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利鋒
摘要:估算是一種不需要精確計算的口算。它的應用價值比精確計算更大。然而,很多時候我們不理解其重要性,教學意識淡薄,本體知識缺失。本文擬從增強估算意識、重組教學內容、教學估算方法,采取合理評價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估算;增強意識;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2-0043
估算是一種不需要精確計算的口算。它既不需要利用計算工具,也不需要寫出計算過程,而是直接運用各種方法,估計出大概的結果。由于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因此,大家都非常重視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shù)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shù)感,具有重要的價值。”由于地位重要,因此編者在編寫教材中也增加了這些內容。但是很多教師不理解估算的重要性,數(shù)的特點使其看不出采用估算的必要性,估算的情境的提供使學生感受不到估算的優(yōu)越性,教師估算意識淡薄,本體性知識缺失。這些都使估算教學不盡人意。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筆者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強估算意識
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在于應用,主要表現(xiàn)于用數(shù)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然而,隨著科技的日益發(fā)展,許多生活中的計算都可以通過計算器去解決,真正體現(xiàn)一個人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往往體現(xiàn)在估算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估算的訓練,適當?shù)貏?chuàng)設一些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
1. 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體驗估算的樂趣
生活是教學的源泉,教師要善于抓住常見的、熟悉的生活題材,結合教學實踐,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景,增強學生體驗估算的樂趣,讓他們充分體會感受估算的價值和作用,從而增強估算的意識,進而提高數(shù)學素養(yǎng)。
比如從低年級開始,我們就要有意地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1)比身高。讓學生知道身高的大概差距,自己比后排的小明矮一點,比前排的小芳高一點,比教師則矮很多。(2)比年齡: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的年齡,從而比較大小,他們就會知道7比9小,比6大;(3)翻書找頁碼:要求快速翻到課本第25頁,學生隨手翻。如果翻到第17頁,則大致還需要多少。假如翻到第29頁,則要往回翻幾頁。
像這樣,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可以因地制宜地尋找相關估算的題材,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進而明確估算的價值。
2. 精選估算問題,體會估算的重要作用
作為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首先要選好題目,提出好問題,提出有估計價值的問題,這對教師是一個挑戰(zhàn)。在二年級上冊10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例題學習后,筆者設計了買書用去的錢這個練習,筆者創(chuàng)設情境:“你要到新華書店去買書,你覺得強強小朋友帶65元夠不夠?”
問題開啟了學生的思維,他們通過估算所要買的三本書的總價,再跟強強小朋友身邊的現(xiàn)金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強強小朋友身邊的錢不夠買這三本書。接著,教師啟發(fā)學生如何用更好的方法解決錢不夠的問題。孩子們的思維火花被點燃,有的說向爸爸再要幾塊錢,有的說少買1本書;還有的說讓老板打點折。這幾種購書的方法均來自生活,筆者特別表揚了第三種想法的學生,他的想法確確實實來自生活,真真切切體現(xiàn)估算的價值。
二、注重教材選擇,重組數(shù)學內容
根據(jù)上文的分析,在估算教學的第一學段的主要部分包括有:數(shù)量的簡單估算、筆算的驗算,在第一學段可以根據(jù)課程內容適當?shù)脑黾庸浪?、計算內容和要求,第一學段是讓學生開始接觸估算。第二學段才開始真正的學習估算,在這個階段“大數(shù)的估算”成為了重點的教學對象,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靈活地運用大數(shù)的估算,以此來解決相關的問題。
估算教學的第一學段的主要學習內容:簡單的數(shù)量估算和筆算的估算。認識數(shù)和計算活動中全程鏈接著估算,第一學段數(shù)的認識和計算的范圍不超過萬,所以在第一學段中適當?shù)陌才乓恍┖唵蔚耐扑銉热莺凸P算的估計,并且注意估算學習的內容測量教學要遵循“估測——實測——評價”的順序,也就是先估測,然后實際測量,最后評價準確性,讓學生了解數(shù)量的準確性,在估算的過程中了解,東西數(shù)量多,那結果就相對比較大,數(shù)量少得數(shù)就越小,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時應該注意的事項,讓學生了解估算在平時的生活中物價的貴與便宜,并適當?shù)嘏c實際進行對比,滲透“估算是允許誤差的”思想。
