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使助學金的評審等相關工作更加合理,通過走訪調查和數據分析, 對高職院校助學金的相關工作進行了探究, 發(fā)現了助學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法和對策。
關鍵詞:助學金 貧困生
國家助學金是國家為了資助貧困的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而采取的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助學金有金額高、范圍廣、無償性等特點,對廣大高職院校貧困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經濟問題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減輕了貧困大學生的家庭和心理負擔。對此,我們必須做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通過對國家助學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使助學金工作能夠更加順利有效地進行,達到助學成才的目的。
一、助學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助學金申請要求不高,使得助學功能薄弱
助學金獲得資助的前提主要是貧困,因此在學生申請時,其他相應的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放的比較寬松。雖然這對貧困學生來說,是名副其實的助困,但是這樣的低要求與無償性的助學金對學生沒有激勵效果,容易使學生產生等、靠、要的消極思想。目前,助學金無論從金額上還是覆蓋的比例上總體都高于獎學金的金額和比例,也會使一些家里不貧困而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產生失衡心理,很多人會覺得學的再好還不如裝窮一把獲得的金額多。這樣的心態(tài),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也違背了國家助學金發(fā)放的宗旨。
2、助學金評定造成假貧困生出現
由于貧困生認定及助學金檔次劃分過程中,主觀因素居多,缺乏可參考的客觀標準,所以在保證相對公平的前提下難免出現偏差。很多學生對這些不理解,認為有的老師不公平、同學不公平,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包括公示環(huán)節(jié),如果有人反映問題,更是引發(fā)同學之間的互相猜疑和不信任。助學金工作是學生工作中最容易引發(fā)矛盾的一項。同時,由于助學金的面不斷擴大,某些家庭經濟本來是不困難的學生,看到一筆不菲的直接的經濟收入,心理方面產生不平衡心理。所以,在進行貧困生助學金評定之時,利用各種渠道對申請材料進行造假這類學生鉆助學金評定的空子,造成不是貧困生的學生可以領取助學金。
3、無償助學金使用情況無監(jiān)督,導致學生“精神貧困”現象
當前國家獎助學金資助方式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受資助對象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大量資助無償化。這種“免費午餐”的資助方式,無疑滋長了貧困學生不勞而獲和占有“公共產品”的思想,最終使其成為經濟貧困和思想貧困的“雙困生”。更有甚者,部分貧困生拿到國家獎助學金后,大肆揮霍,沉迷網絡,沒有使手中的資助金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但是在助學金發(fā)放到位之后,這批補助款項的實際使用情況,并沒有專門的部門來實施監(jiān)管,助學金的使用情況不明朗,即使出現助學金浪費現象也沒有人去向學校主管部門進行反應。另外,在國家獎助學金發(fā)放過程中出現的諸如班級或寢室平分獎助學金、偽造貧困證明、“等、靠、要”思想升級、資助集中隱現“困難貴族”等現象導致了學生間、師生間的不和諧,有悖公平原則,阻礙了和諧校園建設。
二、解決存在問題的方法
1、建立動態(tài)貧困生檔案
在國家獎助學金的發(fā)放過程中,應建立貧困生資助動態(tài)管理檔案,詳細記載學生的家庭情況及個人消費情況、受資助情況等,并定期更新資料,使其達到動態(tài)完善。在檔案之列的學生有優(yōu)先得到獎助學金的權利。但是,這樣會使部分學生產生“貧困生優(yōu)越感”,認為自己得到獎助學金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應根據其學習成績、日常生活表現等建立動態(tài)檔案,及時剔除不符合條件的學生。在進行獎助學金名額分配時,應根據檔案記載及貧困生的具體情況,對各個院系、班級實行按需分配,這樣既能對貧困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又能夠切實保障貧困學生的利益。
2、加大助學貸款的發(fā)放力度。
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貧困大學生經濟問題是世界各國的主要做法,而政府主導的貸學金制度是主要的形式。因此,在有足夠的財力的前提下思考如何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貸學金制度是至關重要的努力方向。利用操作性強的貸學金替代助學金,利用市場手段解決貧困生經濟問題。轉“助”為“貸”,不僅能夠有效運用國家資金,更能在助學貸款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與誠信意識。
3、加強助學金發(fā)放后的跟蹤管理
學??梢酝ㄟ^設立舉報信箱或電話、網上留言板等方式接收意見反饋,對學生的虛假信息進行了解,以便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力求做到資助的公平與高效。同時為了防止惡意舉報行為,可以通過班主任或者輔導員到學生中間去進行調查等多方渠道進行查證,如發(fā)現弄虛作假現象,一經核實,取消資助資格,在其誠信檔案中作不良記錄,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同時追回其獲得的不正當經濟利益。情節(jié)嚴重的,學??梢砸罁嘘P規(guī)定進行嚴肅處理。一方面,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觀念的引導,講清評定結果的原因,及時對評定結果不理解的學生進行疏導,促進同學間的和諧和對助學金獲得者的排斥心理;另一方面,學校應加強助學金評定后對學生在請客以及奢侈消費品的使用方面的監(jiān)督,一經發(fā)現立即取消對其的資助。
4、配合相關部門積極做好貧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班主任要做好貧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助貧困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活信念,提高他們的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廣大貧困生也要認識到,貧窮不是自身的弱點,更不是自己的過錯,要積極正視貧困的現實,自覺修補心靈的創(chuàng)傷,自尊、自信、自強、自立,把因貧困而產生的心理壓力轉化為奮發(fā)向上的動力。通過上述分析方法的實施,使貧困生評定制度化,且具有可操作性、較科學性的特點,克服了其他評比方法的局限性,真正維護了貧困生的實際利益,也充分體現了對國家負責的態(tài)度。同時也使貧困生對資助產生感恩的心,把國家對貧困生的關愛化作學習向上的動力。更能使廣大學生心服口服,班級更加團結穩(wěn)定,形成互幫互愛的和諧氛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普通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教財[2007]90 號.
[2]郭瑩,關于國家助學金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教育理論研究,2011,(3 ) .
[3]胡婷,孫忠保. 高校國家獎助學金評定方式的探索[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8( 4) .
(作者單位:南通科技職業(yè)學院 江蘇南通市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