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昀
(江蘇省 常州市金壇區(qū)人民醫(yī)院 213200)
?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良惡性腫塊鑒別的應用價值
石昀
(江蘇省 常州市金壇區(qū)人民醫(yī)院 213200)
[摘要]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良惡性腫塊鑒別的應用價值。方法對我院2012~2015年180例乳腺腫塊患者的二維超聲檢查進行分析,了解其腫塊形態(tài)、邊界、邊緣、內部回聲、有無后方衰減及側方聲影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檢查觀察腫塊內部及周邊血流情況,進行頻譜測量分析,與手術、病理結果對照分析。結果大多數惡性腫塊形態(tài)欠規(guī)整,邊界不清,邊緣似偽足狀,內部回聲不均勻,多見微小鈣化灶,彩色多普勒顯示血流較豐富,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數(RI)及檢出率較高。而大多數良性腫塊形態(tài)規(guī)整,邊界清楚,邊緣光滑,內部回聲均勻,顆粒狀或弧形鈣化灶,彩色多普勒顯示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數及檢出率較低。兩組間PSV、RI及檢出率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在乳腺腫塊診斷中,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乳腺腫塊良、惡性鑒別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乳腺腫塊;良惡性;應用價值
[DOI編碼]10.3969/j.issn.2095-9559.2016.03.053
乳腺癌是我國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發(fā)病年齡也逐漸年輕化[1],且早期呈現肝、肺、骨轉移[1],因此對乳腺腫塊良惡性的早期鑒別也成為婦女最為關注的問題。本文對180例患者乳腺腫塊超聲圖像特征同手術病理結果作了對照分析,旨在進一步提高診斷準確率,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8月~2015年8月的180例乳腺腫塊采用彩超檢查診斷,并與手術及病理對照分析,均為女性患者,年齡18~75歲,平均(45.3±16.2)歲,經病理診斷,乳腺良性腫塊120例;惡性腫塊60例。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飛利浦IU-22及IU-33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7.5~10MHz。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雙乳及腋窩。先用二維超聲觀察腫塊的部位、形態(tài)、大小、邊界、有無包膜、內部回聲及有沒鈣化、后方回聲、有無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然后用彩色多普勒彩色血流成像查明腫塊周邊及內部的血流情況,記錄血流分級,并進行多處多普勒取樣,選擇流速最高的一束血流參數,包括收縮期峰值流速、舒張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數[2]。血流分級:按Adler的半定量法分為4級:0級:病灶內未見血流信號;Ⅰ級:可見1~2處點狀或細棒狀血流;Ⅱ級:中量血流,可見3~4個點狀血管或1條主要血管,其長度超過腫塊半徑;Ⅲ級:血流豐富,可見5個以上點狀血管或2條較長血管[3]。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良性組病例與惡性組比較使用SPSS10.0統(tǒng)計學軟件,連續(xù)變量組間差異性比較采用t檢驗,分類變量采用χ2檢驗。P<0.05為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標準。
2 結果
120例良性腫塊中,乳腺纖維瘤90例,乳腺小葉腺瘤樣增生12例,乳頭狀瘤5例,炎性腫塊9例,脂肪瘤4例。惡性腫塊60例,其中浸潤性導管癌41例,炎性乳癌4例,髓樣癌3例,黏液癌4例,原位癌4例。本組資料中,良惡性腫塊的超聲表現。見表1
表1 120例良性與60例惡性腫塊超聲表現[n,(%)]
注:兩組比較,P<0.05
血流Adler分級。見表2
表2 120例良性與60例惡性腫塊血流Adler分級
注:兩組比較,P<0.05
惡性組頻譜測量RI:0.84±0.12,良性組頻譜測量RI:0.62±0.1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統(tǒng)計分析得:PSV:12cm/s;RI:0.7為臨界值。見表3
表3 PSV測量值統(tǒng)計分析結果(%)
3 討論
乳腺惡性腫塊起源于乳腺各級導管及腺泡上皮,由腺上皮增生到不典型增生,而逐步發(fā)展為原位癌,早期浸潤癌,晚期淋巴轉移。惡性腫瘤能釋放一種血管增生因子,刺激血管生長,這是彩超應用于腫瘤診斷的病理學基礎[4]。良性腫塊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均勻低回聲,邊緣光滑、規(guī)整,后方回聲正?;蛟鰪?,腫塊的縱橫比<1,無腋窩淋巴結轉移(炎性者可有腋窩淋巴結腫大,但多呈橢圓形或梭形);實質多為均勻的低回聲,可見淋巴結門回聲。良性腫塊彩色血流細小,血流信號不豐富,頻譜RI大多<0.65。而惡性腫瘤形態(tài)不規(guī)則,呈蟹足樣改變,內部呈不均勻弱回聲,內部多有微小鈣化,因其內含有較多纖維成分而多有回聲衰減[5],并向周圍組織浸潤,如皮膚及乳腺后間隙等,縱橫比常>1,晚期常有淋巴結轉移,表現為腋窩淋巴結呈圓形長大,內部血流豐富。惡性腫塊內血流檢出率較高,并可見穿支進入,呈紅藍鑲嵌,為馬賽克現象,頻譜呈高阻動脈血流特點(阻力指數RI>0.70)。由于惡性病變亦可規(guī)則,邊界清晰,內部回聲均勻,遠場衰減等良性、惡性病變聲像圖互相交叉等非典型表現,此時頻譜測量較為重要,結合彩色多普勒觀察腫瘤內部及其周圍彩色血流情況,惡性者腫瘤周邊及內部血流豐富,血供更明顯,阻力指數增高;良性者其周邊及內部血流少,阻力指數低。因此要結合PSV和RI等參數進行綜合判斷。
綜上所述,超聲對乳腺腫塊的診斷應以二維超聲聲像圖為基礎,觀察腫塊邊緣、形態(tài)、內部回聲等,結合彩色多普勒的血流信號、阻力指數等表現判斷腫瘤的良惡性。彩色多普勒超聲使乳腺腫塊中心的小血管結構和頻譜得到充分顯示,對乳腺腫瘤的良、惡性的鑒別方面有較高的價值,有助于臨床治療及手術方式的選擇,對保留乳房,提高女性的自信及生存質量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熊延新,張曉.核素測定腎小球濾過率對乳腺癌化療后腎功能早期損害的診斷價值[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報,2007,24(1):83-84.
[2]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yī)學(上冊)[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408.
[3]彭玉蘭.乳腺高頻超聲圖譜[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81.
[4]白敏,陳惠莉,杜聯(lián)芳,等.乳腺癌57例超聲圖像分析[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4,20(12):894-896.
[5]王潔,鄧頸松,黃彩玲,等.高頻CDFI超聲對乳腺腫塊診斷及定位的臨床價值[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3,19(4):276.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B[學科分類代碼]320.1140
[文章編號]2095—9559(2016)03—2128—02
[收稿日期]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