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蘭
摘 要: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教科書初中《英語》(譯林版)教材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符合新課標高效課堂的要求。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鉆研、吃透新教材,全力以赴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教材;英語教學;高效課堂
教材,狹義來說就是“教科書”,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jù),也是教師的一項主要工具。教材是處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媒介,是教學的重要因素。所謂“教材”,也就是教育活動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把選擇出來的教學內容以及配套相關內容提供給學生和老師的材料,而“教科書”就是學科教學的主要材料。對于英語語言教學而言,“學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很難把握。因此,對中學英語教學來說,教材顯得尤為重要。
前不久,在南京舉辦了一次關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使用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教科書初中《英語》7A教材(譯林版)的教材培訓會。筆者沒能去現(xiàn)場聆聽,雖說有些遺憾,但卻有幸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觀看了這次活動的全過程,可謂受益匪淺。筆者對一直使用的英語教材以及教材的修改有了理性的認識。反觀自己的教學,如何與教材相適應,與教材的修改目標靠近,是提高課題效率的一大難題,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根據(jù)教學的“三角模型”理論,所謂“教學”,就是教師直接地或間接地利用教材為媒介對學生實施教育教學;而對于學生來說,就是在教師的影響下通過教材習得一定的知識、技能這樣的一個系統(tǒng)、系列行為。所以說,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怎樣對教材進行處理,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和教學效率的提高。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教材的理解和運用相對狹隘,認為教材就是一個知識點的集合。教師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識點、概念、定律、方法步驟等教給學生就可以了。而學生們所要做的主要就是記憶,不管他們能不能懂,能不能理解。隨著教育部新制訂的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出臺,中學英語課程無論是在教學目標的確定,還是在教學內容的選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在新的課程標準之中的“教材”已經(jīng)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教師與學生眼中的“經(jīng)典”,而是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資源。學生通過教材內容的學習不僅要獲得具體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親身經(jīng)歷探究過程、學會學習,同時形成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種教材觀就要求教師不再是去“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教”,要積極主動地選擇教材內的教學資源,還要自主開發(fā)教材以外的教學資源。
當前,在英語教學中,不少教師仍采用“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串講模式,致使學生缺乏自主性、能動性,根本談不上享受獲取知識的快樂。長期下去,學生一定會對英語的學習產生厭煩情緒。新課程理念下,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相適應。如何讓英語教學走出困境,重新煥發(fā)活力呢?筆者對照新舊教材,感到新教材發(fā)生了不少變化,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我們之前使用的《牛津初中英語》的特點是語言好、理念新、方法活。它內容豐富、選材廣泛,具有時代感,貼近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易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新教材的特點體現(xiàn)在“四個堅持”,即堅持德育為先、堅持能力為重、堅持科學適宜和堅持體現(xiàn)特色,可謂立意高、著眼點高,從大局出發(fā)、小處著手,為培養(yǎng)健康積極的青年一代而努力。
從具體教學內容來看,新教材在編排設計方面作了不小的調整。由原來的每冊6個單元增至8個,這樣坡度有所減緩,并且話題更加豐富,全面覆蓋了新課標要求的所有話題。每單元由原來的9個板塊調整為8個,比較明顯地體現(xiàn)為刪除了Vocabulary,調整Checkout 為Self-assessment。這樣每單元的容量減少了,學時縮短了,更加符合中學教學實際。在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也應當把握教材修訂目標,把握好相關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拿捏好教學節(jié)奏和教學側重點。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年級上冊教材中,Study skills內容全部更換成了語音的教學,這也是我感觸最深的一個部分。語音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在之前的教材中我們一直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所以導致很多學生在拼讀單詞的時候發(fā)音不準,從而影響了英語學習的效果。新課標五級要求學生了解語音在語言學習中的意義;在日常生活會話中做到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自然、流暢;根據(jù)重音和語調的變化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意圖和態(tài)度;根據(jù)讀音拼寫單詞和短語。而這次新教材的修改無疑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經(jīng)過整合、補充和系統(tǒng)化的歸納,我相信語音教學不再是難事,學生學好語音更加不是難事。我們教師一定要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走出學英語的困惑,輕松愉快地把英語學好。
綜合看來,新教材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符合新課標高效課堂的要求。我們教師要鉆研、吃透新教材,全力以赴打造高效課堂。擷英拾華,點滴積累,英語教學任重而道遠,教無定法,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我堅信,運用好教材是英語教學的不二法門!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李明漢.教師校本科研與教育敘事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