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燕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關(guān)注學生尊重主體,注重學生情感體驗;教給閱讀方法,掌握閱讀技巧;發(fā)揮課外閱讀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在小學階段,開展閱讀教學,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情感和能力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盡管目前廣大的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做了很大的努力,閱讀教學仍然十分薄弱,效果并不非常理想,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本文結(jié)合自己一些教學經(jīng)驗,來談談如何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效率。
一、營造閱讀氛圍,激發(fā)閱讀熱情
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思維處于高昂的輕松的愉快的狀態(tài)時,他們接受知識最靈敏,他們的智力發(fā)展就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愛因斯坦也說過,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學生如果對課文樂于讀,就越讀越起勁。因此,教者要多種策略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欲望。如教學《雨點》一課,在讀前播放了多媒體課件,優(yōu)美的音樂響起,可愛的雨滴精靈落進不同的地方……動畫世界就是孩子心中的世界,動感的畫面一下抓住了孩子的心,拉近了孩子和文本的距離,在孩子都睜大眼睛,津津有味地欣賞時,教者問:“喜歡小雨點嗎?小雨點到了哪兒旅游?不同的旅游點樣子有什么不同?快快讀讀課文就明白了。”此時學生能不興趣盎然、情緒高漲嗎?在課堂上教者熱情洋溢,妙語連珠,句句說到學生的心坎上。“你喜歡讀書嗎?”“讀書快樂嗎?開心嗎?高興嗎?我們一起來分享讀書的樂趣吧!”、“喜歡聽她讀書嗎?你能找到他哪些優(yōu)點?”“想讀哪行就讀哪行,想怎樣讀就怎樣讀?!薄澳阏鏁x書!我們都被你深深打動了?!薄?在激勵語言鼓勵下,學生的頭腦不再是一個要填滿的空器,而是一支已經(jīng)點燃的火把。如《這兒真好》一課,在出示課題后,師問:“這兒是指哪呀?”生答:“這兒是小小的荒島?!睅焼枺骸盎膷u是什么樣的地方?誰能說得具體些?”生1答:“荒島它不像我們學校那樣,有花有草。”生2答:“荒島到處空空,什么也沒有?!鄙?答:“荒島上沒有好伙伴?!薄沁M一步問:“你們喜歡這樣的地方嗎?”生:“不喜歡!”師:“可為什么又說這兒真好呢?是因為荒島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生答不上來。師趁勢讓生自由讀全文,學生很樂意讀,積極地尋找答案。此時將學生的學習指向由教師指令變?yōu)閷W生自主發(fā)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自主探究精神,形成了“我要讀”的心理契機。
二、關(guān)注學生尊重主體,注重學生情感體驗
注重情感體驗,是《語文課程標準》關(guān)于閱讀的基本要求?!墩Z文課程標準》關(guān)于閱讀目標方面,第一學段的要求是:“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讀詩歌要“展開形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第二學段提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nèi)容”;第三學段閱讀敘事性作品要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閱讀詩歌要求“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到第四學段,則提出了綜合性的要求:“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高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同時從這種感受性閱讀出發(fā),逐步加強理性成分。
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即在學生閱讀文本時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生活積累和經(jīng)驗。如學生學習《鄉(xiāng)愁》時讓學生談談離愁別緒,積累古詩文中離別的佳句;學習《春》時讓學生回味春天,用語言和畫面描繪春天等等。其次是反復朗讀,在讀中形成對文本內(nèi)容的大致了解,特別是精彩語段要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感情、讀出韻味。再次是尊重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會產(chǎn)生不同的認識,這時,即使是學生的認識有偏頗之處,教師只能引導,不能輕易否認,不能用所謂的標準答案去評價。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激情才不會破壞,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才會不斷提高。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社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戲不好看,那請想想“我”熱衷看戲的真實原因可能是什么?問題一出來,答案可謂層出不窮,有的說是熱衷自由,有的說是追求刺激,有的說是賞夜景,有的說是看熱鬧……我對這些答案給了肯定、給了鼓勵、也給了引導, 最后明確看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戲的那一份輕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愛、那一份美麗。學生在暢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認同、得到了提高。
三、教給讀書方法,掌握讀書技巧
閱讀教學讀是根本,如今的語文課堂已不乏瑯瑯的讀書聲,但是一些教師教學中仍缺乏科學的指導方法,到底怎樣指導學生讀書,心里沒譜。因此一些學生到了小學畢業(yè),也說不上自己學會了什么讀書方法,會運用什么讀書方法去讀書。有學者指出:“未來的文盲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焙玫拈喿x教學要以人的發(fā)展為本,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在教學《鮮花和星星》第一節(jié)“我最喜歡,夏天滿地的鮮花”一句,就抓住關(guān)鍵詞“滿地”去指導讀。教師在一聲讀平淡后,沒有急于進行繁瑣多余的分析串講,而是因勢利導:“滿地”讀重些、拉長些;試著把漫山遍野、百花盛開的美麗畫面讀出來,你一定能行的……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一遍又一遍地反復練讀,最后在教師的悉心點撥下,學生終于把句子讀好了。師又因勢利導,“聽他讀書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生暢所欲言:“我好想看到了許許多多的花”、“我好像看到了花兒在朝我笑”、“我好像看到了長滿花、綠油油的草地”……師巧妙地說:“我把大家說的歸納一下,很多、很多無數(shù)、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花點綴在地上,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花滿地”。輕輕松松水到渠成。試問還有什么比孩子有聲有色、入情入境的讀書聲更動聽,更扣人心弦?這,就是生本之間對話已碰撞出火花有力的證明。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高年級學生每分鐘能默讀不少于300字。這就要求必須加強學生的閱讀技巧訓練,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效率。加強閱讀訓練對于提高考試成績也有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考試時要求有限時間內(nèi)答完一定數(shù)量的題目,這就凸顯出閱讀技巧的重要性。所以,在學生閱讀技巧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快速接受、反饋信息,培養(yǎng)直接領悟語言的能力和準確快速提取文章要點的能力。這是強化學生閱讀技巧的關(guān)鍵所在。
四、發(fā)揮課外閱讀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閱讀的有效補充,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具備自主閱讀的能力,光靠課堂上的訓練是遠不能形成習慣的。課外閱讀活動要豐富多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從中起指導、輔助作用??梢耘e行朗誦會、讀書報告會、書評活動、閱讀比賽、猜謎語等,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我根據(jù)教學需要,利用每周一節(jié)的閱讀課,選擇一些有思想性、審美性、趣味性的小文章給學生閱讀,實現(xiàn)課內(nèi)外溝通,還教給學生一些閱讀方法如作摘抄,將讀物中的名言警句、重要段落分門別類地抄在筆記本上、卡片上;作筆記,這是與寫作練習;寫閱讀感想,它這能使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提高語言的感受能力和運用能力,能讓學生增長知識,發(fā)展智力。只有靠提倡課外的圖書閱讀,讓學生在多讀、多看的過程中加強這種能力,并逐漸形成習慣,才能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