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豪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實驗研究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教學實驗在西安市環(huán)城西路小學進行,實驗對象為五年級1班、2班的全體學生。對實驗組學生進行為期8周的少兒趣味田徑教學,教學實驗后比較受試對象速度、力量、柔韌三方面基本身體素質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少兒趣味田徑教學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并有利于的提高學生速度、力量、柔韌等方面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 小學生 少兒趣味田徑運動 身體素質
近年來,我國小學校田徑運動和田徑教學的開展情況并不樂觀,存在著很多問題,急需改變。在體育教育教學的課堂上,其陳舊的教學內容、簡單的教學方法,單一的組織形式,使課堂教學枯燥無味,讓很多學生對田徑毫無興趣,甚至有了抵觸情緒,使學生不能很好地參與到田徑鍛煉中。
一、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的相關概念及運動項目
國際田聯(lián)少兒趣味田徑是針對7-12歲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而設計的一套具有趣味性、娛樂性的田徑活動形式,且有相適配的成套器械。它力圖把激情與娛樂融入少兒的田徑運動之中,通過特定的方式向兒童介紹田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來確保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田徑運動。能使孩子在任何地方(體育場、公園、健身房以及任何可能的運動場地)參與一些基本的活動:短跑、耐力跑、跳躍、投擲。少年趣味田徑是針對7-12歲的少年兒童設計的,根據(jù)年齡可以分成三個年齡組。7-8歲為一年齡組,運動項目有:速度階梯、短跑/跨欄往返接力跑、一級方程式、交叉跳躍(十字跳)、立定多級跳、跳繩、限制區(qū)中的三級跳、跪姿投擲、越過障礙投準;9-10歲為一個年齡組,運動項目有:速度漸進的耐力賽跑、沖刺/跨欄/繞桿往返接力跑、后拋實心球;11-12歲為一個年齡組。運動項目有:1000米耐力跑、短跑/跨欄接力跑、跨欄跑、三級跳遠、快速接力跑、跳遠、擲少年標槍。
二、教學實驗流程
(一)試驗時間和地點
2015年3月至5月在西安市環(huán)城西路小學進行為期8周的少兒趣味田徑教學實驗,每周3次,共計24節(jié)課,以驗證少兒趣味田徑運動是否能改善小學五年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實驗條件控制
教學實驗前對選取的實驗對象進行了身體的基本情況測試(身高、體重、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測試數(shù)據(jù)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這些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可以進行教學實驗。
實驗班的體育課教學由筆者擔任,教學內容為少兒趣味田徑教學,對照班的體育課教學由該校體育教師擔任,教學內容按照小學田徑教學大綱進行,為了避免實驗內部效度的降低,因此,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教學課時相同。
(三)實驗班與對對照班教學內容的介紹
實驗班的教學內容是:跑的方面主要為短跨接力、速度階梯、一級方程式、8分鐘耐力跑等一些新穎的訓練方法;跳的方面為十字跳、立定跳遠接力、跳繩、限制性三級跳;投擲能力有跪姿投擲、少兒標槍、有靶投擲等練習手段;柔韌方面有模仿動物走、鉆地道等練習方法。
對照組的教學內容是:跑的方面是50米快速跑、接力跑、400m跑、800米跑等教學內容;跳的方面有立定跳遠、蛙跳、跳箱練習、單足跳等腿部力量練習;投擲方面是沙包投遠、前后拋實心球、推實心球、打靶比賽;柔韌方面主要是傳統(tǒng)的弓步壓腿等拉伸練習。
(四)實驗后測試
在教學實驗后,對兩個班的學生進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等方面的測試,將兩組學生的成績如實登記,得到可靠的數(shù)據(jù),來檢驗教學實驗。
三、教學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身體素質的對比分析
(一)50米跑實驗結果分析
50米跑是通過較短距離的高強度跑來測試速度素質的指標。在教學實驗后,實驗班50米跑的平均成績?yōu)?.12±0.62秒,對照班的成績是9.69±0.62秒,實驗班比對照班快了0.57秒,實驗班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并達到了顯著性差異,說明少兒趣味田徑教學對學生速度素質的提高有明顯效果、其教學內容短跨接力、速度階梯、一級方程式、8分鐘耐力跑等一些新穎的訓練方法在教學中的運用是十分成功的,而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體育教學方法和內容,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練習的效果一般,因此,我認為通過少兒趣味田徑教學可以顯著提高學生50米跑的水平。
(二)立定跳遠實驗結果分析
立定跳遠是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下肢力量的項目。教學實驗后,實驗班立定跳遠的成績是148cm±14,對照組的是142cm±13,實驗班學生立定跳遠的成績比對照組多出了7cm,出現(xiàn)了顯著性差異。這是因為在少兒趣味運動教學項目設置中,對傳統(tǒng)體育課中的跳躍項目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動和創(chuàng)新,豐富完善了跳躍練習的形式和內容,例如限制性三級跳、立定跳遠接力等項目。這些項目多是集體形式進行的比賽,這種以賽代練的形式既能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三)坐位體前屈實驗結果分析
坐位體前屈是反映人體柔韌素質的一項主要指標。實驗班學生通過八周的少兒趣味田徑及趣味性游戲教學實驗后坐位體前屈的值為4.99±5.86cm,對照班為4.68±5.76cm,實驗組比對照組高出1.71cm,優(yōu)勢明顯有著顯著性差異。實驗班教學注重練習內容的選擇,選擇了如“模仿動物走”和“鉆地道”等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通過體育練習可以提高各個關節(jié)的靈活性,改善各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功能以及肌肉和韌帶的伸展性,提高了學生的柔韌素質。
四、結論
(一)少兒趣味田徑教學內容新穎、教學組織形式豐富多彩,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
(二)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速度、力量、柔韌等方面的身體素質,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應加強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在學校田徑教學中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丁琴,張英波譯.國際田聯(lián)少兒田徑項目實踐指南[M].
[2] 李志靖.對北京市部分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少兒田徑運動教學的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