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澄
一般認為一個完善的學校教育體系應該教給學生三個方面的知識:關于自然的知識、關于社會的知識和關于自己的知識。前兩項在學校的課程中都得到了較好的落實,惟獨第三項體現(xiàn)的很少。而心理健康課的主旨就是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索,認識自我、調節(jié)自我、完善自我,并解決自己成長中的各種問題,體現(xiàn)“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注意力的品質不僅與學生的學習情況密切相關,還可能關系到一個人一生的作為。根據(jù)對六年級學生的了解,他們的注意力水平一般都發(fā)展得較好,但是不少學生在學習時卻常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在課前對六年級學生的一項調查中,也反應出了這樣的問題。當被問及“在進行學習時,你是否容易走神”時,僅有6%的學生認為自己有良好的注意力,不易走神,65%的學生認為注意力一般,還有29%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時,很容易走神。因此,對于他們來說,需要提高的是學習時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持久性的品質。六年級年段作為即將進入中學的過渡年段,正是形成學習習慣、學習的品質的時期,在此時期,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習心理輔導,可為他們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打下科學的心理基礎。
我為此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在知識方面,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水平,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注意力問題。在能力方面,尋求解決注意力的方法并制定集中注意力的計劃。在情感方面,認識到注意力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并自覺改善。在教學上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注意力問題,并尋求解決的方法。而難點在于制定并實行改善注意力的計劃,延續(xù)教學效果。
心理健康課鑒于心理學理論的指導,在教與學上都力求從心出發(fā)、從心接受,達到知識的真正內化。在教學中,在方法上遵循學生自主體驗、感受的原則,教師輔以適當?shù)膯l(fā)和講授,突破課程難點。在學法上讓學生在參與比較、自主討論等形式中,進行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得到互助和自助,自主解決課程的重點。在教學程序的設計上,采用了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模式。應用課程的導入部分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了一個“抓住臟小豬”的注意力游戲,通過學生喜愛的形式,振奮學生的精神,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從而導入本課主題。在課堂中直接提出學生的問題或讓學生“坦白”自己的問題,會讓學生產生抵觸的情緒。此時運用說別人故事的方式,既降低了學生的心理防御,又能引發(fā)共鳴,學生接納效果就好的多。
在新課授課過程中,首先請學生完成一個注意力水平的測試,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水平,通過測試,學生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同學的注意力水平是在良好以上,從而堅定他們提高學習注意力的信心,激發(fā)學習情感。
而后公布“在進行學習時,你是否容易走神”的調查結果,置疑為何注意力水平良好,但在學習時的狀況卻不盡人意。接著出示一位學生在學習時的不良習慣,引起學生共鳴,也請學生自行統(tǒng)計自己有哪些不良習慣。
考試是學生們能夠集中最高注意力的學習活動,因此就請學生來比較平時學習時的情況與考試時的情況有哪些的不同點,一般學生會總結為“環(huán)境、時間、壓力”三個方面,進而引導學生從這三個方面思考提高注意力的具體辦法,提問并板書。這個環(huán)節(jié)授課時,不談大道理,立足實際,從細節(jié)做起,引導學生自己來談改進的方法,方法也簡單易行。由此引導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思路清晰,契合主題,立足實際,方法簡單易行,來源于學生,也服務于學生。
隨后鞏固要點,布置孩子們回家完成一份提高注意力的計劃表,將改善方法落到實處。為了這份計劃能夠更具實效性,更加實用,在課堂上先出示事前設計好的提高注意力的計劃,這份計劃中包含了學生在制定計劃時常走的一些誤區(qū),請學生們根據(jù)先前學習的內容,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檢查這份計劃的合理性。通過學生的互助以及教師的適當講解,突破難點,提高課堂實效,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最后總結本課,強調提高注意力的具體方法,突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