估算教學的第二個學段的教學內容,主要有關于大數(shù)值的估算,這需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在第二學段學習,數(shù)值的估算是不超過億的,多數(shù)字的認識也不會超過億。所以,在第二學段中可以將大數(shù)值與多位數(shù)的估算相結合學習,在這個學段中適當?shù)卦黾右恍┐髷?shù)值的估算學習內容和筆算的驗算,不僅僅考查了學生對上一學段學習內容的掌握,也起到了溫故而知新的作用。在第二學段中,教學的目標主要是包括了估算的基本學習、估算技能的了解和掌握、估算策略的學習與思考,意識的培養(yǎng)等等。根據(jù)教學安排,第一學段學生已經(jīng)能夠初步掌握了估算的基本內容,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口算的能力,對于估算學習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掌握和了解,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一些知識并且對于未來的學習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并且告訴學生在估算學習中,估算結果是存在誤差的,估算沒有標準答案,避免學生在估算學習中因為不準確出現(xiàn)誤差而影響學生。在這個學習階段中,對學生來說,口算成為較難的學習內容,口算對學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影響,因為口算較為復雜,所以很多學生都想通過最簡單的方法學習,十分有利于學生了解估算的益處以及估算的實際應用。
三、教學估算方法,注重方法多樣
在估算的學習中,讓學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不困難,但是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估算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難題。掌握估算方法關鍵是簡化數(shù)值,這樣就能夠掌握相應的技巧,但是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不僅僅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選擇估算的策略,還要思考數(shù)值要估“大”還是估“小”,最后還要進行數(shù)值的調整。在估算的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掌握估算內容,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
第一步是讓學生掌握和了解估算的預測方法,讓學生根據(jù)實際的情況讓學生了解數(shù)值的估算范圍是否合理,估算結果不會明顯地超出估算范圍,如果結果超出了估算的范圍,則證明估算的結果是錯誤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相關的估算問題,就能夠主動地把握信息,結合自己所學的估算知識,能夠快速地做出相應的判斷,并且讓學生了解估算學習的方向,減少誤差的發(fā)生。
第二步,讓學生了解估算策略的調整,在估算的過程中,由于學生使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所以估算的結果不一,準確性有待考究,如果學生能夠準確運用估算策略,就能夠保障數(shù)值的估算結果更加靠近準確值。比如,關于“482+346”的估算,有一些學生會把482估算成480,把346估算成350,這樣就會產(chǎn)生480+350等于830,830成為了學生的估算結果。但是也有一些同學把482估算成500,因為500更加有利于運算,把346估算成350,就會產(chǎn)生500+350等于850,850成為了估算結果,因為學生使用的估算方法不同,所以會產(chǎn)生不同的估算結果。
最后,由于學生的家庭情況不同,個體的思考也不同,在估算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不同的估算方法,所以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不強求所有的學生都要掌握標準答案,讓學生能夠學會自我思考、獨立學習,增加學習的交流和討論,讓學生在學習交流之中掌握多樣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學會自我評價,讓學生在自由的學習中了解更多的學習策略。
四、關注估算結果,采取合理評價
在平時教學之中,會經(jīng)常聽到一些教師在課堂上采用比較的方式讓學生學習估算,例如“我們進行估算比賽,看誰估算最準確”或者是“我們看一下,誰的估算結果更加的靠近準確值”等等諸如此類的課堂導語,但是這些導語更加注重于估算的結果,而非估算的過程,使得教學十分片面化。
估算的本質就是在不要求準確值的情況下,在允許的范圍內,能迅速算出精確值。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時,需要明確以下幾個方面:
1. 估算結果的正確性。估算的結果和標準的答案是不同的,教師不應該過于注重學生估算結果的正確性。
2. 重視估算方法的應用。估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時候采用低位估算,有時需要高位估算,有時候需要取近似值……學生遇到情境問題時,可以選擇不同的估算方法靈活運用。
3.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進行評價。評價是與學生的性格、年齡大小、認知水平有關,學生的年齡小,則會降低一些要求。言而總之,進行評價的最終目的不是扣分,而是更加注重于學生學會了什么,在學習中了解學生的不足。
總之,估算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它是將多種學習相結合運用其中的。估算的優(yōu)點是簡單、快捷、方便、順暢,學生掌握了相關的估算方法,能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靈活運用,有利于提升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從而做出相應的判斷,學生能夠構建知識框架,并且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在我們的估算教學之中,應該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運用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強化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習,并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快速地了解估算內容,掌握估算技巧。
參考文獻:
[1] 章錦州.小學數(shù)學估算教學的思考[J].中小學數(shù)學,2008(3).
[2] 吳正憲.張 丹.小學數(shù)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 陳麗秋.讓“估算”走進孩子的生活[J].東方青年,2012(7).
(作者單位:浙江省文成縣南田鎮(zhèn)三源小學 32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