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麗
有人說,老師應該用愛的細節(jié)感染孩子,用愛的行為影響孩子,用愛的懲罰約束孩子,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從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幾年來,一直以這句話鞭策自己的行為,衡量自己的工作。特別是現(xiàn)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更是層出不窮?,F(xiàn)實的教育狀況更迫切要求老師,特別班主任老師必須不斷學習,才能具備在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需要幫助他們及時進行專業(yè)的引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環(huán)境能力,教育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老師的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取決于學生。有這么一句名言:一切的一切開始于互相尊重,人是有感情的動物,需要平等和民主與理解和信任。所以,當好學生的知心姐姐,讓學生信任你,才能更好地與學生溝通,這樣教育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學會贊賞學生
懂得贊美賞識學生,得到贊賞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感覺更加良好,更樂于接受生活的挑戰(zhàn),也更愿意為自己設立更高的目標。著名教育家納撒尼爾說過:“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到他的核心價值觀,以及是否有積極的心態(tài),自我評價還會影響他的思維方式、情緒、希望以及人生目標,同時也影響到他的行為?!笨梢?,孩子的自尊心多么的重要!如何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真實的自我形象?那就是贊賞他們。
在教學工作中,贊賞學生可謂隨處可見,小張同學平時愛遲到,總是大家做早操時候他才悠哉樂哉地邁進校門,有次他終于早操前到了,我早操時候故意激動地自言自語,怎么今天隊伍覺得特別有精神?特別整齊的?有學生大聲說“小張在做早操了”,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覺得這樣的隊伍特別有軍人感!”小張很自豪地站得更加筆直!就這樣特別關注小張的高漲情緒,每進步一點就在同學面前分析我的內心喜悅,小張同學再也不遲到了,而且課堂上更加積極的發(fā)言,學習興致更高。批改作業(yè)時,我經(jīng)常在學生本子上寫著“好!”“喜歡看你寫的句子”“你的描寫真是太絕了”。值日工作時,我會故作驚訝的“教室里彌漫特別清香的味道”“李同學你有一雙靈巧的手,看著你的書桌那么整齊,我特別有干勁”……描述所看見的,描述我內心感受,把學生值得贊賞的行為經(jīng)常用一個字或者一個詞來總結。
老師要有一雙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聰明、好學、向善的一面,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個好學生。事實證明,對學生的賞識和鼓勵,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欣賞他人、相信自己、積極向上的品格。
二、鼓勵學生自立
現(xiàn)在的學生跟我們那個年代完全不同,我們那是父母丟大的,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長輩們的呵護寵溺中成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日趨嚴重,結果孩子們都具有養(yǎng)尊處優(yōu)、心理脆弱、獨立能力差,缺乏解決困難和承受挫折的勇氣的問題,而21世紀的現(xiàn)代人,首先要具備獨立精神和獨立能力。自立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構成,是人能夠自立于社會,發(fā)揮其潛力的基礎。如何幫助學生成為一個自立的人?如何讓學生擺脫對長輩的依賴?如何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具有責任感的人?這些都是我在日后班主任工作中不斷摸索的方向。
1.讓學生自己做選擇
不管在學習還是在跟同學相處中,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班主任老師,我們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和解決問題的空間。小學生年齡小,也許不能正確思考和解決問題,但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思維過程。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分析,結合老師的引導建議,讓他自己做出選擇,鍛煉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2.尊重學生付出的努力
學習中或者值日工作中,當學生能獨立完成了一件事情的時候,特別是這件事情不是他必須完成的時候,給予充分的肯定,及時表揚。這樣學生更能夠積極主動地做更多的事情,獲取更大的快樂,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3.鼓勵學生善用外部資源以減輕孩子對家庭的依賴
教師可以告訴他外界有許多有價值的資源,可以利用,我們的生活不是孤立的,只要你需要,總能找到幫助。比如,牙醫(yī)可以解釋不刷牙的后果,警察可以解釋不守法規(guī)的后果,消防員可以教你正確的逃生方式等等。
在現(xiàn)實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還有許多許多的方式方法,如樹立榜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給學生一個平臺,有話可以好好說……教育無小事,這些都是在平時點點滴滴小事中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懷,老師的需要,老師的信任,學生才會對老師敞開心扉,有快樂與老師分享,有困難找老師分擔,有迷茫找老師解惑……直至現(xiàn)在,已經(jīng)讀初中的學生常和我聯(lián)系說學習的困惑;高中的學生和我說學習的艱辛,選擇的方向;高考的學生希望得到我的建議;讀大學了和我分享他的見識和理想……
總之,在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只有傾注真情的愛,才能更好地塑造、凈化學生的心靈。學生只有在教師真心營造的環(huán)境中,才能更積極地投入學習,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與手段。當學生最信任的人,當好學生的知心姐姐,在學生中傾注更多的真情,讓孩子擁有更加健全的心理,更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李莉.愛的教育[J].考試周刊,2014.
[2]尹煩凱,尹愛國.做學生的知心朋友[J].基礎教育,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