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文
【摘要】最新《語文課標》在“總課標”中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睂τ趧倓偛饺雽W校的小學生來說,大部分同學并不能達到這個標準,如何使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養(yǎng)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這是我們目前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因此本文淺談自己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高效閱讀能力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閱讀;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愛因斯坦曾說“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辈煌膶W生有不同的讀書偏好,例如同樣是學習古詩,男同學可能偏愛王維的現實主義風格,女同學就可能更欣賞李白的浪漫主義情懷。性格因人而異,喜好自然千差萬別,這一點并不需要強求。閱讀興趣能促使閱讀能力的形成和閱讀水平的提升,換言之,興趣可以說是閱讀的首要條件。
因而,比起去“矯正”孩子們的喜好,不如因材施教,在他們喜好的類型中為他們挑選合適的書籍。熱愛冒險的男孩子就推薦他們去讀《魯濱遜漂流記》,溫柔善良的女孩子可以推薦她們閱讀《小公主》《小婦人》,對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加以正確的引導,可以更容易地激發(fā)出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長此以往,他們自然就會自發(fā)地去尋找、去閱讀更多的書籍,這個時候,教師們只需要為大家把關書籍內容是否合適,書中所傳遞的精神是否積極健康就足矣。
二、學會自我提問
在我們的語文課或是閱讀課上,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不過,“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閱讀類課程中,我覺得可以逐步引導學生們自我提問。
在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之前,想一想“這本書是哪種類型的書?它的作者是誰?作者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了這樣一本書?他為什么要寫這本書呢?”在閱讀過程中也想一想“作者這部分為什么寫得如此栩栩如生?這部分那些遣詞用句特別貼切?”帶著這些疑問去讀書,不僅可以更好地去理解這本書的精神,還對同學們知識的積累,寫作手法的學習都助益良多。除此之外,在提出這些問題之后,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會對這本書產生好奇,他們不但會更仔細地閱讀這本書外,而且也必將有不少人對于作者本身、對于作者所處的時代產生探知的欲望,他們必將會主動查閱相關資料,拓展自己的閱讀范圍,這等于與我們第一部分所提到的培養(yǎng)閱讀興趣不謀而合。
有問題的提出就意味著有頭腦的思考,畢竟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從“蘋果為什么會下落?”開始,李四光發(fā)現冰川遺跡從“那塊大石頭為什么在那里?”開始。正如美籍中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所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問是問號。”
三、掌握多種閱讀方法
當同學們產生了足夠的閱讀興趣時,我們也要講究靈活多變、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閱讀方法是朗讀、默讀、精讀、略讀和瀏覽等方法的整合。傳統的閱讀教學一直都強調精讀,也比較注意朗讀和默讀,但往往忽略了略讀和瀏覽。略讀側重于主要內容的了解和把握,是粗知文本大意;瀏覽是側重從閱讀材料中找所需要的內容或關鍵信息,學以致用。它們的優(yōu)勢在于快速捕捉信息,在于發(fā)揮自覺思維的作用。
在閱讀教學中,善用各種閱讀方法,將會帶來出乎意料的驚喜效果。
四、營造讀書氛圍
除了對學生自身的培養(yǎng)外,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校和教師要多做一些服務性工作,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外閱讀的條件,讓學生在幽雅的環(huán)境中舒舒服服地進行課外閱讀。
首先,學校要辦好圖書室。圖書室是學生閱讀的主要來源,有了圖書室我們就可以定期組織學生上課外閱讀指導課,在靜謐的環(huán)境下,同學們可以更容易地將注意力集中到閱讀上,提高閱讀效率。
其次,班級可以開班圖書角。開辦圖書角可以有效地彌補學生書源不足的問題。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學生自己組織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各班之間也可以偶爾舉辦圖書交流活動,同時鼓勵學生自己整理編寫資料宣傳圖書,這對學生組織能力、宣傳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所幫助。
除了學校要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之外,也應鼓勵家長在家中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合適的讀書學習環(huán)境,久入芝蘭之室,自身也才會成長為芝蘭般的翩翩君子??!
總之,以上幾方面就是我對培養(yǎng)小學生高效閱讀能力的一些粗淺看法,希望本文能對同學們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也希望能引發(fā)廣大教育者一些思考與交流。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