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華
摘 要:本文通過學習和借鑒美國俄亥俄州體育學習評價的理論和實踐,并基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小學階段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的意見》(滬教委基[2013]59號)的精神和自身的教學需求,對體育學習評價進行了一些實踐嘗試。認為在開展體育學習評價時,應該盡量量化體育學習評價標準;將學習評價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實現學習評價的多元化。
關鍵詞:體育學習評價;美國俄亥俄州;感悟;實踐操作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9-0041-02
在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學習期間,通過借鑒俄亥俄州學校體育學習評價的一些理論和實踐,基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小學階段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的意見》(滬教委基[2013]59號)的要求,從一名基層學校小學體育教師的工作實際需求出發(fā),認為要促進學生健康、可持續(xù)地發(fā)展,就必須要對學習評價進行改革。筆者根據當時的學習情況在體育學習評價方面做的一些嘗試性工作,認為一線教師應該要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一、盡量量化體育學習評價標準
在美國學習期間,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李衛(wèi)東教授做了題為《中小學體育課學生考核內容和方法》的講座,旨在告訴大家如何在學校體育中進行學習評價?通過講座可知,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在實施技術與戰(zhàn)術相融合的教學的過程中,在學習評價方面非常注重量化方法的科學運用,通過編制各種評價量表,并依據所教學生的體育學習基礎制定評價標準。這些評價標準的特點是注重細節(jié)、清晰明了且簡單可操作。
在李衛(wèi)東教授的指導下,筆者參與設計并修改了小學體育三年級第一學期投擲單元“星球大戰(zhàn)”游戲中的“技術”學習評價記錄表。如表1所示中的“優(yōu)秀”等級評價標準為例,修改前的描述為“能熟練完成肩上屈肘、背后過肩的小皮球(沙包)擲遠動作,并能擲12米及以上,或在原來基礎上有明顯進步的(有5次及以上進步)”,而修改后的描述則為“1.肘高于肩;2.球背后過肩;3.達到3次。”很顯然,與修改前相比,修改后等級指標的描述更加簡潔和清晰明了,其操作性也更強了。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學習評價時,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盡量設計量化的評價量表。如在小學階段,對學年、學期、單元和課時計劃進行評價內容設計時,應充分結合小學生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心理特點,盡量避免抽象籠統,而應清晰明了和簡單易行。
二、將學習評價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在美國俄亥俄州學習期間先后觀摩了幾所中小學的體育課,其學習評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體育教學中,學習評價貫穿于每節(jié)課的始終,基本上學生每完成一個技術動作,教師都會給予及時地評價。在整個過程中,圍繞學習目標的多個維度要求,教師往往根據學生學習過程的表現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有針對性地引導其進行自我相對評價,這有利于促進每個學生個體的進步。如:在2015年12月2日上午的一堂小學一、三、四年級學生的體育課中,上課內容以柔韌性練習、心肺功能的練習(游戲或練習中跑走練習)和上肢力量練習為主,該小學唯一的1名女體育教師展示了一堂運動教育課程模式(技術、戰(zhàn)術“有機融合”是它的典型特點)的體育課。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會對學生練習的情況不停地巡視輔導、反饋和評價。當一、三、四年級學生進行橄欖球傳接球練習時,教師會有針對性地輔導暫時還未學會傳、接球動作方法或糾正存在錯誤動作的學生,也會用彩筆在黑板上及時評價記錄個人或小組在積極參與、動作是否規(guī)范、戰(zhàn)術是否執(zhí)行等方面的學習情況。在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師生的互動問答來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并對學生個人或小組(四年級學生)做出反饋評價。另外,教師還會在綜合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對所教同年級每個班級給出一個總體評價,激勵各個班級“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進而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激勵團隊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由此可以看出,俄亥俄州的中小學校體育學習評價緊密圍繞學習任務(目標)而展開,注重有針對性地對課堂教學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及時評價,這種情況已經成為了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中常態(tài)的教學行為。因此,在體育課堂實踐教學中,我們可以圍繞學習目標,根據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評價。
三、實現學習評價的多元化
在學習期間,筆者還聆聽了一堂“美國俄亥俄州體適能評價”的課程。授課教師對美國的體適能評價進行了詳細介紹:他們一般是學期初和學期末對學生的體適能測試2次,然后再對學生的體適能進步幅度進行評價。由于體育教師在課前進行量表設計和完成量表評價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因此大多數教師會讓學生課外完成量表評價。而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發(fā)展體適能,而且還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測試和互相測試的方法。另外,教師還指導學生通過網絡的方式開展在線評價,在課外完成測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非常注重引導家長也參與其中。由此可見,美國的體育學習評價,無論是方法、主體還是時間,都非常注重多元化。
結合美國俄亥俄州的操作方法以及上海市各區(qū)學校體育學習評價的經驗,筆者認為:體育教師在評價的實踐操作中可以嘗試設計一些多樣化的量表;同時,將一些網絡評價軟件運用到體適能評價之中,以彌補國家體質健康測試過程中測評方式不夠靈活的問題。另外,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測試和互相測試的相關方法,并在充分利用社區(qū)、家庭體育資源的基礎上,引導家長等其他主體也參與評價。
總之,在中小學體育學習活動中,體育教師應盡量制定清晰明了和簡單易行的學習評價標準,要使學習評價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要使學習評價在方式和主體等從單一走向多元。只有這樣,才能根據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內容與要求,圍繞學年、學期、單元和課時計劃的學習目標,增強學習評價的指向性,提升學習評價的有效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評價能力和終身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