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為語文課堂注入了一股源源不斷、清新甜潤、自然天成的甘泉,引領著小學語文課堂走出迷途、走出呆板、走向人性化、走近完美,讓課堂呈現(xiàn)出生命的靈性。
【關鍵詞】信息技術 助力 課堂 動態(tài)生成
“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它是相對于“預設”而言的。信息技術為語文課堂注入了一股源源不斷、清新甜潤、自然天成的甘泉,引領著小學語文課堂走出迷途、走出呆板、走向人性化、走近完美,讓課堂呈現(xiàn)出生命的靈性。
快樂,讓課堂走向幸福;詩意,讓課堂走向浪漫;生成,讓課堂走向靈動;真實,讓課堂走向永恒。讓師生激情燃燒,個性彰顯,智慧噴薄——充滿“動態(tài)生成”的理想課堂必將活力四射,奏響生命的最強音!筆者從朗讀、情感的調動等幾個方面介紹如何合理機智地加以開發(fā)和利用課堂生成的資源,塑造精彩,使課堂富于生命的靈性。
一、利用信息技術助力學生的朗讀
朗讀是學生必須具備的閱讀能力之一。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課文描述的氛圍,幫助學生理解感悟,繼而通過聲音來表現(xiàn)這種感悟,促進學生朗讀興趣的形成。
如筆者在教學《去年的樹》的第一自然段:“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睍r,筆者先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以圖促讀,以視頻促讀、以音頻促讀。學生的生活空間有限,生活經(jīng)驗也有限,他們難以想象樹和鳥兒的情誼有多深厚,筆者便利用多媒體,邊展示多姿多彩的風光,還配上《鳥語花香》的背景音樂,把多種美景一一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這樣,學生眼觀風光,耳聽音樂,心悟美文,在不知不覺中就愛上了朗讀,并讀出了文字背后的內(nèi)涵。
二、利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情感,促進有效生成
“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路線而沒有激情的行程?!保ㄈ~瀾語)因此,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熱點之一。擁有理想的課堂,將會享受教育的詩意。如何與時俱進,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情趣與智慧,既能挑戰(zhàn)自我,又使學生享受學習呢?
孩子們興味盎然,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將視覺材料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轉化成腦海中積累的詩句,這個過程,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大腦的整合、加工、想象等多種積極思維,另加上教師動情地引讀,學生很快便被帶入到那感人的送別場景之中了,學生也真正地走進了文本,和詞人產(chǎn)生了深深的共鳴,而對于詞人的離愁別緒,也就感同身受了。繼而師小結:“這就是詞人王觀對朋友的真誠的祝福。臨別之際,詞人把心中的不舍之情統(tǒng)統(tǒng)化作對友人深深地祝福,還有上闋把愁緒統(tǒng)統(tǒng)都化作美景,正是這首送別詞獨樹一幟的原因。”學生的思想、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均得到提升,這樣的課堂學習也便成了學生生命活動的組成部分。正如鐘啟泉說的那樣:“課堂教學應該關注在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從生命的高度來看,每一節(jié)課都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過程?!蓖ㄟ^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生成理想課堂,能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三、信息技術拓展了教學內(nèi)容,促成精彩生成
在教學《千年夢圓在今朝》這篇課文時,筆者播放了下載的飛船升空和飛船返回大氣層及楊利偉出艙的三段影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載人航天夢想的實現(xiàn),是祖國的驕傲,是所有炎黃子孫的驕傲!當學到“充滿激情的炎黃子孫并不滿足”那一部分內(nèi)容時,筆者又播放了美國宇航員在月球活動的影像資料,展示了美國的“勇氣號”和“機遇號”等傳回的火星地表圖像,學生專注地觀看著,人人若有所思,隨后集體交流,孩子們有感而發(fā),這深刻體悟正是由信息技術對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生成的。教師要做的,是努力改進課堂教學,讓語文變得快樂,成為一種享受,這是語文恒久的理想和期盼,是語文的真諦和歸宿。關注動態(tài)生成的亮點資源,理智對待每一個動態(tài)生成,必將能讓智慧光芒閃現(xiàn)課堂,課堂生命流光溢彩!
四、信息技術促進觀察能力的發(fā)展,使課堂合理生成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由此可見,聞、見是教學的基礎,借助信息技術教學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nèi)容或者對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nèi)容,用多媒體展現(xiàn)出來,調動學生的視覺功能,主動走進文本,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從而進入“真正的讀書境界”。如教學《望廬山瀑布》時,筆者借助信息技術的手段,選擇恰當?shù)臅r機和方式,背景播放《望廬山瀑布》的朗讀音頻,同時視頻出示香爐峰的遠景鏡頭:山峰上云霧繚繞,在陽光的照射下,猶如香爐散發(fā)出的縷縷紫煙,再插進去香爐紫煙圖加以對比;接著,慢速出示全景鏡頭:一條瀑布從峰頂直掛到山下的潭面上;再出示近景鏡頭。
五、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毕胂?,是一種立足現(xiàn)實而又跨越時空的思維,它能結合以往的知識與經(jīng)驗,在頭腦中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新形象,把觀念的東西形象化,把形象的東西豐富化,從而使創(chuàng)造活動順利展開。電教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以激發(fā)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積極主動地去思索、去創(chuàng)造的熱情。筆者在教學《荷花》一文時,特意下載了一段展示荷花動人姿態(tài)的視頻,學生獲得直接的視覺體驗,有如身臨其境,個個沉醉其中……在小組交流時,個個暢所欲言,言無不盡,他們不僅感受到荷花之美,而且,自然地領悟到了作者寫法的妙絕,同時,孩子們的心靈受到藝術的熏陶,得到了美的享受。課堂上,不僅僅生成了知識,孩子們的知覺、感覺、想象、思維都得到發(fā)展。
六、結語
特級教師王崧舟說得好:“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必須有四大支柱的堅固支撐:豐厚的文化底蘊支撐起語文教師的詩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撐起語文教師的靈性;宏闊的課程資源支撐起語文教師的活性;遠大的職業(yè)境界支撐起語文教師的神性?!痹陬A設與生成面前,如果沒有對“思想”和“智慧”的正確認識與把握,我們就不可能做到讓預設與生成“激情共舞”,在課堂中均得到正確的詮釋和有效的演繹,使每一處預設都如行云流水,每一次生成都渾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