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描繪地球上物種的生理演化方面的理論學說進化論,從某類特殊的視角來看,也適合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各項制度的描述,而社會生活中的改革隨處可見。在現代,備受矚目的素質教育的推行,讓更多的家長與學生開始重視身體素質的提升,而體育教育教學的推行讓其成為改革層面的熱門話題。筆者將簡述體育教育教學的現狀,并提出對應舉措。
關鍵詞 體育 教育教學 現狀 解析 探討
經濟與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讓學生在完成文化課的學習時,往往忽視了身體素質的提升,社會上的亞健康現象的存在,更證實了大眾體育鍛煉思想的缺乏,而這與學校的體育教育教學有著莫大的關聯。學生時代的學校體育教育教學階段,是學生體育理念萌芽的時期。而強健學生的體魄、健全學生的心智,是學校體育教學教育的初衷,也是教師要達成的教學任務。在學校體育課中,學生不但要強健體魄,更應培育獨立的人格以及陽光的性格。高效、科學的體育教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有機構成元素,在繼承我國的體育文化、提升學生的思品素質方面,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我國體育教育教學的現狀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環(huán)境中,我國有關機構以及學校都有所應對,持續(xù)推動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體育教育教學的現狀能夠歸納成以下幾點:
(一)最新一期的體育師資隊伍的調研成果表明:體育教師與學生的比率為1:1.357,該比率已經超越了教育部規(guī)定的比率1:120,這表明體育教學領域的師資情況不容樂觀。中國以體育教學為核心的體育場館在我國體育場館中的比率不足,體育教學的基礎設施匱乏,教師與學生的比率失去了平衡,這也導致體育教育教學的質量下降。
(二)受到以往老舊的體育教學理念的沖擊,體育教學課程中,教師位于核心地位,其通常采用硬性灌輸模式對學生講解體育知識,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位置。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應試教育,教師講授體育知識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單調的、不斷重復的講解讓學生聽過就忘。
(三)體育學習有別于它類科目的教學,是一類較為特別的學習模式,其以學習人的身體為主要對象,通過較為科學的運動鍛煉來達成教育的目標,而以往的體育教學將一成不變的標準化動作技巧的掌握當成教學的初衷,過度強調細節(jié)動作的準確性以及體系性,忽略了學生對體育運動基礎理論以及運動技巧的掌握情況,將原來生機盎然的體育教學變成呆板、死氣沉沉的說教。
二、應對體育教育教學狀況的對策
對上述情況,筆者認為應注意對策的使用:
(一)在體育教育教學階段,應強化學生的主體位置,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翁,教師應變更以往的角色定位,在監(jiān)督與指導層面下功夫。傳統的體育教學階段,是教師說了算,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被扼殺。
而當代體育課倡導“自由模式”教學,教師應為學生制定教學任務,摒棄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而且要下放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身體力行更好地領會教師的意圖。這類學習方式,不但能讓學生找到自我,更培育了其團隊協作能力,也從某種角度解決了體育教學師資隊伍不夠壯大的問題。
(二)教師教學的任務就是為了能夠傳授知識給學生,體育教育教學自然也如此。在體育教育教學階段,創(chuàng)建合作式的學習場景,更能保障課堂效率。課堂教學的質量通常決定于學生上課的質量,而在學生的高效學習中,學生的積極性會被充分調動。
因此,教師要打造高效課堂,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細致的輔導。在體育教育教學階段,教師應嘗試利用“探究性學習”模式、“合作式學習模式”,不但要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更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變更其效率不理想的學習情況,挖掘其潛力。
(三)教學評價的使用,是推動體育教育教學進步的跳板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對自己的學習評價是最為中肯的,也能夠表現出體育課的價值取向,并決定體育教程的開發(fā)效率。在體育教學評價階段,要對學生對自身作出的中肯評價予以肯定,這對高效課堂的打造來說極為關鍵。而其中的重點是對體育教程評價的內涵的深度解讀,塑造“學生為核心”的進步觀念,將學習評價的優(yōu)點展露無遺;此外,應注意學習評價中的結果性評價對學生的影響。因為個體差異,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理解不一,而此時應引導學生完成自我評價。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育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在教學實踐中,體育老師不但要以全局戰(zhàn)略眼光看問題,更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激勵其形成陽光的性格;這樣,體育運動能夠讓靈魂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 張鴻.我國老年人綠道體育參與現狀及未來趨勢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為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8):152-157.
[2] 唐桂萍.廣西桂林市縣域中學“陽光體育”的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興安中學為例[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4,28(1):65-67.
[3] 李傳兵,方千華.新時期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探索—現狀、問題及改革設想[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10):21-25.
[4] 黃志明,李放滔.學生行為教育管理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以新疆體育職業(yè)院校為例[J].價值工程.2016,35(4):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