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語文教學是雙邊活動,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課堂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這一主體的積極性,所有教學過程只有通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才能提高學生的素質。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談不上主體的發(fā)展?,F(xiàn)代素質教育的宗旨是提高民族素質,重視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長遠發(fā)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礎素質為根本目標,以注重開發(fā)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的發(fā)展為基礎特征。因此,在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否真正地主動參與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至關重要。
一、課前準備是學生主動參與的保障
小學語文低年級教材把教學內容分解為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作文、聽話、說話等若干知識點,依照科學的系統(tǒng)編入教材之中,各類知識都環(huán)環(huán)相扣,各類知識都相互搭配,存在有機的聯(lián)系。編排的知識應顧及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階段,分量適當,難易適度。在這個框架下,安排與知識相匹配的優(yōu)秀選文,以及精彩插圖和設計的習題,這為學生獲得知識汲取營養(yǎng)提供了依據(jù)。
(一)上課前讓學生多觀察與課文有關的實物。例如,圖片、書等,引導學生開展有目的的活動,從而形成豐富的認知表象,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更有助于課堂中的學習。
(二)課前準備活動能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參與感知,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愿望,從中獲得大量的資料,為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了最佳的主體性實踐平臺,也為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打下了基礎。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關鍵
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币箤W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我們的課堂就必須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為合理的模式應該是營造富有趣味、生動直觀、寬松愉悅的氣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全面、全程參與。
(一)在游戲中學習。游戲適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利用游戲開展學習能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遵循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嘗試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運用聽兒歌、猜謎語、講故事、小競賽、做游戲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導入新課,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二)想象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進入學習。運用插圖、PPT、視頻設置情境,通過畫面展開想象,與課堂教學內容聯(lián)系起來,請學生扮演角色、參與故事,學生看著真切的畫面,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時,他們的想象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樣思維非?;钴S,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這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了解了事物特征,通曉了事理,深化了認識,由此“熟能生巧”的境界便因演而生。這樣語文“難教”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三)創(chuàng)編課本劇,啟發(fā)學生思考,在學習中培養(yǎng)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小學生天真、好動、好奇、好模仿,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自我發(fā)展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能分享到學習的喜悅。可以問、聽、學、演、觀同步實施,將創(chuàng)新思想滲透在課堂教學之中。如:課文《獅子和鹿》,教學時可以打破過去那種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先出示獅子、鹿的頭像圖片,教師提出:這是誰?引入新課,指導學生初讀課文,讀后問,故事中是誰?他們在做什么?學生思考,相互討論,回答疑問。初步幫助學生產生聯(lián)想,然后教師把課文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學生聽,然后讓學生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組織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進行表演。
教學方法既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又能激發(fā)其求知欲,在加深其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間互相幫助的合作精神,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懂教材內容,更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擁有問、聽、學、演、觀的權利,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真正學會了“如何學習”,達到“由教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三、拓展應用空間為學生主動參與創(chuàng)設條件
拓展應用學習是由課內語文教育向外延伸的,是課內語文教育的繼續(xù)與補充。拓展應用學習可以打破教室的約束,讓學生走出學校,走進家庭,走向社會;也可以突破課本的限制,延伸書報、轉向影視,給學生提供了充分參與機會和更多的學習機會。如體驗營、讀書會、社團演出等為語文教育活動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舞臺。這個大舞臺對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參與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事實證明,使學生真正成為語文教學的主動參與者,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不再單純地給學生填裝知識,而使他們具有獨立學習能力,多給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思考和實踐應用的空間,多給學生一些自我展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全程、全方位地參與到有效教學過程中,促使他們主動和諧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艷紅.試論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黃幼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J].教育評論,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