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立夫 李學文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語文閱讀教學不但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閱歷,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以下是筆者對初中閱讀教學的幾點建議,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一、由題目入手打開閱讀的突破口
題目往往是讀者最先看到的內(nèi)容,不僅簡潔,而且傳神,好的題目可以吸引讀者的眼睛,引起讀者的注意,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另外,題目也是文章的眼睛,它統(tǒng)領全文,揭示了文本的重點,是解決很多難題的突破口,抓住文章題目對我們理解文本中心思想和內(nèi)涵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我們要由題目入手,精審題目,為閱讀打開突破口。例如,在學習《散步》這篇文章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筆者采用了為文章改題目的方法,提出問題:“這篇文章講述的內(nèi)容就是‘散步,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題目好不好?如果給你們一個為文章起題目的機會,你們覺得起什么題目好呢?為什么?”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二、揣摩字詞語句以提高閱讀能力
字詞語句是一篇文章的基礎,文章的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了作者的心靈世界。因此,在閱讀過程中,還應該引導學生加強對字詞語句的理解和把握,注重積累,豐富知識。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閱讀引導。首先,讀懂文章表面涵義,明確各個字詞語句的含義,在學生進行深入剖析時會有所幫助。例如,在《看云識天氣》中,有這樣一句話:“云就像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xiàn)什么樣的天氣?!逼渲械摹罢信啤保髡呦胍磉_的一定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意思,那么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分析它的隱藏含義,進行類比得出,原意指商店標志,在這可以指天氣的標志。其次,注意揣摩詞語內(nèi)涵,仔細分析詞語不同搭配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感情色彩,更要留意語言表面矛盾之處,分析其背后的復雜情感,提高對文章主題的把握。最后,把握文章重點語句,分析其修辭手法,剖析其感情色彩,這不但能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學習修辭手法的運用技巧,豐富語文知識,提高綜合素養(yǎng)。
三、在自主合作中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積極開展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合作,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個性與特長。課堂交流是一種開放式探究活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語文教師要經(jīng)常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個性,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并在討論中反思自我,從而完善自身的文學知識、提升文化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中的《理想》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熟悉課文,然后提出相關(guān)問題:“你們的理想是什么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理想?”學生們紛紛舉手回答,各自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提出更具引導性的問題:“你們會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做些什么?”此時,教室中出現(xiàn)了短暫的沉默,教師可以順勢導入理想實現(xiàn)過程的真諦:“理想固然是美麗的,每個人也許都會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實現(xiàn)理想的過程卻是非常艱辛的,需要為之付出很多努力,所以我們要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不能說說就算了,而是要努力實現(xiàn)它,讓自己的青春不留遺憾?!苯處煹囊环挄O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促使學生努力奮斗。
四、用角色扮演提高閱讀的互動性
初中生性格活潑,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我們要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課文的內(nèi)容以課本劇的形式再現(xiàn)出來,從而活躍課堂氣氛,讓課堂教學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有效性。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節(jié)課時,教師要先將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閱讀,使學生了解文章的故事大概,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課文改變成課本劇,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圍觀群眾、孩子、大臣、皇帝,通過角色扮演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表達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還能帶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主動對人物的性格進行分析,加深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的印象,增強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總之,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只有重視語文閱讀教學,并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才能開創(chuàng)語文閱讀教學的新局面,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聶立夫,李學文,教師,現(xiàn)居山東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