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平
在我們各學科教學中老師經常都會說到學困生,同時也因為學困生的存在而對教學成績感到擔心,總覺得學困生的存在對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而學困生形成的因素是有很多個方面的,但大多數學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這里我對因為后天因素而形成的學困生問題談一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
1.對數學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模糊不清
2.學生自學能力較差,無法正確找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3.課堂上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和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若無其事
思想經常開小差,不能跟隨老師的思路積極參與到學習中。當老師隨堂抽查知識點時直接用不知道回答或者是沉默對面。
4.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不好
老師布置的課后練習和課后作業(yè),不復習,對所學的內容不清楚也怕麻煩而不查找,馬馬虎虎完成,遇到難題直接放棄。對考試抱無所謂態(tài)度。
通過對這些學困生的觀察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他們的身上有許多共同之處:缺乏獨立性、自信心、目標性,久而久之,先是厭惡,而后放棄,為了要應付考試,要么壓力很大,硬著頭皮去學,死讀死記不求甚解,要么就直接放棄,自暴自棄。而注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轉化數學學困生的措施
1.為了提高數學教學重量,在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培養(yǎng)差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接受教育
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的抽象性學科。因此,對于數學,我們更應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和動手性,要讓學生多做多練,用實踐推理去驗證自己的猜想,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既動手又動口還要動腦,親身參與。老師在教學中要做好引導啟發(fā),耐心輔導這樣的作用,漸漸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2.數學應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讓教學生動、有趣
在很多學困生或者說大部分學生看來,數學就是一門十分枯燥無味的學科,他們對數學從來都沒什么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如何調動學生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學困生往往上課思想開小差、不集中,他們對教師按部就班式的教學感覺枯燥無味,不會靜心學習,對數學知識也不感興趣。如果我們可以充分地利用課堂里中一些可以利用的德育因素,引入有關的教育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或者俗語等,就可以讓學生既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又改正了不好的學習習慣,活躍了課堂氣氛。
3.在數學教學中同樣也要注重情感教育
平時在我們老師看來很多的學困生都是調皮搗蛋鬼,個個不讓老師省心,其實,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學困生在平時與班級同學的相處中,大多是弱勢群體,他們往往被同學、老師看不起。為了吸引老師和同學的注意,他們故意調皮搗蛋。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學生中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為人師表,而且還要注意對學困生實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學困生的優(yōu)點,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
4.作業(yè)要求區(qū)別對待
老師在布置作業(yè)時,盡量不要全班統(tǒng)一難度和要求,要分層練習,注意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和轉化,同時督促學生認真完成布置的作業(yè)。不要給他們現(xiàn)成答案,而要隨時糾正他們在分析解答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逐步培養(yǎng)他們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同時,也要寬容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很多的學困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的原因就是因為學習意志不強,生活懶惰,上課思想經常不集中、開小差,作業(yè)不及時完成或直接抄別人的作業(yè),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造成的。因此老師要特別注意檢查學困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對他們嚴格要求,督促他們認真學習。
5.認真把好考試關,注意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平時作業(yè)中,在學困生冥思苦想不得解的時候,教師應給予適當引導,讓其最終自己解出,學生就會有巨大的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悅感,從而提高學習信心和興趣。在考試前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對學困生知識的薄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就可使學困生通過努力也有得較高分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就感,逐步改變他們頭腦中在學習上總是比別人低一等的印象,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6.建立學生中的互幫、互助、互趕學習小組
學生都是孩子,同學間相互的幫助和影響有時也是十分重要的,大部分的孩子具有極強的模仿性和追趕心,在他們身邊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讓學生中好成績的同學來幫助學困生,成績差不多的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反而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習進步,讓學生在交流中共同進步,同時各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從而促進他們追趕上進的念頭。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要面對和正視的問題,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他們,只要我們每一位老師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細心地引導培養(yǎng),那么我們的努力就一定會得到回報。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找到自我,找到自信。
參考文獻:
龔桂春.對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的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