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怡
摘 要 新課程標準下,創(chuàng)設“主動·高效”思想品德課堂,對于提升課程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主動性,有著積極的意義?;谏鲜霰尘?,本文采用理論結合案例的方法,詳細論述了“創(chuàng)設演繹情境,激活主動高效因子”、“引入移動APP,營造主動高效氛圍”、“開展辯論教學,升華主動高效價值”三種具體的教學策略,并對教學效益進行了簡評,希望能夠為提升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主動·高效”;教學模式
1 引言
如何打造更為高效的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思想品德課堂往往呈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接受”的狀態(tài),大多數(shù)教師也習慣性地采用“一言堂”的形式開展教學,長此以往,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shù)闹R,他們的主動性難以得到激發(fā),課堂的實效性也并不高。
“主動·高效”模式,則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形式,它強調(diào)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情,構建興趣化的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下,主動、積極地去獲取新知,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則是引導、幫扶、點撥,上述教學過程的最終目標只有一個,即: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營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而具體的教學實施,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2 創(chuàng)設演繹情境,激活主動高效因子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讓學生體會到參與獲取知識的情感,是激發(fā)他們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彼脑掙U述了一個教育哲理: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是調(diào)動他們學習主動性的基礎,在“主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中,創(chuàng)設一種演繹型課堂,結合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參與學習過程中,去感悟書本中的思想德育知識,則是一種集參與性、主動性于一體的高效課堂情境。
例如,在進行有關誠信品德的教學時,我便以“誠信的孩子”為演繹主題,創(chuàng)設了演繹課堂,激活主動高效因子。首先,我對誠信的概念進行了一番理論講解,讓大家大致了解誠信的概念。其次,我將全班同學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人數(shù)為5-6人,并結合演繹主題為各小組分配了演繹方向,例如,小組1的方向為:小明在上學路上撿到了錢包,他沒有主動尋找失主,將錢包據(jù)為己有;小組2的方向為:小明撿到錢包后,在原地等候,并主動尋找失主......其次,在我的指導下,每個小組根據(jù)演繹方向,通過組內(nèi)探究的方式,編訂了更為完善的劇本,并分配好角色、演繹細節(jié)。最后,一場別開生面的誠信演繹課堂被激活,大家紛紛結合劇本,詮釋角色,很多小組甚至還進行了創(chuàng)新演繹,大家的主動性被完全激發(fā)。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以演繹作為激活學生主動性的策略,營造了一個參與性、探究性課堂,全班同學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演繹中,該種教學模式十分新穎,可以說,構建了一個“全員參與,主動學習”的課堂情境,思想品德課堂的實效性自然得到提升。
3 引入移動APP,營造主動高效氛圍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的特征,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抓住他們的這一特征,引入一些新穎、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組織教學。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在詮釋“品德教學”時曾經(jīng)指出:“一定要使少年兒童喜歡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處,無論在品德方面,知識方面,還是娛樂方面?!被谏鲜鼋虒W思想,我認為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引入一些新式的移動APP教學軟件,并通過多媒體設備將軟件中的內(nèi)容展現(xiàn)給學生觀賞,則是一種十分新穎的信息化視聽教學形式,對于營造主動高效氛圍十分有利。
例如,在針對本校低年級學生的思想品德教學時,我下載了“寶寶好品德”這款移動APP軟件,該款軟件內(nèi)集成了各種思想品德的課程內(nèi)容,并能夠以圖案、視頻、音頻、游戲等形式展示出來,在具體的教學中,我通過智能手機連接多媒體設備,將軟件中的教學內(nèi)容呈現(xiàn)給學生,引導他們認知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等美好品德,生動形象的視頻教學場景,能夠最大化激勵學生的觀賞興趣、參與興趣,從而調(diào)動起他們的課堂學習主動性。而在本校高年級學生的教學中,我則引入了一款名為“學霸思政”的移動APP,該款軟件則更為側重于文字教學和考試測評,能夠在前期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有效地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對于高年級學生的思政升學考試,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
總而言之,借助于移動APP軟件的智能性、新穎性、互動性,教師完全可以營造一個主動高效的課堂,通過APP軟件,架起與學生溝通交流,互相探討學習思想品德知識的橋梁,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和課堂實效性。
4 開展辯論教學,升華主動高效價值
辯論,是一種對話形式,亦是一種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性的教學方法。英國著名學者洛瓦里斯曾經(jīng)說過:“為了正確地認識真理,我們首先必須懷疑它,并同它進行辯論?!痹凇爸鲃印じ咝А闭n堂教學模式的實踐中,我亦時常引入辯論教學情境,圍繞一個或幾個知識點,讓學生展開辯論,以此調(diào)動起全班學生的參與性,達到激活課堂高效性的目的。例如,在教授學生掌握“尊老愛幼”這一品德知識時,我便引入了生活化的辯論題目,以“老人跌倒,你該不該扶?”為主題,組織大家進行現(xiàn)場辯論,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還引入了淘汰賽制,通過層層刪選,最后,挑選出決勝的兩組,進行現(xiàn)場辯論,在激烈的辯論結束后,我進行了最后的總結陳述,肯定了全班同學的參與熱情,為教學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以辯論作為手段,打造一個“主動·高效”課堂,成為我在實踐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屢試不爽的方法,在辯論活動的引導下,學生們不但樹立了正確的思想品德觀念,還鍛煉了口才,主動性得到了最大化的激發(fā),教學的實效性自然得到彰顯。
5 結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小學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踐行“主動·高效”教學模式,對于課堂實效性的提升,學生主動性的調(diào)動,能夠起到顯著的作用。本文僅探究了三種具體的教學實施策略,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引起更多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主動·高效”教學模式的關注!
參考文獻
[1]任波.心動不如情動,情動不如行動——淺談小學品社、品生活動化教學的實施策略[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2(19).
[2]梁尚吉.淺析品德與社會課開放式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5)
作者單位
山東省鄒城市兗礦集團公司第一學校 山東省鄒城市 2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