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慧
成華區(qū)建設路社區(qū)衛(wèi)生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療效探析
李楊慧
成華區(qū)建設路社區(qū)衛(wèi)生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方式的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研究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的療效。結果研究組在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和糖化血紅蛋白均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糖尿病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方式,能夠改善病情,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進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值得應用。
綜合護理干預;糖尿??;療效
在已發(fā)現(xiàn)的終身型疾病中,糖尿病是其中一種慢性疾病[1],隨著生活的進步,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在臨床中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在患病后,患者機體的糖代謝功能、電解質(zhì)、水分等會發(fā)生紊亂[2],并且會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因此,及早進行相應的治療能夠使病情得到緩解。目前,糖尿病的治療關鍵是控制血糖水平,而患者在接受治療后,適合的護理工作也對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影響。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干預,現(xiàn)將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各50例,對照組男患者26例,女患者24例,年齡46-63歲,平均年齡(56.8±2.3)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5.1±1.1)年,研究組男患者28例,女患者22例,年齡45-64歲,平均年齡(55.9±2.4)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9±1.2)年。在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
1.2 納入及診斷標準
入選患者均無嚴重的肝腎功能、心功能不全、心腦血管疾病等對結果造成影響的疾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1.3 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按照醫(yī)囑為患者測量血糖等指標,按照醫(yī)囑為患者用藥,囑咐患者的改善生活習慣。研究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3.1 用藥指導
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說明治療藥物的信息,告知患者藥物的使用劑量,使用方法,使用后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明確告知患者用藥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要及時與醫(yī)護人員溝通,繼而得到及時的處理。
設置低感光度。拍攝大場面時,f/16的光圈可以讓場景中的所有部分合焦。使用f/4到f/5.6的光圈可以虛化背景,凸顯拍攝主體。
1.3.2 血糖監(jiān)測
護理人員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監(jiān)測時間為在餐后2h或睡前及凌晨3點,告訴患者監(jiān)測血糖的重要性,為患者說明血糖正常值和合理變化的范圍。發(fā)現(xiàn)患者的血糖值超出正常上限范圍,要立即使用胰島素。
1.3.3 健康宣教
糖尿病病程較長,治療效果不明顯,患者對病情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全面,對治療的依從性低等都會使患者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護理人員針對患者的心理,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為患者講解病情相關知識,使患者認識降低血糖,穩(wěn)定血糖的重要性,同時針對患者的消極心理,進行針對性的疏導,為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提高對治療的配合度。
1.3.4 飲食指導
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正確飲食,控制含糖分高的食物攝入量,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以及谷類食物,保證機體需要的營養(yǎng)均衡能夠正常運行,提高機體新陳代謝的能力,禁煙酒。
1.3.5 運動指導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紅蛋白的變化,記錄后進行評定。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收集的數(shù)據(jù)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4.0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平均值±標準差(±s )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x22檢驗,組間對比進行分析,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血糖各項指標變化均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指標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各指標變化比較(±s)
對照組 50 8.34±0.81 12.45±1.33 6.71±1.25 8.97±1.71研究組 50 7.03±0.52 10.06±1.11 5.33±0.81 7.06±1.12 T值 9.623 9.755 6.551 6.607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臨床上,糖尿病是一種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病,患病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會明顯升高,并且病程時間長,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3]。隨著生活習慣、飲食方式的改變,糖尿病成為了常見病、多發(fā)病,這需要給予積極的治療干預。但由于病程時間差,治療效果不明顯,這就導致一些患者產(chǎn)生消極的心理,進而忽視了病情和治療,對機體健康造成了影響[4],因此,在對癥治療的同時,還需要配合相應的護理方式。本研究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血糖變化各項指標均低于常規(guī)護理,分析原因,綜合護理干預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對病情的重視,掌握了疾病相關知識,從而能夠更好的配合治療。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使用綜合護理干預方式,能夠降低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質(zhì)量,值得應用。
[1]符鳳,吳翠玲.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6(10):243-243,244.
[2]費秀珍,吳建國,臧春艷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22,(2):2-3.
[3]陳榮.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療效探析[J].現(xiàn)代養(yǎng)生B,2016,31(3):234-234.
[4]陳衛(wèi)煒.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16(1):364-364.
R473
A
1672-5018(2016)07-1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