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迎春
?
幼兒成長之傾聽策略
文陳迎春
摘 要:傾聽就是細心地聽取別人說話,善于傾聽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修養(yǎng)。學會傾聽不但能正確完整地聽取所要的信息,而且會給人留下認真、踏實、尊重他人的印象。因此,良好的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關乎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本文從幼兒存在的常見傾聽障礙及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等方面進行闡述,讓大家了解到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人一生發(fā)展的重要性。
關鍵詞:傾聽、培養(yǎng)、發(fā)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語言領域中明確指出:“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養(yǎng)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也指出“只有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并且善于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nèi)容?!眱A聽不僅是要聽,而且要細心地聽,集中精力地去聽,參與到講話者的思想里去。可以說傾聽是人際關系溝通中最賦予挑戰(zhàn)性的技巧,也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修養(yǎng)。幼兒傾聽的基本要求:通過多渠道、多途徑的培養(yǎng),具體到日?;顒又幸笥變夯咀龅剑?/p>
1.別人對自己說話時,能集中注意地聽,看著對方的眼睛,注意口型、表情和姿勢,要作出相應的反應。
2.別人在說話時,要保持安靜,有禮貌地傾聽。
3.能辨別不同的音素、聲調(diào)、語調(diào);能聽懂并執(zhí)行別人對自己提出的指令、要求。
4.能聽懂普通話,能辨別普通話與母語的不同發(fā)音、不同表達方式等。
雖然傾聽很重要,而且幼兒用于傾聽的時間也很多,但有時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傾聽中存在一些障礙。這些障礙的存在極大地影響了傾聽的效果。影響傾聽的障礙主要有以下幾種:
1.感情因素影響傾聽能力
幼兒的傾聽能力受到感情因素的影響。鼓勵的話,每個孩子都愛聽。“很好,你真棒!加油”等等,當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常常對孩子們進行正面的、積極的引導。對于錯誤的回答不草率否定。用積極向上的方式引導每個幼兒,這樣的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幼兒情感上是接受的,是喜愛的。反之則會存在排斥的心理。
2.思想不集中
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是這種情況的典型表現(xiàn)。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很多種,有可能興趣不在此,也有可能教師的教學沒有吸引力,或者是身體的不適。
3.急于發(fā)言的心理
對于中大班的幼兒,大多都有喜歡發(fā)言的傾向。在活動中,幼兒往往喜歡在他人還未說完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打斷對方,往往不能把別人的意思聽懂。
為了讓中班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我們進行了以下嘗試:
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日積月累才能形成的。因此我十分注重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滲透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幼兒是否能聽清并聽懂老師的講解,將直接影響孩子參與活動。為了能使幼兒愉快、順利的活動,在每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提出要求時,我會提醒每個幼兒都認真傾聽。例如:每日的點名就是培養(yǎng)幼兒傾聽習慣的良好機會。在點名時我要求幼兒仔細聽,比比誰的耳朵靈,能一次就聽清自己的姓名。開始時是有規(guī)律地點名,然后把點名冊上的學號顛亂了點名:今天從第一個跳躍到最后一個,明天從最后一個跳躍到第一個,后天則是顛亂了、無規(guī)則地點名,孩子們對這種點名方式很感興趣,每次都會安靜地傾聽是否叫到自己的名字,幾次下來,便在點名時形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
1.按指令行事
以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按照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執(zhí)行一些小任務,或完成一些相應的動作,比如玩“木頭人”的游戲,幼兒可根據(jù)“魔法師”的指令,不斷變換動物的造型。在鍛煉傾聽的同時也鍛煉了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2.聽樂曲法
聽音樂、聽歌曲也可以大大提高幼兒的傾聽能力,并感受樂曲的內(nèi)涵。聽音樂前可以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你能聽出幾種樂器的聲音?能不能模仿這種樂器的聲音?欣賞歌曲時同樣可以向幼兒提出問題:歌詞唱的什么?要是能模仿唱兩句就更棒了。
3.傳話游戲
“傳話”游戲是一個比較經(jīng)典的游戲,請上幾名幼兒,站成一排。教師貼近第一名幼兒的耳朵,小聲說一句話,然后幼兒小聲將原話傳個第二名幼兒,幼兒依次小聲將話傳下去,最后一名幼兒大聲將話說出來,聽聽正確與否。傳話的人越多難度越大,幼兒會覺得更有意思。傳話的內(nèi)容,剛開始可以是一句較短的話,以后可以變成一句較長的話或兩句話。
經(jīng)過一系列活動,幼兒在聽的習慣培養(yǎng)上初見成效,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聽的習慣好,不插嘴。想講的時候會等一會,等別人講完后再舉手發(fā)言。
2.幼兒參與的意識逐步加強,提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3.幼兒提出的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并能抓住他人發(fā)言的要點。
4.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
這些變化在“聊天”活動得到了具體表現(xiàn):越來越多的幼兒愿意參與其中,舉手發(fā)表自己的想法;他們提出的問題也更能反映出他們對講述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同樣是“吃飯”的話題,幼兒會問道:“你去的飯店有噴泉嗎?我去的飯店門口有一個圓形的噴泉……”從他們的改變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幼兒能在聽的過程中聯(lián)想到了自己已有經(jīng)驗,并能有針對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梢?,幼兒在聽的過程中促進了語言的表達,同時又通過語言的表達反映了聽的理解程度。
反思與收獲:
如造房子一般,聽是學和說的“奠基石”,實踐證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后,說的能力也隨之提高了。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幫助幼兒形成了一個“聽-問-答-聽”的良性循環(huán),促進了幼兒的思維運轉(zhuǎn),在聽聽講講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使幼兒體會到,只有聽懂別人的話題才能參與其中,這對中班的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需要家園配合,通過親子活動、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共同探討提高幼兒傾聽能力的可行的方法。在生活中,家長應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聆聽美妙的聲音,到大社會中傾聽豐富的聲音,充實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如可以利用周末、節(jié)假日,帶幼兒外出參觀或旅游,拓寬幼兒獲取知識的渠道。還可以根據(jù)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經(jīng)常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并有意無意地要求孩子復述,從而提高幼兒的傾聽能力。
戴爾卡耐基曾經(jīng)說過:“專心傾聽別人說話的的態(tài)度,是我們所能給予別人最大的贊美?!弊鳛榻裉斓挠變航逃?,我們將為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做準備。學會傾聽,讓幼兒收獲更多。美國教育學家娜思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至理名言:從小播下良好習慣的種子,將會獲得命運的收獲。有良好傾聽習慣的孩子將終生收益。
(江蘇省鎮(zhèn)江市潤州區(qū)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