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瑞芬
摘 要:數學新課改非常重視學科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明確提出了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這正是基于數學本質特征所提出的先進教學理念。將生活引入數學教學,不僅改變了以往枯燥而機械的講解,打破了封閉的教材教學,還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探究更深入,思維更活躍,理解程度更高,從而實現(xiàn)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活水;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6-02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81
新課改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出要構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關注學生參與探究的過程,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與豐富。而數學具有相對的抽象性與系統(tǒng)性,在以往的教學中只是就教材知識本身來進行講解,學生處于次要從屬地位,只是機械而被動地接受現(xiàn)成的教材上的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枯燥而呆板,被動而低效,難以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探究的主動性,難以實現(xiàn)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深刻理解。數學新課改明確提出要實施生活化教學,加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引入生活這股“活水”,這樣才能還原數學學科教學的生動活潑,為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學生的學習才能更加主動而積極,真正地享受到數學探究的樂趣,才能促進學生數學知識、技能與情感的全面發(fā)展,這樣的數學教學才能更加精彩。
一、生活化教學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
學生有著豐富的情感,并不是一個毫無情感的知識傳遞過程,而是有積極情感參與的主動認知行為,學生只有帶著積極的情感參與到數學探究中來,其思路才能更開闊,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享受到智力角逐的樂趣。而數學是枯燥的,學生是活躍的,如果只是枯燥的講解教材教學枯燥無味,自然難以激起參與數學探究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而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將數學教學帶入寬廣的生活空間,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入手,更能縮短學生與學科的距離,建立學生的心理認同感,激起學生對數學知識強烈的學習熱情。如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時,如果只是單純的講解,教學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整個教學如同“一潭死水”,學生只是在消極地參與、機械的接受。因此,可以以熟悉的生活來引入新知的學習,撲克牌中用到了J、Q、K來分別表示11、12、13,在一些影視劇作品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與地點也用字母來表示。這樣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拉近學生與數學學科的距離,激起學生對面前所呈現(xiàn)的數學知識的積極情感,有了學生積極的情感做鋪墊,此時再趁機引導學生思考:除了可以代表人物、城市與數字,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就是字母還可以代表哪些數字?這樣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更能縮短學生與學科的距離,激起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主體性與能動性。
二、生活化教學下學生的探究更加深入
以學生為中心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數學教學要改變以往以教師講解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要實現(xiàn)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中心的啟式性學習,引導學生在數學殿堂中展開深入的探究,這樣學生才能深入數學知識的本質達到深刻的理解與靈活的掌握,才能促進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全面發(fā)展。數學教材受篇幅的限制,只是將知識局限于某一環(huán)節(jié)、某一層次,此時就需要教師運用教學智慧,根據教學的動態(tài)發(fā)展,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以知識的生長點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探究,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數學技能,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與方法,這樣學生的數學探究才是有效的。如在學習“軸對稱”這一內容時,可以中國古老的剪紙藝術來引出此節(jié)知識的學習,用一系列優(yōu)美的剪紙來加深學生對軸對稱這一抽象概念的形象認知,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學生開展創(chuàng)意剪紙的活動,給予學生自由展現(xiàn)個性,釋放潛能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富有個性化與創(chuàng)造性的探究活動。這樣的活動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將學生探究的空間引向更寬廣的生活空間,這使得學生的探究不再局限于教材上、課堂內,讓學生的探究更有深度,自然可以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整體發(fā)展。
三、生活化教學下學生的理解程度更高
學以致用是教學的最終目標,數學教學并不是讓學生單純地讓學生來記憶公式與定理,而是要讓學生深入本質的理解,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讓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于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現(xiàn)實問題。實施數學教學生活化,將數學教學的視野引入生活,引導學生以數學的眼光來審視現(xiàn)實生活,尋找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程度。如“線段的垂直平分線”這一知識點,如果只是就知識本身來進行講解,即使教師講得再詳細,學生似乎是聽懂了,但卻并不是真正的理解與掌握。因此,就要將抽象的知識與真實的生活結合起來,將抽象的知識寓于簡單的生活之中,引導學生展開步步深入的思考與思維,從簡單的生活現(xiàn)象直達事物的本質,以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與掌握。我讓學生來思考:為了方便學生上學,鎮(zhèn)政府撥款,要在甲乙兩村附近的公路上設立一個公交站點,但對于位置卻有所爭議,大家都希望離本村近一點,如何來調解這個問題,讓公交站點的選址更科學,使得離兩村的距離相等。這樣一道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自然可以引發(fā)學生思考與思維的主動性,學生都躍躍欲試,但卻拿不出一個圓滿的解決方案,而陷下了僵局之中。此時教師就要相機誘導,引入線段垂直平分線這一知識點,這樣經過學生的思考就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個知識點,同時又可以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深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在學習中運用,在運用中提升,加強學生的理解程度,感受數學探究的樂趣。
總之,實施生活化教學符合數學學科的本質特征,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徹底改變了以往枯燥而機械的封閉式教學,為數學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激起樂學生參與數學探究的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的探究更加主動更加深入,那么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自然也會更深刻,更能靈活地加以運用,將知識轉化數學技能,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曹增玉.如何讓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更精彩[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8).
[2] 邱乙忠.數學生活化,讓初中數學教學更精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
[3] 生小峰.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做到生活化[J].中學教學參考,2015(32).
Abstract: Mathematics new curriculum reform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life, and it makes clear the teaching idea of bringing teaching into daily life. This is an advanced teaching idea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nature. Bringing life into mathematics teaching not only changes the past, breaks the dull and mechanical teaching, but also makes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higher, and realize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life; effective teaching
[ 責任編輯 趙建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