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都非常強的學科,在我國高校開設西方經濟學,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提高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鑒于西方經濟學課程在學生后續(xù)學習和未來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通過課程教學改革以培養(yǎng)學生經濟學應用能力是一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迫切性和現(xiàn)實性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 應用能力培養(yǎng)
國內高校尤其是經濟管理專業(yè)普遍開設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課程,學生人數眾多。世界上不少著名大學把經濟學原理作為通識教育的一部分,給全校新生開課。實際上,西方經濟學原理在經濟學的各分支學科中也有廣泛應用。西方經濟學實際上是一門市場經濟學,是對西方發(fā)達的市場經濟運行實踐的經驗概括和理論總結,揭示了市場經濟運行的機理和一些重要的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較為有效的方法體系,因而可以用來解釋經濟當事人的行為和經濟現(xiàn)象,為制訂經濟政策和進行經濟管理提供思路。在我國高校開設西方經濟學,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提高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
作為經濟類學科最為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都非常強的學科。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上普遍存在重理論輕應用,重講授輕學生參與的特點,學生經濟學知識應用能力普遍不足。從歷屆學生學位論文和實習實訓的指導中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一個現(xiàn)實經濟問題,學生往往憑直覺和經驗進行漫無目標地分析,既不知應采用什么樣的經濟學分析方法,也不知所分析的問題應使用哪一種經濟學原理或理論最恰當,甚至不能運用規(guī)范的經濟學術語表達其思想。
鑒于西方經濟學課程在學生后續(xù)學習和未來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通過課程教學改革以培養(yǎng)學生經濟學應用能力是一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迫切性和現(xiàn)實性的重要問題。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多層次的需求
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對學習西方經濟學的需求呈現(xiàn)多樣性,部分學生特別想知道經濟學理論如何解決現(xiàn)實經濟問題,他們希望了解一些經濟學基本原理,并且能夠利用這些基本原理指導未來生活中的經濟決策。而另一部分學生希望學習西方經濟學能夠為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提供幫助;還有一部分學生將繼續(xù)深造,因此對經濟學分析方法和經濟學的發(fā)展前沿特別感興趣。而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多數學校采用的是統(tǒng)一教材、統(tǒng)一教學、統(tǒng)一考試的統(tǒng)一教學模式,這種大一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從而挫傷部分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經濟學理論偏重于數學教學
當前,我國大學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比較強調數學邏輯方法,這與當代西方經濟學高度數理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經濟學不是純粹的自然科學而是社會科學,西方經濟學本身蘊涵著非常豐富的對經濟道德的科學認知和對經濟活動、經濟行為的價值判斷,因而西方經濟學教學的主要內容既是西方經濟學理論及其分析工具的教育,同時也應包括經濟倫理的教育。
在西方經濟學研究中不考慮諸如歷史文化、制度等復雜、易變的動態(tài)因素, 著重研究靜態(tài)的物與物、人與物的關系, 而不考慮人與人的關系。例如, “ 均衡” 這個概念沒有歷史、文化和制度的差異涵義, 象一個物理定律( 均衡概念及思想實際上來源于比較靜態(tài)力學的研究思想)。對于數學模型引入學生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多數情況下教師也有意弱化數學語言的使用,然而這對于學生經濟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盡管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充滿爭議,但經濟學的數學化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學生而言,當鮮活生動的經濟現(xiàn)實被描述為復雜而抽象的數學符號時,經濟學也就變成了一門冰冷而沉悶的學科,學習的興趣也就漸行漸遠。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則將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經濟學的畏懼和失望。
(三)教學方法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目前的西方經濟學本科課程教學中,由于受到多種條件限制,教學方式主要局限在課堂,從課程開始到結束,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學實踐活動普遍缺失。學生大都是被動地聽,沒有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因而無法活躍學生的思維,結果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三大能力即自主學習、分析及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流于形式。這一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教學過程缺乏交流互動,加之西方經濟學內容多、難度大、課時有限,教師只能注重理論講授,沒有更多時間嘗試案例教學、討論、實驗等不同教學手段。