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臻
中職學校活力課堂是焦作市新課堂教學實驗的核心內(nèi)容,是職業(yè)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實踐。在近8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逐步形成了營造活力課堂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構建了小組合作探究式(六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素質,提高了育人質量。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作為活力課堂的基礎和主要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卻存在著觀念模糊、方法單一、管理缺失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處理,將會嚴重阻礙中職學?;盍φn堂的深層次推進。筆者在這里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一、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認識模糊,制約了課堂教學改革的進行
小組合作學習是中職學?;盍φn堂的基礎和主要形式,由于部分學校及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模糊,課堂上出現(xiàn)了不懂合作、不會合作、不想合作等現(xiàn)象,使教學改革始終沒有實現(xiàn)質的突破。合作學習是我國課程改革中極力倡導的三種學習形式(自主、合作、探究)之一,也是當今世界學習研究的重要主題。因此,必須理清合作學習的含義,合理定位小組合作學習,才能促進中職學?;盍φn堂改革的深層次推進。
合作學習研究的代表人物、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約翰遜兄弟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形式,使學生共同開展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促進自己及他人的學習的一種學習方法,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羅伯特·斯萊文博士對52項關于合作學習的研究作了分析,結果顯示,有33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合作學習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成績。斯萊文指出,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能夠增強他們的自尊,幫助他們習得團體規(guī)范,形成社會交往技能,建立起一種友愛、合作的人際關系。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合作學習更適宜中職學生,應該在中職學校推廣。
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的學習金字塔理論從另一個側面讓我們明白了合作學習的內(nèi)涵。他的實驗研究表明(以語言學習為例):在學習兩個星期后,聽講能夠記住學習內(nèi)容的10%,閱讀能夠記住學習內(nèi)容的20%,看圖能夠記住30%,展覽、演示能夠記住50%,參與討論、發(fā)言能夠記住70%,給別人講、親身體驗、動手做能夠記住90%。從以上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出,學習效率在30%以下的學習方法都是傳統(tǒng)、被動的個人學習,而效率在50%以上的學習方法都是團隊、主動參與式學習。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室做過類似的研究,結果與戴爾相近。了解了合作學習的意義,我們的課堂還能是傳統(tǒng)的聽講課嗎?所以,我們的結論是:中職學校活力課堂倡導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向是正確的,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活力課堂的基礎和主要形式定位是準確的,只要充分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更新理念、轉變方式、持之以恒,課堂教學就能發(fā)生質的變化,就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新課堂。
二、討論不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唯一形式,多元化才能體現(xiàn)活力課堂的內(nèi)涵
在中職學校活力課堂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認為討論就是合作學習,不論什么問題都讓學生進行討論,其實這樣做只注重了形式而忽視了實質,課堂看似熱鬧卻缺乏實效。討論是合作學習的一種形式,但絕不是唯一形式,合作學習必須多元化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xiàn)合作的本質,更好地突出活力課堂的內(nèi)涵。合作學習以學習小組為依托,強調協(xié)作、分享精神,啟迪思維,開闊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團隊精神,為學生在社會性的群體中適應和發(fā)展做準備。它具有兩個本質特征:一是積極地相互依賴,即合作學習需要小組成員分工協(xié)作,個體的學習成功依賴小組的學習成功;二是個體的獨立思考,即學習小組成員必須明白自己在學習中承擔的任務,并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因此,在活力課堂教學實踐中,針對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問題、不同的時機,選擇的合作學習方式也不相同。只有在合適的時機選擇適合的方式才能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本質,實現(xiàn)合作學習的目標。一般而言,較復雜、綜合的學習內(nèi)容,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思維受阻、意見不統(tǒng)一、答案不一致時,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
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問題選擇合作的方法不一樣,作用也不一樣。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一是協(xié)商學習。即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小組討論,再從中選優(yōu),形成集體的意見。這樣可保證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有思考時間和發(fā)表意見的機會。二是討論學習。討論學習是小組合作學習中運用得最多的學習形式,即小組成員圍繞某一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展開討論,發(fā)表各自的意見和建議,最后達成共識,解決問題。討論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需要討論、什么時候進行討論較適宜、如何發(fā)揮程度好的學生的帶動作用等問題。三是互相提問學習。這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學生在閱讀課本或材料的基礎上互相提問題,可小組內(nèi)、小組間、男女生互相提問,有利于激活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習興趣。四是分工學習。即將某一大問題或大任務分割成一定數(shù)量的小問題或小任務,小組成員各自承擔一定量的小問題或小任務,在各自完成的基礎上再進行合作。五是交流學習。即針對某一問題,小組成員在各自研究的基礎上,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共同發(fā)展。合作學習的形式不同,側重點也不一樣,在中職學校活力課堂實踐的不同階段,根據(jù)課堂需要和中職學生的實際,合理地選擇合作學習方式是實現(xiàn)活力課堂的關鍵。
三、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建立一個適合的管理機制
部分中職學校的小組合作學習處于散漫狀態(tài),隨意性太大,表現(xiàn)在有時是聽課時合作,有時是公開課時合作;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也是僅限于某節(jié)課堂,沒有連續(xù)性。時有時無的合作、短效性的評價等暴露出了小組合作學習在管理上的缺失。因此,中職學校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需要建立一個適合的長效管理機制。
第一,搭建長期的小組合作學習平臺。當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時,搭建一個長期、穩(wěn)定、適宜的活動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合理構建學習小組,就是這個平臺的基礎。為了突出學習小組的重要性,必須注重班級分組的要點。一是按“組內(nèi)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組,即根據(jù)性別比例、興趣傾向、學習層次、交往技能、守紀情況等差異性和互補性合理搭配,分成學習小組。二是確定小組成員分工。每組設組長、發(fā)言人、記錄員、資料員、監(jiān)督員、學科代表等角色,定期進行輪換,讓每一名學生都有鍛煉機會。三是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環(huán)境。每組4~6人,按長方形圍坐,以便引導學生面對面地進行小組討論,每組裝設一塊黑板,以便學生合作展示。
第二,形成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當小組合作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后,要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本質、展現(xiàn)中職學?;盍φn堂的魅力,就必須建立有效的合作學習管理評價機制。一是形成管理團隊。班主任是管理團隊的中心,負責學習小組日常管理;科任教師是管理團隊成員,負責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務處負責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合作學習業(yè)績的評定。二是實施過程性評價。課堂的改革要求評價也必須改革,合作學習的課堂更突出學習的過程,因此,對學生學習實施過程性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制訂便于操作、適合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方案。三是注重對學習小組的評價。合作學習強調的是相互協(xié)作、相互信賴、相互依存的團隊精神,對學習小組的評價也是對合作學習評價的重要部分。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還要注意以下問題:要注意即時性評價與長效性評價的結合,努力實現(xiàn)過程性評價;注意課上評價與課下評價的結合,促進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相互融合;注意學科評價與綜合評價的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團隊意識和綜合素質。
第三,營造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境。中職學校活力課堂實踐是校級層面的,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營造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境。中職學校要制訂方案,把合作學習納入日常教學管理,要積極推進學業(yè)成績的過程化評價,有計劃地組織理論學習、觀摩課、專家講座等教研活動,形成推動小組合作學習的合力。
營造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環(huán)境,必將引領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體的教學改革向深層次推進,形成高效的中職學?;盍φn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責編 周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