地灌輸,也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是要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利用語言的藝術(shù)和語言的力量說服學生。只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首先,班主任的語言要包含感情在內(nèi),以情感的力量打動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或生活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時,班主任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對其進行指責,而是要先分析學生在事件中的不足之處,站在學生的立場分析,充分考慮學生當時的心情。當班主任處于學生的位置上時,更容易理解學生的心理,在說服學生時所使用的語言才會更有力量。
其次,“有理走遍天下”,教師在說服學生時要以理服人,講事實、擺道理,讓學生意識到班主任說的都是對的,是有道理的,他們才會樂于接受,想要聽班主任繼續(xù)講下去,愿意聽從班主任的引導。
3.班主任要掌握拒絕的藝術(shù)。
在班級日常管理過程中,難免會有學生受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等影響而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教師要掌握拒絕的語言藝術(shù),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語言拒絕方式。如有的學生因為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師講課時總想插嘴,表達自己的看法。如果教師一味地打壓,就有可能使小學生脆弱的心靈受到傷害,我們可以采取一種委婉的方式拒絕他的打斷。筆者就會將他叫到辦公室中,告訴他:“你知道為什么我們?nèi)祟愑袃芍皇?、兩只腳、兩個眼睛、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巴嗎?那就是要我們多做、多看、多聽,少說話?!?/p>
總之,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我們要加強對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的研究和分析,這對于增強管理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今后的管理實踐中,教師要提高對語言藝術(shù)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具體應用于實施方法的可行性,以便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