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課堂是以生態(tài)學的理念來關(guān)注課堂教學的各個元素,它主張給予學生人性關(guān)懷,把每個學生作為獨特的生命個體看待,關(guān)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尤其是語文教學中,教什么?怎么教?是生態(tài)課堂中最關(guān)鍵的問題。隨著課程文化建構(gòu)的不斷完善,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語文觀、教學觀、文化觀,對教學目標把握、教學價值觀、閱讀教學的主體意識、教學過程的關(guān)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與認識。小學語文課堂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獨特的風景:預設與生成,接受與探究,欣賞與表現(xiàn),合作與分享……大家都在尋找教學中的平衡點,《中庸》中的“極高明而道中庸”,也正是我們要把握的秘訣──尋求平衡,尋之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學之路。但如果對今天的生態(tài)語文課堂細細作一番審視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隱藏著諸多的“失衡”現(xiàn)象,現(xiàn)呈現(xiàn)實踐過程中的一些案例,和大家一起討論、探索和反思。
一、重課堂評價,失評價價值
課堂評價是教師對學生課堂思維及其表現(xiàn)的反映,是指引課堂由預設向科學生成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和滲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發(fā)他們的信心,增強他們的積極性,所以賞識評價在課堂上也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認可。但當你沉浸課堂中時,卻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當你置身課堂,享受“掌聲”時,會覺察僅僅是一種形式。
案例1:請學生到黑板上寫詞語。
生寫:“專心志致”
師(批改):沒關(guān)系,離答案只有一步之遙了。我們?yōu)樗苌虾诎鍋淼挠職夤恼?。(掌聲一片?/p>
案例2:圖片出示滿園的春色。
師:當你看到這樣的圖片,有沒有詞語在你腦海里浮現(xiàn)?
生:春色滿園
師:你真會想象。(掌聲)還有嗎?
生:春暖花開
師:你真聰明?。ㄕ坡暎?/p>
生:春光明媚、桃紅柳綠
師:你能一下說出兩個,真了不起?。ㄕ坡暎?/p>
……
這兩個案例是我們在課堂上經(jīng)??吹降?,當學生的回答使老師成為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賞識評價”時,很明顯是賞識過了頭,評價也過了頭,模糊了學生的是非準則。案例1寫錯受到了老師表揚。對表揚者而言是表揚是批評還是諷刺?對其他學生而言,這個詞語可以寫錯嗎?事實上,這個詞語應該掌握,不應該寫錯。案例2是一種典型的“奉命式”表揚,雖然表揚的角度都一樣,但讓我們感到一種可笑的熱鬧感,缺乏應有的激勵性,使表揚者覺得表揚來得太容易。這樣的“不跳就能夠到蘋果”的簡單從眾式表揚,缺乏評價所應有的價值,顯得機械呆板。
課堂評價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進行針對性評價,充分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才是評價之真,評價之實。我們教師也要努力以真誠的語言、親切的語調(diào)、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tài)度來有效地調(diào)控評價的過程,激起學生主動參與、不斷創(chuàng)新的欲望,促使學生的心理常常處于一種“蠢蠢欲動”和“欲罷不能”的積極狀態(tài)。例如孩子的文章寫得很不錯,如果你用一種贊美的語言表揚他,“你的作文有大師的風格,百讀不厭!”“我在全班面前朗讀!”“建議你的文章可以投稿!”等,相信這樣的評價肯定有效、激勵的作用。
二、重“花樣新翻”,失實際效果
“見賢思齊”是種美德。部分教師將當前豐富多彩的課程改革從“見賢思齊”簡單地演繹為“見新就搬”。過分追求“花樣翻新”,缺乏真正的領(lǐng)悟,生搬硬套,效果不盡如人意,甚至導致了“誠信原則”的缺失。
如今課堂中正流行這樣的語言“讀讀你最拿手的詞語,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喜歡讀哪一段就讀哪段!”“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你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挑自己想寫的詞語,由于只流于形式,機械求“新”,一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隨之而來:有的學生就讀最簡單的一段,唱讀,亂讀,漫無邊際地交流……
課堂追新表現(xiàn)多種對樣,給學生自由空間,讓其自己選擇,看似自主探究、與眾不同,實際上游離了本意,顯而易見沒有達成預設的效果。
三、重個性閱讀,失德育教育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辈簧俳處熐饬恕皞€性化”和“獨特感受”,只要與眾不同就加以肯定,對學生非理性的解讀,不置可否,不能及時糾偏,使課堂中出現(xiàn)了“反德育”現(xiàn)象。
如:《狐貍和烏鴉》——烏鴉自己太笨了,它不值得同情;《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我們連魚都不要吃了;《虎門銷煙》——林則徐沒有環(huán)保意識!那么多煙渣沖入大海會造成多么嚴重的污染!對大海中植物和生動的危害更大了!雖然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對這些脫離文本主旨,游離文本語境天馬行空式的“獨特體驗”,不果斷加以引導和糾正,任其蔓延,就會迷失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方向。新課程要求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是建立在“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的基礎上的,于語文課中無形滲透德育教育。否則,德育教育將功虧一簣。
四、重情境趣味,失問題功能
明代詩人祝允明說“身與事接而境生,境與生接而情生?!薄墩n程標準實施建議》中提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币簿褪钦f,語文教學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盡可能有趣味性,學生才能喜歡課堂。于是,很多老師把情境創(chuàng)設作為語文課堂的教學手段之一。事實證明,恰當?shù)慕虒W情景不僅能為學生成功的學習拉開序幕,而且能促進和引導學生積極地探究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很好地體驗教學的情境,而且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有趣。然而,我們也經(jīng)??吹揭恍┎缓椭C的畫面:有的教師為了設置“引人入勝”的情境,注重表面的熱鬧,片面追求情境的趣味性,忽視了依托于情境的“問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