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瑩
摘 要:從目前農(nóng)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現(xiàn)狀來看,很多學生的寫作能力高于說話能力,口語交際課并未受到學生的重視,教師口語教學常常遭遇“尷尬”,農(nóng)村口語交際教學舉步維艱。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探索嘗試,認為口語教學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話題貼近生活,形式靈活多樣,加強課堂口語交際教學,評價多元化,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口語交際;興趣;課堂;評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這樣說:“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笨删湍壳稗r(nóng)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現(xiàn)狀來看,很多學生的寫作能力高于說話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口語交際課并未引起學生的重視,教師口語教學常常遭遇“尷尬”,常有“死課”(不肯交際)、“亂課”(游離目標)的情況出現(xiàn),農(nóng)村口語交際教學舉步維艱。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探索嘗試,認為口語教學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話題貼近生活,形式靈活多樣,加強課堂口語交際教學,評價多元化,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樂說首先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首先,在選題上要選擇學生喜歡的、貼近生活的話題訓練。訓練的形式要多樣化,可以在比賽中進行口語訓練,可以在生動有趣的游戲中進行口語訓練,也可以在辯論會中進行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激發(fā)其熱情,讓學生敢說、樂說,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交際,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話題貼近生活,形式靈活多樣
(1)借助交際情景,開發(fā)交際層面的話題。話題的選定,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交際的成敗。交互性強的話題,課堂上容易形成你來我往的人際互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漲。我新接手一個班,為了和學生拉近距離,我確定了一個交際話題“我想認識你”。剛上課,孩子們都十分拘謹,我就問孩子們想不想認識我?答案是肯定的。我繪聲繪色地介紹了自己(課前準備),然后自然地把話題過渡到“我想了解你們”,孩子們情緒高漲,紛紛發(fā)言。在最后的交流匯報中,我再針對性給予點撥,讓學生懂得了怎樣在生活中去認識、了解他人,也懂得了一些交際中的技巧。(2)結合學生年齡、個性特點,開發(fā)活動話題。學生參加過的活動、養(yǎng)過的動物、種植的花草樹木以及學生喜歡的“六一”、春節(jié)、生日等都可以確定為學生的交際話題。
三、加強課堂口語交際教學
在語文課中,牢牢把握年段口語交際課程目標,根據(jù)教材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在語言發(fā)展和交際兩大塊落實??谡Z交際課不要局限在每個單元所規(guī)定的內容。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運用文本的閱讀教學,即時生成口語交際教學。比如,在上《盤古開天地》一課時,學生對盤古倒下后身體發(fā)生巨大變化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我就引導學生:盤古倒下后他身體的哪些器官發(fā)生了變化?變成了什么?學生躍躍欲試,每人一句:他的睫毛變成了高遠的天空,他的鼻梁變成了連綿的山脈,他的嘴巴變成了無垠的草原,他的胸膛變成了浩瀚的沙漠,他的指甲變成了可愛的小動物,他的呼吸變成了最美妙的樂曲……學生說我在屏幕上打下來,然后對學生說:“孩子們,看看你們自己寫的詩,現(xiàn)在你們每個人都成了小詩人了!”孩子們歡呼雀躍,意猶未盡。針對課文內容即時生成的口語交際課,學生既感到有趣,又充分發(fā)揮了主體作用。
四、評價多元化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它包括聽與說兩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聽完可以作出相應的評價,老師聽完要獲取相應的信息,做出相應的評價。教師的評價應該體現(xiàn)多元化,使教師的評價成為師生心靈互相溝通的橋梁,讓口語交際課上得有情有義??谡Z交際課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一個言語交際的過程,更應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情感與情感交流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打開與人真誠相對的心扉。
總之,口語交際教學藝術的本質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任重而道遠。只要教師能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交際氛圍讓學生展示自我,相信他們的口語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昊昊.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葉曉明.農(nóng)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
[3]王娜.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4]都玉華.農(nóng)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
[5]胡艷華.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淺談[J].高考:綜合版,201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