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下,教學理念、教學結構、教學目標等都在隨之改變,以前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現(xiàn)行的教材,所以一些新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接下來筆者對我校實行的“學案”教學進行一些簡單的總結與研究。
一、學案教學模式概述
1.“學案”的概念?!皩W案”教學模式是近幾年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對于它的理解有以下幾種說法:(1)“學案”就是教師發(fā)給學生的一種學習方案,其要求教師按照教學目標和知識結構,以課時為單位,參考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而精心設計的一種符合教學要求的,符合學生進步發(fā)展的學習方案。(2)“學案”就是教師在學習理論的指導下,模擬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過程,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步驟及主要知識結構等結合起來編寫出的一種學習資料。(3)“學案”就是在教案的基礎上,專為學生設計的一種學習活動案例,它包含著許多可由學生直接參與并主動完成的一系列探索性問題。(4)“學案”就是一種基于一定的教學需要和教學目標而撰寫的教學案例,它可以引導學生參與閱讀、思考、調查、分析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主動探索中獲得知識。
2.“學案”教學的概念。(1)“學案”教學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為基本教學手段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它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提高教學的課堂效率。(2)“學案”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學案,通過主動思考與交流而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3)“學案”教學是學生課前預習學案,課上學習重點、難點,課下整理學案的一種連環(huán)教學模式。
3.“學案”的組成。根據(jù)新課程理念的特點,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在設計學案時,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尊重學生的差異,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基礎設計學案內容。(1)明確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要學生明白,通過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學習應達到的預期效果。它既是本節(jié)課學習的出發(fā)點,又是本節(jié)課的最終結果。所以,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嚴格依據(jù)新課程標準,以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為依據(jù),以學習內容、學習重點為導向,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一般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去進行闡述。(2)設計課前熱身內容。新課程的學習,離不開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應用能力。所以,每節(jié)新課程開始初,都應將需要用到的主要知識加以回顧,學案中也應當體現(xiàn)這一觀點,設計課前檢測題,利用這一環(huán)節(jié)為新課程學習掃除障礙。例如:在學習濃硫酸時,要掌握好濃硫酸的特點,就必須能將濃硫酸與稀硫酸鑒別開來。所以在學習新課前,學生需要的預備知識就是有關稀硫酸得化學通性,即:①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②能與活潑金屬(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H前的金屬)反應置換成氫氣。③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④能與堿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⑤能與某些鹽,例如BaCl2或Na2CO3反應生成對應的沉淀和氣體。這樣在用具體的實例來復習舊知識的同時還會很自然的引出新課程的內容。例如:復習到氫后面的金屬,如Cu不與稀硫酸反應時,馬上設問,當Cu遇到濃硫酸時將會怎樣呢?這樣既可以引導學生大膽設想并探究,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3)設計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學案的核心內容,設計好教學內容會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等等。所以依據(jù)新課程標準,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要由易到難,梯度式設計好課堂上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該過程包括:①設置情境:這一環(huán)節(jié)可將學生吸引近教學內容中。②內容設問及引導: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通過填寫相應的空白,提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③設計遷移創(chuàng)新題,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技能,給學生補給養(yǎng)分,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fā)展。(4)課后小結。每節(jié)課后都給學生留下小結的空間,讓學生自己通過學習情況,整理本節(jié)所學內容的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結構。久而久之,培養(yǎng)學生善于歸納的習慣,真正由“學會”變?yōu)椤皶W”。(5)課堂檢測。課堂檢測應是教師精心設計并挑選的習題,它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練習的設計要充分體現(xiàn)“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思想,把學習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所以,習題不易過難,挑選一些與生活練習密切的,小而巧的題目即可。
學案的各個組成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完整的結構才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解題效率。
二、“學案”教學的特點:
1.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科知識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有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主動努力學習了,才能取得好成績。教師要從生活中尋找大量有益的材料來幫助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案”教學的過程是學生自覺主動探究的一種過程,學生親自查閱資料,親自實驗結果,每一項親身的體驗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實驗探究過程中,幾乎每個實驗現(xiàn)象的得到,每個實驗結論的得出都需要小組的每個成員做出貢獻,他們只有合作好,才能保證實驗現(xiàn)象的明顯和實驗結論的正確。此外學生們在課前完成學案的時候,難免會做相互間的討論與交流。在這樣的活動中,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通過相互合作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
3.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通過課前對學案的完成工作,可以清楚的了解學習的重點、難點以及針對自己的學習困難區(qū)。這樣在聽課時,就可以有所側重,集中精力學習重點知識,更能用心掌握難點知識,從而大大提高聽課效率。
4.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偸且晃兜慕o學生講知識,就難免造成學生學習的被動狀態(tài),而通過“學案”讓學生課前自己學習,由易到難逐個攻克學習任務,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進而再用已掌握的學習方法去指導自己今后的學習,慢慢便培養(yǎng)出一定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