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奎
摘 要: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的關鍵是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設法采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地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首先,在玩中學數學——激趣;其次,在操作中學數學——生趣;最后,在作業(yè)中用數學——添趣。
關鍵詞:激趣;生趣;添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鳛榻處熞欢ㄒO法采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地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預設的教學活動中來。因此,要實現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在教學活動中就要充分地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要學好數學并不難,關鍵是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梢姡箤W生主動參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關鍵。
一、在玩中學數學——激趣
數學具有嚴謹、抽象的特點,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必然會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從而厭棄數學學習,這樣,要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簡直是“無稽之談”。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我們可以通過巧妙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積極的思維細胞。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個人認為可采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法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興趣盎然,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例如,在教學加法題時,如果直接讓學生計算幾加幾,學生會漫不經心,毫無興趣,學生計算不專心,往往會導致計算結果不準確。因此,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問題情境:一群小雞在草地上吃蟲子的畫面,問一共有多少只小雞。看到這個熟悉的動畫畫面,學生馬上興致來了,情不自禁地、很自然地進入問題情景,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發(fā)現問題、設法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出現不同意見時學生能三個一伙、五個一組地進行討論,各抒己見,討論交流十分激烈。例如,學生得出了不同的答案:有學生說:我發(fā)現左邊的草地上有8只小雞,加上右邊草地上的7只小雞,一共有15只小雞;還有的學生說10只母雞加上5只小雞一共有15只雞;還有的學生發(fā)現:草地上正在爬的8只蟲子加上小雞們叼著的9只蟲子一共有17只蟲子……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在此過程中不僅學生在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而且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發(fā)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另外,我經常會讓學生自編應用題,然后自己作答。培養(yǎng)了學生舉一反三、解決問題的能力??梢?,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能使學生在玩中學會知識,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
二、在操作中學數學——生趣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針對這一特點,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獲取知識、解決問題。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和獲得成功的喜悅。例如,在教學“面積大小的比較”時,我讓學生在紙上各畫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讓學生把畫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剪下來,比較各小組哪個學生畫得圖形面積大一些?如何判斷?學生回答:用眼看。那么,兩個面積大小相近的正方形和長方形如何比較呢?學生利用事先準備的大小相等的正方形小紙片、透明的方格紙、直尺、剪刀等學具實際動手操作。有的小組用小正方形紙片去量,比較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大小。還有的小組將這兩個長方形分別放在透明方格紙的下面,數一下它們各占了多少格就能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邊動手邊思考,手腦并用,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激勵他們不斷地去探求知識。
三、在作業(yè)中用數學——添趣
學數學的最終目的是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課堂上的知識要想得到鞏固,課后要及時地復習?!皽毓识隆边@句話說明了鞏固課后作業(yè)的重要性。我從不給學生留機械作業(yè),而是經常會給學生留靈活機動的作業(yè)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充分體現因材施教。例如每一次我都會設計不同層次的課后作業(yè),讓學生體驗獲得知識的喜悅。如一些計算題或應用題有多種解題方法,對于后進生不提出更高要求,只要求他們能夠找出一種方法即可,對于中等生要求能夠運用兩種不同方法解答;但對于優(yōu)等生應提出較高的要求,要求他們整理思路,運用多種方法解答,并且能把自己的解題思路講給別人聽,做到思路清晰、方法恰當,解答準確。這樣就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發(fā)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如,我還經常讓學生上網搜集一些數學小知識,記憶口訣、著名數學家的成名故事等等,讓學生領略數學家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堅韌的品質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激勵學生學好數學,用好數學。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教師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和影響。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并在數學學習中感受到數學這門學科的無限魅力,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石維靜.如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J].新課程學習:小學,2009(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