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詩歌的歷史在各種文學體裁中可謂是最悠久的,是文學作品的主要樣式之一。詩歌在表達詩人情感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財富,對于當代國人人文素質(zhì)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就詩詞的功能對于國人人文教育展開論述。
【關鍵詞】文人;詩詞;人文情懷
一、古詩的自身作用與啟迪力量
我們時常在生活中需要表達自己的情感,或壓抑,或興奮,或熱愛等等。對于古代文人階層來說,吟詩作賦是一種常見的手段,早在《尚書·堯典》中寫道“詩言志,歌詠言”,“詩言志”概括地說明了詩歌表現(xiàn)作家思想影響的特點,進而涉及到詩的認識作用。從馬克思主義觀點看來,詩人的“志”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產(chǎn)物,無不受階級地位的制約。人們通過言“志”的詩,也就能在不同程度上認識社會。古人對這一點沒有做出明確的闡述,但已意識到詩的這方面的作用。子曰“君子登高必賦?!笔看蠓虻歉咭姀V,能賦詩述其感受.在用詩歌來抒發(fā)自身情感方面,是純粹的,自發(fā)的。《毛詩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痹娙水敃r的感情與心中的志向是一致的,用一種特殊的語言表達出來,即詩歌。
1、詩詞中的愛國情懷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詩歌的生命起點?!缎⊙拧す?jié)南山》中的“國既卒斬,何不用監(jiān)!”表達了周朝大臣強烈的愛國情感,希望周王追求尹氏罪惡,要任用賢人,使萬邦安居樂業(yè),表現(xiàn)了憂國憂時,直言敢諫的精神。唐朝由于國力強盛,空前繁榮,因此愛國情懷大都表現(xiàn)在軍旅詩詞中,其中王昌齡的《從軍行》多數(shù)表達了此類情感?!包S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比绻f屈原作為一名文官,敢于進諫是他愛國的體現(xiàn),那么作為武將來說,殺敵建功就是他應盡的職責。兩宋時期,涌現(xiàn)出了很多愛國詩人。岳飛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笔且环N何等的氣魄,作為一名抗金名將,可謂有著將軍的鐵血軍魂。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弊x到此句,讓人不禁潸然淚下,愛國情懷已經(jīng)深入骨髓。作為絕筆之作,遺書中的愿望竟然還不忘國家,不忘人民,可敬可嘆。
2、詩詞中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
表達此類情感的詩詞很多都屬于詠物詩詞,中國古代的文人不是特別喜歡直接表達情感,而是用暗喻,隱喻各種手法來間接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俺林蹅?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背鲎灾刑圃娙藙⒂礤a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在朋友的熱情關懷下,表示要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現(xiàn)出堅韌不拔的意志。是我們在遭遇逆境時候非常需要的品質(zhì)。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贊美小草的頑強生命力的,用它來激勵我們不畏強暴也未嘗不可。光明總是會來臨的,在來年的春風中,又會破土而出?!耙Фㄇ嗌讲环潘?,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边@首鄭燮的《竹石》全篇都在歌頌竹子。作者詠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對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寫,而是蘊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此類詠物詩的意象也十分明確,透過這些不起眼的東西,看到一種我們需要的人格品質(zhì)。
3、詩詞中清凈從容、悠然舒緩的生活態(tài)度
