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紅飛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位高三教師的不懈追求.在高三,學生的基礎知識已經(jīng)學過,實施“先學后教”教學模式似乎更有利于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為此,我校從2004年開始在高三年級實施“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教學模式的探索.針對高三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提出了“學在前,做在前,帶著問題進課堂”的教學思路.教學環(huán)節(jié)分為“前移作業(yè)——教師批閱、備課——生生互動——課堂師生互動——課后學生糾錯”.
1 作業(yè)前移
在復習一節(jié)知識點之前,有計劃的讓學生提前完成相應的導學案,讓學生去嘗試和探索.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知識盲點和不足,使學生明確自己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為有針對性的聽課打下基礎.
2 教師備課
學生練習收上來后,教師在批閱的過程中,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這樣對學生的學情就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課堂上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均以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定.教師的教學指向學生先學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教師的不必要的講授和沒有針對性的指導,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下基礎.
3 生生互動
學生拿到練習后,學生會反思、討論練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在反思、討論的過程中,很多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當學生意識到課堂上老師可能會讓自己展示最新的研究、討論結果時,學生的準備會更加充分、積極.
4 師生互動
教師在課堂上一方面主要針對學生比較集中的問題,易混淆的概念等進行講解.教的方式是讓已經(jīng)掌握的學生先講,講對了,教師予以肯定的評價,不必重復.講的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要適當作出補充、更正.另一方面對學生通過反思討論能掌握的內(nèi)容,一律不教.對學生不講就會的問題,教師充分利用提問、反問、追問、上黑板演示、實物投影等教學手段了解學生相互交流,合作學習的情況,并及時作出評價.通過“以評促教”讓課堂變成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當學生順利的解決這些問題,得到教師賞識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很好的體現(xiàn)了“教師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和“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理念.教師的充分準備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有利于課堂教學智慧的生成.
5 訂正糾錯
由于高三物理綜合性強,邏輯性強的特點.有些內(nèi)容僅靠課堂聽懂還是不夠的,需要學生課后進行整理反思,才能真正領悟.
同樣的內(nèi)容,教師和學生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要比“先[HJ]教后學”模式要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更深刻,能力提升應更快,高考成績應更好才對!但事實上,在分析高考成績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此.下表是我校2007年、2008年實驗班和參照班的成績分析.
以知識為載體,構建藝術的課堂.容量大,節(jié)奏快.[]師生一對一對話較多.在提問、反問、追問的過程中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體現(xiàn)課堂靈動的特點.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課堂容量小,節(jié)奏慢.
學生感受[]學習難度小,作業(yè)成功率高.獲得成功感,提升自我效能.[]能力強的學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中等及以下的學生有挫折感.降低自我效能.
通過比較教學的整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先學后教”模式將相當多的時間放在學生探索和嘗試上,如何編寫好符合當前學生實際情況的導學案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成敗.導學案的編寫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基礎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依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判斷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設計出相關的引導問題.因為導學案的編寫往往難以展現(xiàn)思維過程,所以對于許多學生而言,“先學”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zhàn).
“先學后教”模式中,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明顯增多,學生動腦,主動探索,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顯著提升,在教師的提問、反問、追問中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些火花都是學生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關于這一點,我們在二輪復習中可以深切的體會到.若教師無教學經(jīng)驗或者準備不充分,在教學中就會極易錯過抓住學生思維閃光點,啟迪學生思維的機會,反而導致教學效益的下降.因此,教師課前的充分準備和臨場發(fā)揮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智慧的生成.
然而在高三緊張的復習中,時間總量是一定的,“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將相當多的時間放在學生探索和嘗試上,練習與鞏固的時間變少.自學能力薄弱的學生在嘗試和探索的過程中,常常碰壁、感到無助.時間一長,失敗的體驗不斷增多,嚴重挫傷了學生后續(xù)的學習積極性,認為自己不是“學物理的料”.當面對陌生的、復雜的情景時他們會表現(xiàn)為一種退縮行為,在高考中不能考出理想成績也就不足為奇了.但在進一步跟蹤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實驗班里,學生在大學期間上研究生的人數(shù)顯著多于參照班.這可能與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在不確定、困惑、多種選擇的摸索中獲得了豐富的、不可言傳的“自主學習、探究”經(jīng)驗有關.
“先教后學”模式由于榜樣、示范的作用,學生在學習相關內(nèi)容時,會少走很多彎路,有效降低了學習難度.學生學起來輕松許多,在練習中的高成功率又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面對陌生、復雜的情景時會表現(xiàn)出更強的主動性,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綜上,我們看出這兩種教學模式各有優(yōu)勢和不足,各自的側重點也不同.教學效益的高低應該看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包括課前、課堂、課后的時間總和),哪種模式達成教學三維目標的效率高.而不應拘泥于“先教后學”還是“先學后教”,教師要從學生的能力出發(fā),根據(jù)是否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是否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是否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方式,靈活組織課堂.在十多年的高三教學反復比較中,我們總結了以下一些經(jīng)驗并匯總如下,愿與諸位同仁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