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濱鑌
【摘要】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里,散文占據著很大的比重,這足見其重要性。但是,在這個發(fā)展迅速,浮躁漸長的環(huán)境中,學生們讀懂它很難,欣賞它更難。我校學生的運動員身份,使得散文的美無法外現。這樣艱難的處境,就需要我們教師去尋找適合本校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探究中發(fā)現,朗讀是最佳的教學方法。朗讀,可以讓學生浮躁不安的心靜下來;朗讀,可以讓學生眼前展現出美麗動人的畫卷;朗讀,可以讓學生與作者在感情上產生共鳴。
【關鍵詞】散文;朗讀;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運動員是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群體,開展優(yōu)秀運動員文化教育研究,對體育事業(yè)的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運動員肩負著祖國的榮譽,為此他們不停地訓練,也由此,他們能用在文化學習上的時間比普通學校的學生少很多。外加訓練的疲憊,心理的壓力,導致運動員們的學習能力有所欠缺。這無疑給散文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為此我嘗試了各種教學方式,但效果并不佳,直至朗讀教學的實施。
一、散文教學的現狀
散文,是一種文體性很強的文體,同時也是一種意蘊豐厚、益智陶情的一種文體。他是作家主題意識的坦誠流瀉,是作者對人生、對生活、對自然、對社會的一種感悟。他具有短小精悍、語言優(yōu)美、形式靈活、意境悠長等特點。一言以蔽之,散文是美的。
但是,我們的學生對散文沒有概念,不知其所云,亦不知其所美。散文教學中常出現老師在講臺上身臨其境地深情地講解著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語言美,散文的意境美。而臺下的學生卻早已“神”游四海,靈魂出竅。經問卷調查后發(fā)現:學生自己靜下來朗讀時還有些許興趣,但一經教師講解就覺得很乏味。
二、解決方案:朗讀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崩首x,對于我們的學生而言,的確是最好的方法?;A一般的他們,也許沒法快速地接受老師講解的知識,但他們基本每個人都可以獨立完成朗讀。朗讀,可以讓學生那顆浮躁不安的心靜下來;朗讀,可以讓學生的眼前展現美麗動人的畫卷;朗讀,可以讓學生與作者在感情上產生共鳴?!皶x百遍,其意自見”,相信在這基礎之上,學生定能感受到散文的美。
散文的語言樸素自然,流暢簡潔,富有節(jié)奏感,非常的優(yōu)美。這些特點為朗讀增添了樂趣。那究竟該如何運用朗讀,感受散文的美呢?
(一)朗讀,安撫了躁動的心
我們的學生為了自己的冠軍夢,長時間大力度地在訓練,這就導致他們的內心比較浮躁,沒法一進教室就安定下來。他們一般需要五分鐘有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漸入狀態(tài)。朗讀是讓學生靜下心來最好的一劑良藥。
齊讀,可以淹沒個別學生交流的聲音,可以擾亂他們交流的思緒,還可以促使他們每個人都加入到大隊伍。這時還有個別學生是煩躁的,是不愿朗讀的。但當大部分人都在朗讀時,他們也會試著跟隨他們。之后,我會采用自由讀。每個人的感受能力和喜歡的朗讀方式是不一樣的,自由讀可以讓他們更好地找到樂趣,安撫自己的內心,更快地適應課堂。
(二)朗讀,展現出美麗的畫卷
安定下來之后,學生會不同層次地渴望讀懂文章,或其內容,或其意圖,或其情感。無論學生的目的是什么,只要他們有一顆想要深入的心,那對老師而言,就是幸福的。
不是只有詩詞,需要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散文也需要。這一輪的朗讀,不只是單純地讀懂它,而是要好好地感受它。為了便于學生更好地感受散文的美,我會借助多媒體工具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蛳螺d相關圖片,或下載相關音頻,給學生指明想象的方向。讓學生邊朗讀邊想象文中的美麗畫卷。在此基礎上,試著讓學生用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去朗讀文章,并在班里展開討論,這樣的情感是否恰當。
(三)朗讀,迸發(fā)出情感共鳴
散文是作家主題意識的坦誠流瀉,是作者對人生、對生活、對自然、對社會的一種感悟。在朗讀過程中也會有個別學生提問,作者寫這樣一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這時,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高漲起來了,為課堂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不再要求整篇文章朗讀,而是找出文章中的關鍵語句朗讀。作者的情感,是以文字的形式抒發(fā)的,因此有跡可尋。而這“跡”就是文章中的關鍵語句?;A較好的同學可以較快找到關鍵語句,一般的同學就會出現“難以抉擇”的情況。這時,我會給予一定的幫助,比如向學生提供寫作背景,介紹作家的生平及寫作此文時的心境等。在找出關鍵語句之后,讓學生自由朗讀,好好地細細地品味作者的情感。
朗讀,對于我們的學生而言,大多都是可以做到的。朗讀教學不僅讓原本對他們而言艱澀難懂的散文變得親切,可觸碰,更使得學生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散文,逐漸學會感受散文的各種美。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