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麗娟
摘要:我國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現(xiàn)象嚴重,主要原因是學生厭學、農民觀念蔽障、農村教育缺失等??刂妻r村初中學生輟學的對策:一是落實“三農”政策,強化教育扶貧力度;二是依法治教,加強政府責任;三是加快農村中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 輟學 原因 對策
一、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
1.厭學。調查顯示,厭學是導致農村學生輟學的直接原因。農村初中輟學生中,多數(shù)對學習產生一種厭惡的心理,由厭學走向輟學。學生之所以厭學,是“應試教育”給他們帶來的極大壓力,學困生受到老師、同學、家長的三重“歧視”,致使學生壓力過大,逐漸產生厭學情緒,最后沒辦法干脆放棄學業(yè)。
2.觀念落后、錯位。農民重男輕女思想仍比較嚴重,并有廣泛的影響力。在這種環(huán)境下,有的農村地區(qū)“讀書無用”“文盲無害”的錯誤思想比較流行,致使某些家長不積極或拒送子女上學讀書。
3.農村教育缺失。農村學校教育還遠沒有離開應試教育,素質教育的理念還沒有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指導思想,更沒有成為教育的實際行為。訪談時學生告訴我們,為了追求合格率和升學率,很多學校讓教師動員學習不好的學生退學,有一些學生就是因為老師認為他們學習成績不好,學校為了保證合格率和升學率而被勸退的。
二、控制農村初中學生輟學對策探討
(一)落實“三農”政策,強化扶貧力度
落實“三農”政策,是解決農村教育和控制農村學生輟學的最根本措施。從教育這個角度說,落實“三農”政策,就是要強化教育扶貧力度,要像開發(fā)西部、振興東北老基地一樣,既要有聲勢,又要有具體措施。各高等學校和有條件的城市中學,要從圖書、微機、實驗儀器等方面支援農村中學建設,使其物盡其用。各級政府要積極吸收社會教育捐助,建立困難學生資助基金,做到嚴格管理,??顚S玫?。
(二)依法治教,加強政府責任
(1)依法保證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對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的行為,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傳播、販賣學生身心健康的印刷品和音像制品的行為等等,進行重點監(jiān)督和查處。
(2)依法保證農村教師待遇的落實。要依照教育的有關規(guī)定,積極制定和建立正常的教師工資增長機制和教師工資水平監(jiān)控制度,完善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fā)放制度。對于拖欠教師工資的違法典型,認真追究責任。(3)依法規(guī)范義務教育收費行為。按照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建立健全收費審批制度、收費公開制度、收費使用管理制度、收費監(jiān)督檢查和違紀處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明確收費程序和辦法,規(guī)范收費行為,嚴禁學校擅自擴大收費項目,尤其對實行“一費制”的地區(qū),嚴禁提高收費標準,并努力做到向社會公開,使收費行為走上規(guī)范化軌道。
(三)加快農村中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改革農村課程設置
第一,增加選修課。當前農村初中課程,選修課所占比例太低,需要隨著年級的提升而逐步增加,而且實用性的技術課程,職業(yè)性選修課程應占相當?shù)姆至俊?/p>
第二,增強普教內容與職業(yè)教育內容的相互滲透性。普教和職業(yè)教育內容的相互滲透是教育發(fā)展的趨勢之一,在農村,要把普通文化課程的教學與學生未來職業(yè)聯(lián)系起來,與當?shù)刭Y源的開發(fā)、利用和保護結合起來,要開展多樣化的活動,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他們實踐的能力。
第三,要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資源,開發(fā)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智力。
2.改善農村學校管理
首先,改變管理觀念,實行人性化管理。農村教育需要有現(xiàn)代素質的管理人才,能理解、尊重教師,為教師和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的工作和學習環(huán)境。
其次,改變教育評價體制。以成績、排名為基礎的傳統(tǒng)評價方式既害學生又害教師。還有什么比排名次更能打擊、傷害大多數(shù)學生?還有什么比以分數(shù)為評定標準更能誤導教師的教育方向?發(fā)展性的教育評價不僅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具吸引力的學習氛圍,也同時引領教師不斷地追求真知、提高能力并勇于參與到教育變革的實踐中來。
第三,提倡嚴肅誠實的管理風尚。管理態(tài)度、方法、風氣都會直接影響教育部門的風尚也直接影響教師的職業(yè)態(tài)度和素養(yǎng)。誠實的精神面貌是現(xiàn)代的樓房和設備所換不到的。不誠實、不務實,再大的財力投入,也改變不了教育力量的蒼白。在教育管理上,要實事求是,堅決摒棄弄虛作假等腐敗的行為,這是養(yǎng)成教師和學生誠信的基本條件。
參考文獻:
[1]王景英.農村初中學生輟學問題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楊潤勇.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的現(xiàn)狀調查和規(guī)律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
[3]彭冰.中國農村初中隱性輟學嚴重[N].中國青年報,2004-06-14.
[4]義務教育輟學率造假[N].國際先驅導報,200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