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東英
摘 要:小學科學課中,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活動,新課標要求學生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表格、圖形、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有關資料。實際學習中,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還很差,存在誤區(qū)。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學生搜集、整理信息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收集與整理信息;科學課;資料
小學科學課中,學生收集、整理信息已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活動,要求學生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表格、圖形、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有關資料,形成一種終身有用的能力。但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還很差,方法簡單,操作有誤。在教學實踐中我不斷研究探索,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
一、目的不明確,盲目收集,信息價值性不高
由于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被廣泛應用,特別是互聯(lián)網技術,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資源庫,擁有最豐富的信息資源,但這些信息資源并非都具有解決問題的價值。通常讓學生課前收集相關資料的任務時,只要是與論題有一點點相關的信息學生往往都收集過來,不會甄別,對海量信息缺乏思維參與下的加工與整理,僅以當作任務完成。而且還以收集到的信息數(shù)量多作為自己信息收集情況優(yōu)劣的自我評價標準。
如,我在講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節(jié)約用水》一課時,課前布置學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資源現(xiàn)狀,學生收集來的信息五花八門,有“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上來說是指水圈內的水量總體……”,還有“科學家們把水資源分為靜態(tài)水資源和動態(tài)水資源……”,“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為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為0.83萬億立方米”等。學生搜集來的信息多則幾頁紙,少則幾百字,可是當我問道:“地球表面水多還是陸地多?”時,知道的人卻寥寥無幾,當我講到“地球表面72%被水覆蓋,但大部分都是海水,可供利用的淡水僅占水資源的0.75%”的時候,有很多學生大吃一驚。
學生就是這樣盲目收集,甚至是把互聯(lián)網上的文字直接打印出來,帶到課堂上,看都未曾看過一眼,更別提思維參與下的加工和整理信息了。所以,學生在收集信息時,教師一定要給予指導,要讓學生有明確目標,合理分工,收集來的信息才是高效、有價值的。
二、途徑單一,淡化多種途徑,強化網絡收集
每當老師要求學生課前查閱資料時,學生馬上想到了網絡收集。互聯(lián)網技術的高速、快捷模式,已讓學生對獲取信息的其他途徑淡化了,而導致了信息分享時,出現(xiàn)只有“一家之言”的局面。
我在講《植物與能量》一課時,課前要求學生查找資料,說明綠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義時,全班90%以上的學生都是在網上收集來的相同信息:(1)產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2)形成生物鏈,為動物提供食物。(3)綠色植物死亡后,埋于土壤中,肥沃了土壤,為其他植物提供養(yǎng)料。(4)為生物進化作貢獻。
大多數(shù)學生都喜歡用網絡收集的方法獲取信息,這固然沒有錯,但它大大降低了課堂思維沖突的形成。并且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分,我們需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甄別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所以,在科學課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去獲得所需要的資料。
三、習慣欠缺,輕視平時積累,信息也疏于整理
記得去年一次科學課上,我和孩子們采集了各種各樣的樹葉并制成標本,孩子們如獲至寶,高興的在一起比較樹葉,發(fā)現(xiàn)了很多很多關于樹的秘密。課后我發(fā)現(xiàn)了一件奇怪的事:剛才被當作寶貝的樹葉標本被同學們扔在了垃圾堆。為什么會這樣?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想想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也存在類似的現(xiàn)象:實驗中的記錄單、課前收集的資料、課后的調查記錄都會隨著活動的結束而置之一旁。其實學生的這些“原創(chuàng)”是很有意義的,收集起來不僅可以反映學生學習探究的過程,而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興趣也十分重要。于是我引導學生用硬紙片,人人動手做了一個科學成長記錄袋。三年級小朋友雖然年齡小,動手創(chuàng)作的能力卻不可估量。學生制作的成長袋形狀各異,有心形、方形等,有折疊式、抽拉式等。最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很多學生的封面也設計得漂亮、新穎,并在上面歪歪斜斜地寫上了“我愛科學”“勇攀科學高峰”等激勵語言。如今,學生的成長袋里已裝得鼓鼓的,有樹葉標本、科學小論文、觀察日記、實驗記錄表等。每個月月底時,組織學生將成長袋進行展示評比,充分肯定學生的一切成果,并給那些善于收集、能主動研究問題的學生在檔案袋上貼上“小小科技星”,并大力進行表揚?!翱茖W成長記錄袋”成了學生科學學習中的一個隱形“指揮棒”。在收集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養(yǎng)成了良好的收集資料的習慣,而且探究的欲望和主動性也得到發(fā)展。
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面對浩瀚的信息海洋,明確信息收集與整理存在的問題,快速、有效地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對于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乃至其人生發(fā)展都意義非凡,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