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超娟
【摘 要】 目的:探討護患溝通在牙體牙髓科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情況。方法:選取我院在牙體牙髓科門診就診的49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4例。并對患者實施護患溝通護理,包括轉變護理人員的傳統(tǒng)思想觀念和意識,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等。結果:護患溝通護理實施前與護理實施后不良情緒發(fā)生情況上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牙體牙髓科門診護理工作中,應用護患溝通護理方式,能夠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緒發(fā)生情況,促進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護患溝通護理方式能夠在醫(yī)學臨床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 護患溝通 牙體牙髓科 門診護理
近年來,受患者和護理人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醫(yī)患糾紛問題相對較為嚴重,對于醫(yī)院的發(fā)展以及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均具有一定的影響[1]。醫(yī)學界學者認為,護患溝通在牙體牙髓科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具有良好效果,本研究為調查護患溝通的具體應用效果,選擇49例患者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牙體牙髓科門診就診的49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20歲~65歲,平均年齡(41.23±13.62)歲。納入及排除標準:①所有患者經過病理檢查后,均被確診為患有牙科疾?。虎谂懦加衅渌窠浗M織性疾??;③排除患有精神障礙和語言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轉變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實施護患溝通護理模式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根據當前醫(yī)學護理改革的方法,轉變傳統(tǒng)護理觀念。首先,由于人們在治病過程中逐漸加強對醫(yī)護人員的服務重視,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溝通護理時,要與時俱進的將護理方法加以創(chuàng)新,摒棄以往傳統(tǒng)的埋頭苦干的護理方式,不僅要在對患者實施護患溝通過程中,明確其正確的護理觀念,同時也要真正了解患者實際所需[2]。另外,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展開護患溝通護理過程中,也要充分提升自身的溝通意識,牙體牙髓科門診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能夠幫助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使患者能夠對自身所患的牙科疾病有基本的了解,并且明確其應去哪個牙科部門看病,以此為患者提供更為便利的門診服務。
1.2.2 護理人員注重自身的形象。牙體牙髓科門診護士作為最先接觸患者,并為患者提供服務的醫(yī)護人員,其自身的形象是十分重要的,與患者的心理情緒具有較為密切的關系。牙體牙髓科門診護士在對患者實施護患溝通護理過程中,首先,要充分重視自身的個人形象,明確護士在展開門診工作過程中,其個人形象的重要性,并了解個人形象所包含的方面,包括在對患者實施服務時,其表面服飾的干凈與整潔度等[3]。其次,牙體牙髓科門診護士在對患者實施護患溝通護理過程中,要通過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理想中護士人員應有的形象,包括護士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為患者實施服務指導時,其應體現出的態(tài)度,以及護理人員的服裝外貌要求等。最后,護理人員也要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普通話水平,提升其個人形象,通過普通話的鍛煉,使患者能夠充分掌握護理人員指導的具體內容。
1.2.3 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牙體牙髓科門診護士在對患者實施護患溝通護理過程中,也要不斷學習關于護理和指導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以此提升其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第一,牙體牙髓科相關管理人員要對護理人員的具體專業(yè)知識掌握水平進行了解,并針對護理人員的具體能力,定期對護理人員展開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日常門診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關于牙科疾病的具體專業(yè)知識,以便日后護理人員能夠在門診指導中為患者提供較為精準的指導[4]。第二,護理人員自身也要從護患溝通護理中明確自身的不足,對門診患者展開指導時偶爾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對不同的問題加以探討和分析,并深入性的學習關于牙科疾病的理論知識,觀看實踐性實驗視頻等,為日后能夠為門診患者提供有效的指導奠定基礎。第三,牙體牙髓科護理人員也要在護患溝通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對自身護理文化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自主學習護理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內容,以此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提高其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
