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怡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英語課程評價體系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要通過采用多元優(yōu)化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水平,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跨文化意識和健康人格的發(fā)展?!比绾呜瀼芈鋵嵳n標的這一要求,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做點探討。
一、多元評價策略在課堂上的實施
在實際課堂操作中,筆者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針對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征和學習風格的差異,試行了以下幾種策略。
(一)課堂表現評價
為了在英語課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激勵學生既能大膽回答問題,又能自覺遵守紀律,我們設計了課堂表現評價方案。評價主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發(fā)言情況”和“守紀情況”。課堂上遵守紀律、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學生可以蓋上一面“小紅旗”,累計十面“小紅旗”就可以蓋上一面“笑臉”獎章。
課堂表現評價方案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幫助他們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習慣,并使教師掌握第一手的學生課堂表現資料,從而能準確地把握學生在各個階段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設計,為進一步改善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同時,在學生中形成相互競爭、你追我趕的氛圍。
(二)趣味性獎勵評價
如何讓評價對學生產生更持久的影響?就是要把評價結果直觀化和形象化。在英語教學中,簡單的“Good”“Wonderful”的評價手段已不能滿足學生、吸引學生了。英語教學有自身的學科特色,利用這一特點,在英語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實施評價。
1. 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比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符合“樂學”原則。
如在復習職業(yè)類單詞時,筆者設計了“轉盤”的游戲:課前做一個活動的轉盤,上面寫有學生學過的各種職業(yè)的單詞。上課時,筆者提問:Whats his /her job?Can you guess?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猜teacher,有的猜doctor,有的猜cook,有的猜worker等,學生在猜職業(yè)的同時,有關職業(yè)名稱的單詞在無意識中得以復習鞏固。最后,筆者轉動轉盤,猜對的學生可以得“小紅旗”。這種游戲比賽的目的性很強,學生的參與面也很廣,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 一份有趣的獎品可以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中。
獎品的制作也是非常簡便的。在教學中,教師常常會畫一些圖片或搜集相關話題的圖案,上完課后,很多時候就把圖片堆放一邊或隨便扔掉,這是資源的浪費。事實上,我們可以對這些圖片加以利用,制作成一份特別的獎品,發(fā)給表現特別出色的學生。這份特別的獎品會時刻鞭策、鼓勵學生要求進步,努力學習。
(三)成果展示評價
成果展示評價是指將學生的學習成果以作業(yè)、作品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在選出比較滿意的作品的過程中,反思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成果,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成果展示評價雖然只收集了學生的部分作業(yè),但卻體現了學生參與評價的主體過程,并且隨著對這一過程理解的深入,學生能夠從依賴教師的評價逐漸轉向自主的評價。
二、多元評價策略在課后的實施
(一)學習任務完成評價
要想學好英語,一定要多讀、多聽,還要養(yǎng)成按時完成作業(yè)的良好習慣。因此,學生僅僅靠課堂上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應該督促學生每天在家自覺地聽、讀英語。為此,我們設計了“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簽名制度”,請家長協助、監(jiān)督。
(二)更新作業(yè)評價制度
僅僅靠課堂40分鐘的學習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也不能達到熟練運用英語的目的。因此,我們不能忽視了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作業(yè)。
1. 分層評價,鼓勵為主。
對于分層布置的作業(yè),采用分層評價。只要學生完成了其相應層次的作業(yè),便可以得到肯定。盡量捕捉學生作業(yè)中的亮點,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我們都不能忽略。
2. 多向評價,共同參與。
傳統的作業(yè)評價是教師單項的評價,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思維處于“休克”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糾正錯誤與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精神。我們改變過去這種單一的評價為多向評價,讓學生也參與到評價中去。
(1)自我評價。
自己對自己的作業(yè)進行評價,對自己一段時間里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自我評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負責的態(tài)度,并能促使學生學會思考,隨時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為今后的努力找到方向。
(2)合作互評。
互評最重要的意義是讓學生學會信任、學會誠實、學會公正地對待自己和他人。讓每位學生都當小老師,批改其他學生的作業(yè),并要求寫出幾句優(yōu)缺點的評語。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看到他人作業(yè)的優(yōu)點,指出其中的缺點,還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作業(yè)與他人作業(yè)的差距,進行自我反省,糾正自己的錯誤。同時,也可以讓家長參與到評價系統中,請家長對孩子在家中、社會上的表現做出正確客觀的評價。
3. 多次評價,體驗成功。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很難一次就將作業(yè)做得很滿意,但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贊揚與鼓勵,都希望獲得成功。為此,我們采取一次作業(yè)多次評價的方式,即學生做完作業(yè),自評、互評、師評后,再進行修改,教師再次評價;若修改正確,同樣可以得到紅旗、五角星、笑臉等評價標志。這樣多次評價一次作業(yè),不僅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改錯的好習慣,還會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總之,開放式、個性化、多元化的作業(yè)設計與評價,能較好地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自身潛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學習英語的空間,真正地體現學生的自主性,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和能力的舞臺。
(三)學科寄語式評價
不管是平時還是期末,教師在給予學生等級的同時,可以送上一段熱情洋溢的激勵性文字,大力表揚學生的長處,委婉地提出希望。如,批改作業(yè)時,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寫下這樣的評語:你的作業(yè)總是那么認真,那么清爽;希望你能多多舉手,踴躍發(fā)言。你上課時總是那么積極,那么熱情,老師很高興,如果你能把字寫好一些,老師會更高興的。這段時間你進步了,祝賀你!希望你能繼續(xù)努力!實踐證明,學生對這樣的評語非常喜歡。評語后,他們明顯都做了努力,也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教無定法,學無定法,評價也沒有固定的形式或規(guī)定的形式。中國教育評價制度的改革還剛剛起步,還有許多地方有待改善。但作為教師,我們至少可以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從自身做起,有意識地、科學地、全方位地、多角度地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