這樣,學生即便了解掌握了西方經濟學基本理論,也不會運用相關理論發(fā)現(xiàn)、分析與研究中國現(xiàn)實問題,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本土化案例的缺乏影響了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西方經濟學起源于市場經濟發(fā)展較早的西方國家,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無不打著西方市場經濟的烙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化不斷完善,西方經濟學理論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關注,諸多經濟學理論被用作指導我國的經濟實踐。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尚在進一步完善之中,西方經濟學方面本土化的經典案例較為缺乏。教師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更加重視理論體系的完備性,即使進行案例教學,也通常照搬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經典案例。同時我國處于轉型時期,一些經濟學案例很容易因為政策的變化而顯得過時,于是在經濟學的講述中更多的是利用西方的案例,這對于本來并未親身參與經濟活動的本科學生來說,在理解理論方面是又一個不利因素。而如何將這些經濟學理論與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結合,則往往因為問題的復雜性而被排除在課堂教學之外。
理論與實際的脫節(jié),一方面會使學生對理論學習的價值產生困惑,從而導致部分同學失去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難以培養(yǎng)學生應用理論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經濟問題的能力,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培養(yǎng)其科學的經濟學思維方式。在經濟實踐中,由于經濟系統(tǒng)的復雜性,事實很難和經濟理論的假設完全一致,而且在不同的經濟背景下,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不相同的,甚至恰恰是被理論假設不變的經濟因素起到主導作用,于是限制了理論對現(xiàn)實的解釋能力?;蛘哒f,在運用經濟理論解釋現(xiàn)實問題是需要運用權變的原則,而在本科階段的教學中,學生較難掌握到能夠權變應用的程度,因此容易在學生中引起經濟學理論和應用相互脫節(jié)的現(xiàn)象。
二、基于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措施
(一)建立一個滿足多樣性需求的知識體系
不同學生對經濟學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需求層次不同,高等院校宏/微觀經濟學的課時安排通常在為48-54學時,直接制約了案例討論、實驗教學、情景教學等教學手段的使用。在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中,通過課程和教材體系的完善有助于克服這些困難。通過不同層次課程體系的設置,可以自動分離不同需求的學生并方便進行分類教學。對非經管類專業(yè)學生設置經濟學原理課程,并在教學中弱化經濟理論的完整性而側重于應用性;對經管專業(yè)學生設置常規(guī)經濟學課程;對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可設置理論性和前沿性更強的課程,如中級宏/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及其他經濟學前沿課程供學生選修。
(二)按照學生需求的多樣性正確對待數學方法的應用
初級西方經濟學大量引用生活案例,能夠通過文字表述的經濟原理就盡量用文字表述, 盡量少用或不用數學模型進行推導,滿足學生的日常需求;中高級經濟學理論深度有所提高,數學與經濟學的結合較廣泛,理論深度必須進一步通過數學形式或幾何圖形進行描述的, 可大量運用數學語言、數學模型及數學推導,要詳細解釋每一個圖形和數學公式的經濟學涵義, 將文字表述、幾何圖形和數學公式結合起來予以解釋,在學習過程中以定性分析為主, 定量分析為輔,提高經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實現(xiàn)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針對不同的課程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將傳統(tǒng)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以及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各種教學方法的自身優(yōu)勢和特點,有利于將西方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系統(tǒng)地講授給學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講授法在教學中可適當使用板書進行重要
數學模型的推導,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提高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長處,增強授課的直觀性、生動性,提高課堂上傳授的知識量和信息量;案例教學法,將西方經濟學的理論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問題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四)設計合理的本土化教學案例
教師在西方經濟學的講授中應結合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設計適合本土的案例。因此,本土化案例必須進行必要的編排和設計,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編寫有深度的案例,有助于探尋經濟運行機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為使本土化案例具有新穎性和可傳授性,教師必須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系統(tǒng)的設計,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體現(xiàn)學生在本土化案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姜鑫.當前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及改革措施.《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
[2]陳璋.經濟動態(tài).《經濟動態(tài)》.2000.1.
[3]郭維勤. 基于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2.
[4]劉越. 提高西方經濟學本科課程教學效果的路徑.《高等財經教育研》.2012.9.
(作者單位:青海師范大學 青海西寧市 8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