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英
摘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課文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語文教學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閱讀教學??墒牵瑐鹘y的語文課堂都是以課文為主,支離破碎地條分縷析課本中有限的篇目。讀什么,怎么讀,如何評價,如何激勵讀等問題困擾著一線語文教師?!罢Z文主題學習”實驗在這一要求的形勢下如一場及時雨橫空出世,受到語文教師的青睞。
關鍵詞:語文主題學習 一課一得 教學相長
一、“讀”占鰲頭,課堂因讀而精彩
1.精讀。每個單元都有一、二篇比較有代表性的精讀課文,對這一、二篇課文進行文本細讀,掌握語文知識,突破本單元主題,學會閱讀方法。依據課文訓練的重點,篩選叢書中文章引導閱讀。
2.品讀。課本中除精讀課文外其他的文本采取品讀教學,這樣會節(jié)省出很多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保證了叢書閱讀時間。主要采用“以讀代講”“品味總讀,適時點撥”的方法進行教學。這些文本不需要老師細致講解,而讓學生自己品讀。老師適時點撥,學生通過老師適時的點撥和自己的揣摩玩味,有所感悟理解。
3.自主閱讀。對于主題叢書的大部分文章,我采用“自主閱讀”?!白灾鏖喿x”:3╱4的時間讓學生圍繞主題自主批注閱讀,1╱4的時間討論交流。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后進行集體交流對文章的認識,自己內心的感受,教師適時的進行點撥。讓學生實現“我的課堂我做主”,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現自我精彩的舞臺。
4.欣賞讀。老師從主題叢書中精選美文,推薦給學生課堂上對其進行賞析,誦讀或摘記。師生共同欣賞品讀,抓住文中優(yōu)美,精彩之處進行美讀、背誦。美讀可以分角色讀、表演讀。形式多樣,學生樂在其中。
在語文主題學習的課堂上,學生樂此不疲地閱讀成為課堂的主角,而不再是觀看教師“獨角戲”的觀眾。語文課堂就在這春風化雨般的閱讀中變得精彩無限。
二、一課一得,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
“一課一得”指一節(jié)課讓學生有一個收獲,獲得某一方面的知識提升某一方面的能力。就一篇課文而言學習的內容可以涵蓋字、詞、句、段、篇到修辭手法、寫作特點、文本內涵以及拓展訓練,均要根據課文特點進行設計。
山東濰坊特級教師陳虹的課后,讓我深深體會一課一得確實實現了,簡簡單單教語文。陳老師教授的是《女媧補天》一課,就抓住如何復述課文,認識神話故事的特點這一訓練點。教師教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復述課文,采用填空模仿動作的方法加深學生的印象進行復述課文,學生很快學會了復述課文。整堂課沒有過多的修飾,沒有深挖解詞,沒有逐句逐段地條分理析。簡單地學習,讓課堂變得干凈,學生又有所得。
簡單是一種美,一種境界。越是簡單的東西越科學。老子曰:“多則感,少則得”。語文主題學習“一課一得”的理念,讓教師的教學簡簡單單,讓學生的學習輕輕松松。
三、創(chuàng)意活動讓書香浸潤學生生活
1.競賽類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結合主題叢書的單元主題和題材特點設計和開展一些競賽類活動,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成語擂臺賽”“課本劇”“故事會”“話說三國人物”“讀書筆記展評會”。
2.課前5分鐘演講。學校充分利用早讀及語文課前5分鐘時間開展“讀書交流”“我的讀書體會”“好書推薦會”等,這類以活動促讀書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到了讀書的愉悅感,種愉悅感又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喜愛讀書,學會讀書的熱情。繼而與書為友,暢游書海。
3.開展班級“語文主題學習”讀書會,校園讀書會,親子讀書活動,師生讀書會等多種閱讀方式,讓學生親近文字,親近文化,營造了一個自主閱讀的空間,使學生在快樂自由閱讀的同時提高文學素養(yǎng)。
4.“閱讀之星”評選。每一學期每班評出10名閱讀之星,學期末進行表彰發(fā)獎。閱讀之星必須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較濃厚的閱讀興趣,能在班級或學校發(fā)起的主題閱讀活動中起帶頭作用。認真閱讀主題叢書積極參加學校、市區(qū)組織的閱讀活動。讀書量大,高年級一學期閱讀量不少于100萬字。
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意活動喚醒了孩子們的閱讀意識,增強了閱讀興趣。一路讀來,書香浸潤著孩子們的生活。我們看到孩子們躍動的靈魂和飛揚的童年。
四、教學相長,實現師生雙贏
“語文主題學習”不僅給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精彩,也使老師們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實驗打破了以往的備課模式,沒有教參參考,沒有現成的教案借鑒,有的只是可供選擇的文本。精心選擇文章,然后根據主題需要深入解讀文本,對文本進行整合,這時候教師給學生的都是自己理解,沉淀下來的,這才是新知識、新學問。主題學習閱讀的探索,進一步開闊了教師的視野,引發(fā)了教師讀書的熱情,提升了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爸黝}學習”真正達成了教學相長,實現了師生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