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 要:現(xiàn)在,新課改的實施對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怎么才能使學生學習物理的方式從原來的被動接受式學習轉變?yōu)樽灾餍詫W習模式呢?在以后的物理實踐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大對學生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逐步學會自主學習,不再單純地靠教師教授來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好物理,提高物理成績。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物理;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方式正逐步取代原來接受式學習、填鴨式的灌輸,注重學生對知識進行積極建構的研究性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在高中課堂上的展開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方面談一談自主學習模式的一些經驗。
一、理解自主學習的本質含義及意義
自主性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具體方法之一,沒有自主性的學習不能稱作真正的研究性學習,它是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部分。自主性學習,并非是所謂放任學生自己去學習,教師不管不問,而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覺自練、自得自悟,互動交流、自評自糾,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陶冶情操、培養(yǎng)能力、掌握方法”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都有它獨特的魅力。第一方面是主動性。這是學生學習時從內心發(fā)出的喜愛心情,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學習行為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自主性學習的基本品質。第二個方面是內在需要。根據馬斯洛學習理論,人的內在需要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習興趣,如果沒有了需要,那么學習的必要性也沒有了。這是一種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渴望獲得知識的個性心理特征。第三個方面是學習責任。學習的責任心是指學習者對學習時個人對社會應盡義務與責任有充分的認識和體驗,表現(xiàn)為學習者對學習目標和意義的認識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
教師必須理解什么是自主學習的含義及意義,對教師以后的物理教學將是一個很好的指導方向。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走下講臺、走向學生、貼近學生,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使自己的“教”真正為學生的“學”服務,使教學向著師生“互動交流,共同發(fā)展”靠攏。不少教師的課,“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權威性”,教學氛圍更加愉悅、和諧,師生關系更加融合、民主。
二、實施自主學習需要注意的事項
1.有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好的教學環(huán)境可以使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加融洽,因此,教師想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的能力,就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這是很關鍵的一步。俗話說,“好的難學,壞的一學就會”。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想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但是往往有些事情不是天隨人愿的,學生處于高中階段,難免喜歡玩耍,無所事事,而且這些習慣很容易傳染給其他學生,這時,教師必須把它扼殺在萌芽中,可以通過課堂中座位的安排方式解決。另外,良好的課堂氛圍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建立融洽平等的課堂人際關系,為學生體驗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
2.教學目標要適應學生學習要求
在設計物理教學目標時,不能把問題設得太難或者太簡單,否則,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把教材所有的問題都了然于胸,將教學目標劃分為幾個層次,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不同層次的知識。
3.留給學生實踐的機會
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有趣的實驗是非常吸引學生的,教師要讓學生親身體驗試驗的奧妙,為學生的自主實驗學習提供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實驗探究。
4.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在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一張嘴,一支筆”就能把整堂課的知識傳遞給學生,但是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不利于自主學習的展開。新課標要求學生自主的“學”要逐步取代教師的“教”成為課堂的主要內容。因此,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管理就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
5.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
新課程理論認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這就強調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圍繞學生展開,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做學習的主人。特別是高中的物理教學課時少,教師講的多了勢必就會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剝奪了,因此,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把學生引導到自主學習的方向。從學生角度分析,學習過程原來是依靠教師逐漸轉變?yōu)橄鄬Κ毩?、基本獨立直至完全獨立的學習過程;從教師角度分析,教學是把原來的“教”轉變?yōu)閷W生自主“學”的一個過程,讓學生自己獨立學習,獨立尋找答案,讓學生對教師的依賴逐漸減少,甚至以后學生步入社會能夠自己獨立學習,形成終身學習的思想品質。
總之,教師要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問題貼近生活,適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能引起學生認識沖突,心靈共鳴和思維共振,使他們感到學習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
編輯 杜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