1.2.4 護理人員要掌握與患者的溝通技巧。護理人員要充分展開與牙體牙髓科門診患者的溝通交流,尤其要掌握與其溝通的技巧。在就診前與患者的溝通中,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因牙疼而產生的煩躁心理,耐心的接待患者,并指導患者按照規(guī)定填寫病例,認真的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種疑問,并通過對患者病情的初步詢問,為患者提供正確的就診指導;同時也要向患者耐心講述看病時間長的原因,做好解釋工作。在就診時與患者的溝通中,護理人員在患者就診時,與患者展開溝通和交流,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為患者樹立對抗疾病的信息。因此護理人員要與醫(yī)生一起聆聽患者的病情,并在患者無法理解醫(yī)生專業(yè)術語時,對其進行通俗化的講解,使患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明確醫(yī)生所講內容。在就診后與患者的溝通中,護理人員要適當的關心患者在診斷時的感受,并告知患者在日后的后續(xù)治療中,應注意的問題,包括其所食用的食物和咀嚼技巧等,尤其要對患者及其家屬宣傳口腔健康知識。
1.3 觀察指標
牙體牙髓科門診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護患溝通護理后,要時刻觀察患者的不良情緒發(fā)生情況,包括患者的抑郁、煩躁、焦慮情緒的改善情況,并對患者實施護患溝通前的牙疼時間和類型進行詳細的記錄,同時將其結果與護理后的情況進行對比。以此明確患者實施護患溝通護理后,其具體的護理效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護理前后不良情緒發(fā)生情況
根據對患者實施的護患溝通護理可知,實施護患溝通護理前抑郁發(fā)生7例,占比14.29%,煩躁發(fā)生6例,占比12.24%,焦慮發(fā)生5例,占比10.20%,不良情緒總發(fā)生18例,占比36.73%。實施護患溝通護理后抑郁發(fā)生2例,占比4.08%,煩躁發(fā)生1例,占比2.04%,焦慮發(fā)生0例,不良情緒總發(fā)生3例,占比6.12%。由此可見,護患溝通護理實施前與護理實施后不良情緒發(fā)生情況上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牙體牙髓科是醫(yī)院較為普遍的科室之一,該科室主要是接受牙科疾病的患者,牙科疾病的發(fā)生因素相對較多,并發(fā)人群也相對較廣[5]。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們對醫(yī)院的服務要求日益提升,也因此醫(yī)護糾紛接踵而來。在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不斷進步的基礎上,護患溝通護理方式逐漸廣泛應用于當前臨床門診指導中,并取得顯著的效果。本研究在探討護患溝通在應用于牙體牙髓科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效果時,主要從轉變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和意識、護理人員注重自身的形象、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護理人員要掌握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四個方面展開了研究。在轉變傳統(tǒng)思想觀念和意識時,護理人員主要是依據當前護患溝通的護理模式下,轉變以往傳統(tǒng)的埋頭苦干方式,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溝通和交流為主。在護理人員注重自身形象方面,護理人員要通過與患者的溝通,明確患者的喜好,不僅要改善自身的外表裝飾和妝容,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普通話水平。學者陳靜靜、劉紅瑜等人在研究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時,主要通過對照組(護理人員未進行溝通培訓)和研究組(護理人員進行溝通培訓)對比的方式展開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滿意度為95.5%,對照組滿意度為83.0%;研究組護患糾紛4例,占比2.0%,對照組護患糾紛15例,占比7.5%[6]。由此可見,對護理人員實施溝通培訓能夠有效改善護患糾紛發(fā)生情況,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牙體牙髓科門診護理工作中,應用護患溝通護理方式,能夠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緒發(fā)生情況,促進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護患溝通護理方式能夠在醫(yī)學臨床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袁曉玲,趙愛平,楊艷,等.低年資護士護患溝通技能培訓的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2,02(07):633-636.
[2]馬曉璐,李小寒.護理人員護患溝通能力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3,03(19):1951-1953.
[3]回金,嵇曉雨,金英淑.Peplau人際關系理論在口腔門診深化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04(10):1041-1042.
[4]魏大瓊,陳桂蘭,龍春花.標準溝通模式在急診科護患溝通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學報,2015,09(10):12-16.
[5]柴曉紅,柴曉平.牙體牙髓科護理工作中的職業(yè)暴露與防護[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4,06(09):802-804.
[6]陳靜靜,劉紅瑜,陳紅敏.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02(11):1523-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