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海軍
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評價一堂英語課是否成功的主要標準已經(jīng)不再是教師講得是否精彩,而是學生學得是否有效。而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是學生能夠有效學習的重要保證。本文以深圳九年級英語上冊第八單元的英語教學為例,著力于該教學課堂活動中學生不愿參與的突出問題進行反思,探討造成該問題的主要原因和對策。
1. 原因
1.1活動形式過于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本單元的正式教學環(huán)節(jié),我所設置的課堂活動與以往沒有較多改變,活動的形式和要求都是學生較為熟悉的。比如,對于該單元閱讀教學的活動,教師只是要求學生:“Please 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因此,面對這樣的課堂活動,很多學生不愿意也不樂于參與進來。
1.2英文小說內(nèi)容難度不適,不利于學生積極參與
經(jīng)過本人的反思,在該單元的課堂活動中學生不愿意參與進來的原因除了活動形式過于單一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英文小說難度較大,很多中學生對小說這一題材并不熟悉,并且他們對小說中的背景,人物以及深層次的社會含義都不能準確把握,導致學生不愿意參與課堂。比如,在講解深圳九年級英語上冊的相關小說時,很多學生直接說“It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I can not understand the writing background of this novel.”
2. 教學策略反思
2.1不斷拓展思維,設置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
在筆者看來,目前,為了能夠有效避免上述所提到的問題,一線的教師應該努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師。其中,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便是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限制,不斷設置新穎別致,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的課堂活動內(nèi)容。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包括筆者在內(nèi)的一線教師應該積極地拓展思維,樂于思考并接受新的教學活動形式。比如,對于本單元的閱讀教學,為了能夠促使更多地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除了設置一些閱讀后的問答類型的問題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改編成一篇完形填空題,并要求學生“Please read the article again and 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這樣的設置不僅可以使學生眼前一亮,還能將平時的課堂教學與考試緊密聯(lián)系起來,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當然,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課文復述,課文改編,課文縮寫,課文續(xù)寫類的課堂活動。比如說,對于該單元的閱讀教學,為了能夠使得學生的思維不斷地處于積極地活動的狀態(tài),教師可以為他們設置如下課堂活動:“Please shorte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contents. Here, I have offered you some necessary words and sentences.” 這樣,學生們便能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并結合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進行不斷的實踐。
2.2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設置難度適中的活動內(nèi)容
根據(jù)筆者的反思,為了能夠有效避免在英語課堂活動中學生不愿意積極參與的問題,針對英文小說難度過大的問題,教師可以事先對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生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解他們以往的學習基礎怎么樣,了解他們的相關背景知識得積累怎么樣,了解他們的相關能力怎么樣,并根據(jù)所了解的結果再設置難度適中的活動內(nèi)容,以確保這樣的課堂活動既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難度又在他們所在的知識層次之上。然后,在了解的基礎上,教師還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小說教學,如觀看由某部小說所改編的電影,或者提前看講解該小說發(fā)生的時代背景的視頻等等。
總之,根據(jù)新的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積極采取多樣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參與,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堅林. 關于“中心”的辨析一兼談基于計算機和課堂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中的學生中心論[J]. 外語電化教學(社會科學版), 2012(05).
[2] 霍林生, 溫玉蘭. 讓每位學生都成為對話課堂的主角--淺析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提升學生的主動性[J]. 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10).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qū)高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