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著力于高三數(shù)學復習課變式教學的實踐研究.從變異理論中汲取了更多營養(yǎng).實踐層面上,對高三復習課中,變式教學應掌握的基本原則、在課堂教學中變異的生成點進行了實踐研究.
【關鍵詞】高三數(shù)學 復習課 變式 變式教學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數(shù)學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數(shù)學教學不應局限于一個狹窄的課本知識領域里,應讓學生對知識和技能初步理解與掌握后,進一步的深化和熟練,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舉一反三。用數(shù)學“變式教學”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手段。所謂變式,就是不斷變換提供給學生的各種感性材料的表現(xiàn)形式,使非本質屬性時有時無,而本質屬性保持恒在。恰當運用變式,能使思維不受消極定勢的束縛,實現(xiàn)思維方向的靈活轉換,使思維呈發(fā)散狀態(tài)。一道題通過變式,或從特殊到一般,或改變背景將其推廣。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多角度去理解,去體會同一個知識點,這是提高高三數(shù)學復習效率,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從而達到提高綜合能力的目的。
數(shù)學的魅力在于“變”,有“變”才有“用”,有“變”才能“活”。設計問題變式,讓課堂在“變”中出彩,是復習教學值得追求的一種境界。
高考總復習,我認為應該在課堂教學中,以問題變式為手段,揭示本質識,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構建。下面我以“多面體外接球問題”教學為例,進行闡述。
1.在“問題變式”中掌握方法
著名數(shù)學教育家波利亞說過“好問題同種蘑菇類似,它們都成堆地生長,找到一個以后,你應當在周圍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幾個。”找到一個問題,就找到起點,用問題的變式,讓學生在其周圍進行嘗試、探究,尋求問題的本質。
尋找球心,求多邊形所在面截得球的圓半徑,將球問題轉化為垂徑定理問題,為解決此類問題的解題模型。
點評:本題用“補全幾何”的方法使問題回到了引例中,輕松的“尋心、找面”為之后的變式鋪墊。
2.在“問題變式”中體會解題方法
掌握數(shù)學就意味著要善于解決問題,當我們解題時遇到一個新問題,總想用熟悉的解題去“套”,這樣就逐步熟悉了解題的方法。只有對數(shù)學解題方法的透徹理解及融會貫通,才能提出新的看法、巧解法。
追問學生:多面體還有那些,可以怎么改變題目?
3.在“問題變式”中拓展思維
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再發(fā)現(xiàn)過程”(布魯納語)。適當?shù)剡\用“問題變式”,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不同問題進行研究,歸納總結出解決該類問題的通法,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點評:從柱體改變到椎體,但是解題的方法和思路沒有發(fā)生本質性的變化。
4.在“問題變式”中體會解題思想
數(shù)學思想是數(shù)學方法的高度概括與提煉,是數(shù)學思維的升華,是數(shù)學的精髓和靈魂,也是指導數(shù)學問題的航標,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感受解題方法,提煉解題思想。
點評:此題突出正三棱錐中由邊求高,提高了解題難度。
5.在“問題變式”中揭示問題本質
數(shù)學問題的形式千姿百態(tài),我們對問題結構特征的審視角度不同,解題策略也就不同 .只有把握問題的本質屬性,才能從各種解法中挑選出最佳解法,達到優(yōu)化解題、提高學生數(shù)學素質的目的。因此我們問題變式中,不斷改變問題條件,展示問題本質。
設計的變式問題前后之間要有緊密的聯(lián)系,形成一個問題鏈或者問題串,使學生在審題時,在理解問題的背景意義不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構建知識、發(fā)展能力。例如,變式3到變式4在問題背景不變情況下,進一步解決其他問題。充分利用了問題慣性,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審題成本,讓學生在同一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和探究,課堂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問題變式中應抓住問題的慣性,降低審題成本。
方法慣性是在解題方法或思考方式上,前后問題所采用的解題方法,思考方式是否可以進行類比或平移。利用方法慣性設置問題組,有利于學生順利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大大降低了學生探求解題思路所花費的時間,學生利用“方法慣性”,達到做一題,會一類,通一片,使他們能更好的認識問題的本質,掌握規(guī)律,也是課堂的解題教學達到既能讓學生跳出題海,又能促進他們獨立思考與探索,提升了學生的解題能力。從而增加了教學實效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變式教學,能鍛煉學生問題的遷移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愿同行共同參與到變式教學的研究和實踐中來,讓變式教學在課堂上開出更美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