我們時常談到儒釋道三教,這三教對于中國古代人們生活的影響可謂是深遠持久。在中國古代詩詞中也有體現(xiàn)禪意的詩詞,我們把它們稱作禪詩。禪詩也分為多種類型,禪理詩含有一定的佛理,這部分禪詩的特色是富于哲理和智慧。能夠給困境中的人們以啟迪作用,另一部分則是反映僧人和文人修行悟道的生活的詩,比如山居詩、佛寺詩、游方詩等。這部分禪詩的主要特色是表現(xiàn)空澄靜寂圣潔的禪境和心境,這些詩多寫佛寺山居,多描寫幽深峭曲,凈潔無塵、超塵脫俗的山林風光勝境,表現(xiàn)僧人或文人空諸所有、萬慮全消、淡泊寧靜的心境。王維被后人稱為“詩佛”,他的山水田園詩令人贊嘆不已,他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隨著政治上屢屢失意,思想趨于消極,晚年更是奉佛長齋,居藍田別墅,與道友裴迪往來,“彈琴賦詩,傲嘯終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禪詩為《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比娊o人一種恬淡寧靜的感覺,畫面感非常強烈,后人評價王維的詩作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p>
二、走近詩詞、走進詩詞
中國素有“詩國”之稱,詩歌從古發(fā)展至今,博大精深,已達到精美絕倫的境地。走近詩詞,有利于我們?nèi)宋乃仞B(yǎng)的提高,走進詩詞,學會用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更稱得上是一門高雅的學問。表達情感是人的一種需要,文藝是“怡情養(yǎng)性”的,但是在當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很少有時間去回想到自己的性情,所以學習詩詞也就具備了它的必要性。
作為人類活動的產(chǎn)物,詩在本質(zhì)上與樂曲,繪畫是沒有區(qū)別的。都是人類思想的精華。不同的是所借助的載體不同,語言是詩的載體,音符是音樂的載體,色彩則是繪畫的載體。關于“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爭論,歷史上從未停止過,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都向往美的事物,美的事物能夠給我們帶了好的感受。文學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起源于人們?nèi)粘V械膶υ?,原先是口口相傳,之后有了文字,才得以保留下來,文字作為一種工具,無疑對于文化的傳承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反過來看,后人在閱讀作品時,需要先學習文字,這就成為了作品傳播的局限性,詩從此成了特殊階級的興趣,即文人階級。隨著現(xiàn)在教育普及,文字的辨認已不再是特別大的問題,我們需要的是沉下心來去仔細玩味,這便是最先要做到的。
朱光潛先生談到資稟與修養(yǎng),認為人人都可以致力于文學,不過資稟有高有低,每個人成為文學家的可能性和在文學上的成就也就有大有小。資稟好比是一粒種子,需要后天的修養(yǎng)才能夠發(fā)芽生長,而不是憑空想象。在修養(yǎng)上,我們需要多方面的修養(yǎng),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文人形態(tài)。不僅要博覽群書,掌握各個方面的知識,還有注重人品氣節(jié),關乎國家等。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nèi)狈Φ牟皇遣牧?,也不是情感,而是缺乏安排與運用的能力,缺乏表達的能力。英國小說家斯威夫特說,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層次。在選擇運用語言之后,我們需要去安排結(jié)構(gòu),寫景抒情,寓情于景,這是不一樣的。此外還需要咬文嚼字,“煉字”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敖鹕乘脑蒲屡痹仁恰敖鹕乘膽已屡?,作者反復揣摩之后,將“懸”字改為了“云”字。云體現(xiàn)出來了高的特征。比懸更高,更有意境?!吧迷孪麻T”中的“敲”原先為“推”,在萬物入睡、沉靜得沒有一點聲息的時候,敲門聲更是顯得夜深人靜。
當代詩詞發(fā)展的困境也就告訴我們需要多個方面加強努力,爭取繼承繁榮,開拓創(chuàng)新,對于個人來說,學習詩詞文化,學習創(chuàng)作詩詞也是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一個十分有效的手段。
【參考文獻】
[1] 劉紅紅. 沉浸濃郁含英咀華——古典詩詞與大學生人文素質(zhì)教育[J].語文學刊, 2010.
[2] 陳 飛. 文學與文人——論金圣嘆及其他[M]. 商務印書館, 2011.
[3] 葛金平. 中國古典詩歌與人格修養(yǎng)研究[M]. 湘潭大學出版社, 2012.
[4] 朱自清. 文藝常談——跟大師學國學[M]. 中華書局, 2009.
[5] 朱光潛. 談文學[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
【作者簡介】
許多多(1995—),男,漢族,山西晉城人,本科學歷,單位: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