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昌
摘 要:學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只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培養(yǎng)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得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主要從農村中學教學中幾點嘗試進行論述:語文課上善于引導學生聯(lián)想,提高分析能力;組織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批改作文,提高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全面綜合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外活動;寫作能力
“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經在學生中廣泛流傳,在農村中學,數(shù)理化的題海作業(yè)確實也占用了學生的不少課余時間。況且許多學生認為數(shù)理化考高分容易;而語文即使花費許多時間去讀、去做,真正考高分又談何容易?但要考及格并不很難,這樣就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忽視了語文學習。通過這幾年的畢業(yè)班語文教學,我認為要改變這一現(xiàn)象,就要改變過去那種重分析,輕能力的傾向,而要寓能力的培養(yǎng)于知識教學中,善于引導學生聯(lián)想,讓學生有據可循,再加上充實語文課外活動,提高能力,就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力求把語文課上得生動活潑,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提高分析能力
要想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又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往往要因課而異,設計一些練習,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如我在教《回憶我的母親》一文時,先讓學生理解朱德母親的品質,她是一個勤勞,寬厚仁慈,支持子女革命的偉大母親,是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然后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母親有哪些品質?因為是自己熟悉的人,而且多數(shù)學生的母親是普通的農村勞動婦女。通過觀察、聯(lián)想、比較,多數(shù)學生認為自己的母親既勤勞又善良,整天忙忙碌碌,而且很疼愛自己的子女,許多活兒不讓子女幫忙,使他們成為“小皇帝”“小公主”。針對這一點,我又引導學生思考,朱德為什么要感謝母親呢?學生回答:“是因為母親教給他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給他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教給他生產知識和革命意志,鼓勵他走上革命的道路?!蹦墙裉煳覀儜撛鯓痈兄x母親呢?學生各抒己見,最后歸納小結得出既要感謝母親,也要從小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幫助母親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同此可見,只要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巧于引導,善于聯(lián)想,自然而然可達到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的目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閱讀能力。
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先導,只要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正如我在指導學生進行《手抄報》活動時,根據“興趣固然有天賦的,然而更多的是培養(yǎng)的?!辈捎米园l(fā)—引導—比較—提高等步驟,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1)自發(fā),讓幾位書寫、美術比較好的學生自發(fā)做好《手抄報》。(2)引導班上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3)全班同學開始全面做起來時,注意評比。(4)通過評比,指出優(yōu)劣,且要求學生在插圖、版面設計時注意做到別具一格,欄目要新穎,而且每期手抄報都要有自己的習作天地。分批分期把《手抄報》在教室里學習欄上展覽,通過鑒賞別人的作品來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使學生由好奇到投入。這樣,學生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培養(yǎng)起來,從而拓寬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書寫能力、習作能力也相應地提高了,且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觀。
三、作文批改大膽放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按照現(xiàn)代初中語文教材的要求,每學期要有八篇大作文和八篇小作文(包括應用文)。像我們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往往教兩個班,一百多位學生。如果采用全批全改的傳統(tǒng)批改法,評語往往是套話,或老生常談,激不起學生興趣,學生常常把評語看幾眼,便棄之一邊,更談不上根據評語分析自己寫作的成功與不足。如果把習作批改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批自改,或互批互改,對習作做一番重新認識,定能提高習作水準。具體做法是:(1)讀一遍習作做以下幾項工作:①查找錯別字,用“○”表示,并在批改欄寫上正確的字。②有哪些句子讀不通順用“?”表示,考慮改到正確或刪去。③你認為哪幾個詞、句子用得好用“﹍”表示,說說好在什么地方。④文中用了幾種修辭手法,在使用地方的批改欄上注明何種修辭手法,用得好或不當?(2)再讀第二遍習作:①看字、詞、句是否改通了。②思考本文的中心思想。(3)再讀一遍習作,思考文中材料與中心是否吻合,對不能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應如何處理,材料是否妥當。(4)再寫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優(yōu)缺點)。這樣學生不但對批改作文有了濃厚的興趣,而且仔細程度也遠遠超過老師。這種由字、詞、句到篇章結構,反復斟酌,使學生從中學到不少知識,提高了習作水平。
教師要在批改過程中,及時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并在批改后抽一組進行重改,對習作者和評改者的優(yōu)劣加以肯定,這樣就會做到有的放矢,及時掌握每次習作的具體情況,幫學生樹立正確的習作態(tài)度。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闭Z文知識包羅萬象,要想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量,我想:能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應是一個關鍵。因為興趣一旦培養(yǎng)起來,學習勁頭自然倍增,再加上興趣本身是“有趣—樂趣—志趣”的發(fā)展過程。有了志趣,學生自會去尋找獲取知識、提高技能的途徑。只要學生的求知欲旺盛,就會去戰(zhàn)勝一切困難,這時教師只要堅持教書育人,對學生“曉之以理,煉之以志,導之以行。”就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達到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謝登安.淺談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