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子睿 郭鑫
【摘要】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校園網教學資源共享,實現教學資源共用,形成校園網絡發(fā)展形成良好的信息傳播平臺,是校園網絡形成巨大的教學資源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利用教師的教學資源提供啟發(fā),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提出研究課題,也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信息搜索,促進更權威的教學研究。
【關鍵詞】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 校園網 教學資源共享
引言:互聯(lián)網逐步發(fā)展與迅速更新已經成為社會信息化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實現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校園教學資源共享是教育發(fā)展向著高效化、實際化發(fā)展的重要體現。通過互聯(lián)網的信息交流,促進教學信息的專業(yè)化管理,為教學課題的深入探究提供交流的平臺,豐富的信息資源促進校園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一、教學資源共享簡介
(一)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主要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或者經過再加工和制作、可以在計算機網絡上運行能夠展示先關節(jié)點知識內容的教學材料,它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合作、創(chuàng)造的方式來尋找和處理信息,從而促進網絡教學的開展。[1]教學資源共享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處研究,促進學科之間教學內容的相互融入,形成知識的相互轉化與應用。此外,教學資源不僅包括教學內容資源的儲備,還包括教學管理功能,教學資源訪問功能和教學資源評價功能。
(二)校園網資源共享
網絡環(huán)境的基本特征是資源共享,網絡資源共享是打破信息資源空間上的界限,形成網絡信息搜索、預覽空間上的暢通性。通過信息之間相互傳播和交流形成新的信息模型,新的信息被需要者所使用,再次進行信息資源分享,形成信息資源的多次利用。校園網資源共享的主要使用群體是校園中的教師和學生,形成校園內信息的相互研究,促進校園內信息資源的利用和學科的探究與交流。
(三)校園網教學資源共享特點
校園網的范圍相對狹小,因此校園網的資源共享也存在著自身發(fā)展的特點。首先校園網資源共享的傳播速度較快。由于校園網的適用范圍僅限于校園內部,因此校園網的網速較快,共享資源傳播范圍小,資源的傳播速率較快。其次資源相對集中,校園網教學資源共享的主要以教師的課程資源和科研內容以及學科探究和課題研發(fā)為主要內容,因此校園網教學資源的管理模式較簡單。其三教學資源的動態(tài)變化性較強,校園教學資源的管理隸屬于不同的部門,不僅包括教學資料和教學內容的管理,也包括教學評價系統(tǒng)的管理,因此校園網教學資源上也存在較大的變動性。
二、校園網教學資源共享系統(tǒng)的優(yōu)勢
(一)信息集中,交流性強
校園網教學資源共享實現了校園內信息之間的相互交流,形成校園信息較為集中的網站,有助于促進各個信息之間的相互融合與相互交流,促進教師進行教學資源的整理和研究,形成系統(tǒng)的教學體系。同時校園網的教學資源共享將校園中一切信息集中起來,形成巨大的信息數據庫,形成對校園網資源的整合運行,加大對校園網資源綜合管理和綜合評價。
(二)教學信息資源管理專業(yè)化
校園網教學資源共享使教學管理向著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通過對校園內教學資源進行整體化管理,促進校園信息管理的專業(yè)化,不僅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學術問題的相互交流,也促進對校園教學資源信息使用和評價的綜合管理,形成學校管理部門對學校資源的使用情況和具體應用情況進行記錄,促進校園信息資源安全流動,形成校園教學信息資源管理的專業(yè)化和制度化。
(三)保障資源更新與豐富
校園網教學資源共享使校園內容教學資源的內容得到不斷充實,形成教學資源不斷地更新和使用,不僅促進教師對教學內容的不斷補充和完善,形成完備的教學內容,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課題的深度研究,豐富學生的課堂知識面,同時為學校的發(fā)展方向提供指引,隨著校園網信息資源不斷更新,共享資源不斷充實和豐富,促進校園整體信息資源的更新。
(四)提升資源的利用率
校園網教學資源共享中主要以教師的研究課題信息和學生的使用信息為主,通過互聯(lián)網中資源共享促進校園內部資源共享,避免了資源閑置浪費的現象,提升了校園內資源的利用率,形成信息資源的多次利用,并且在這些資源原有的觀點上進行更深刻的研究,形成信息資源的之間相互融合,促進同一類型資源之間的交流與借鑒,提升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結論: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促進我國信息化進程,互聯(lián)網也逐步應用到高校的發(fā)展模式中,為高校自身的發(fā)展與文化的融合形成巨大的平臺?;ヂ?lián)網環(huán)境下教學資源共享打破了校園內部資源交流受到空間限制的交流模式,形成校園內部信息交流快速性發(fā)展,形成校園資源的合理利用,彌補校園資源發(fā)展中存在的資源浪費等不足,成為教師之間教學資源交流重要手段,也為學生對學科課題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研究途徑,促進高校的課題研究和課題建設。其次也為高校管理提供信息整合平臺,使高校對校園的信息管理上實現整體性規(guī)劃,促進高校管理系統(tǒng)的高效運行,實現高校管理的規(guī)?;?,促進我國高校資源合理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明選,湯巍楠.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與應用績效的優(yōu)化[J].中國電化教育,2012,03:30-36.
[2]王聰,初建杰.校區(qū)規(guī)模影響下網絡教學平臺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實踐[J].現代教育技術,2012,04:58-61.
[3]蘭麗.基于網格技術對校園網中異構教學資源共享的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6,05:138-140.
[4]江忠君.民辦高校校園網教學資源共享的研究[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3:309-311+319.
[5]趙麗英.共建共享云端同步建設新型智慧校園的實踐和成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4:6-9.
作者簡介:鮑子睿(1994.06-),男,漢族,湖南張家界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軟件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