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前沿,是聯(lián)系社會、學校、家長與學生的紐帶。班主任工作也做了十幾年。以一個班主任的身份和學生家長打交道這么多年,我深深感到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必須要有圓融的教育智慧以及高尚的人格,要時刻為學生及家長著想,贏得家長對你的尊重、理解與支持,和他們建立協(xié)調(diào)、融洽、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人際關(guān)系,才會減輕許多工作壓力,順利地開展班級各項工作。作為一個班主任首先要做個優(yōu)秀的協(xié)調(diào)者,協(xié)調(diào)好學校與家庭、學生與教師等關(guān)系,為學校各方面工作順利開展做好服務(wù)。同時要協(xié)調(diào)好師生關(guān)系,既要關(guān)愛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又要維護好教師聲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班主任又是個服務(wù)者,要有“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服務(wù)的精神。
一、對孩子要有信心
當班主任對孩子失去信心的時候,敏感的孩子分明感受到被“無視”甚至“忽視”的感覺,于是他的心理開始抵觸、甚至抵抗,因為他覺得他收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對于這類學生,你別指望能與家長有效溝通,因為你的一切,孩子早已添油加醋,甚至無中生有的告訴了家長。另外,有些老師喜歡“報憂不報喜”,與家長聯(lián)系的時候,專挑孩子的不足說,表揚的話太少,長此以往,家長對孩子的希望就變成了失望。當家長對孩子已經(jīng)失望的時候,你還能有效溝通嗎?所以我覺得當班主任絕不能對孩子失去信心。
二、放下教師的架子,真誠交流
教師將自己在學生面前的尊嚴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旦受到侵犯,便認為學生對自己大不敬,自己在學生面前沒了威信和面子。實際上班主任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無論在行動上還是內(nèi)心都站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主動與學生交流,更能維護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在來學校的路上,班主任遠遠看見學生,不要為維護所謂的“師道尊嚴”等著學生尊敬地叫你一聲“老師好”,而是面帶微笑,待學生走近時主動親熱地跟學生打招呼,學生便會有一種受到尊重、關(guān)心的感覺。這種感覺或許會讓學生興奮一整天,甚至是一個星期、一個學期。尤其對于經(jīng)常遭受冷落、失去成功感的所謂的“后進生”,效果會更加明顯。要充分了解學生,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yōu)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擬一個簡單的提綱。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產(chǎn)生老師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的感覺以及班主任工作細致、認真負責的好印象。這樣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溝通。自然較為有效。
三、與家長的交往要不卑不亢,要適當保持距離
與家長的交往和聯(lián)系不能太少,有的學生家長幾年來未必認得誰是班主任,這樣的學生家長,在我們遇到問題需要溝通的時候,很難達到預(yù)期的目標,同樣的過猶不及,有時還會起反作用。因為家長早已被頻繁的短信打擊到看不到孩子的進步與成長。還有我們有的老師喜歡給家長布置一些作業(yè),比如,每天的作業(yè)簽字,甚至作業(yè)評價與批語,周末的監(jiān)督等等。其實這未必適用于每一個孩子與家長,個人覺得,效果差,也得不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少用為好。
四、語氣委婉,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
和家長交流時,班主任最感頭痛的是面對“后進生”的家長 。面對孩子可憐的分數(shù),無話可說;面對家長失望的嘆息,無言以對。對于“后進生”,我們不能用成績來否定一個學生,要盡量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進步,看到希望。對孩子的缺點,不能不說,但不要一次說得太多,不能言過其實,更不能用“這孩子很笨”這樣的話。在說道孩子的有點時要熱情、有力度,而在說到孩子缺點時,語氣要舒緩?fù)褶D(zhuǎn),這樣就會讓家長感到對他的孩子充滿信心,他才會更主動的與老師交流,配合老師的工作。在與家長談話時,班主任如果能謙虛誠懇,專心傾聽,會讓家長感到自己很受重視。即使是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家長,在一個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傾聽的班主任面前,也會被“軟化”得通情達理。要認真耐心的聽家長那個傾述,同時還輔以眼神、動作,間或插以“對”或“是”這樣的短語呼應(yīng);同時要表現(xiàn)出對家長心情的理解,坦誠的與家長交流,這樣可以對學生情況有更全面的了解。有時家長比教師更容易發(fā)現(xiàn)教育過程中的問題。
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哪個孩子不聽話了,打個電話給家長說一下?!笨晌液苌俾牭秸f:“哪個孩子有進步了,打個電話給家長說一下?!遍L此以往,家長只要一聽到是老師的電話,第一反映就是我的孩子在學校又不聽話了。當學生有進步時,請你一定要告知家長。我認為孩子不聽話可以告知家長,但更多地要把學生的進步告知他的家長。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哪個家長不希望聽到自己孩子進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訊帶給家長,下次他就會希望你多跟他聯(lián)系,而且在孩子面前表揚你、表揚孩子,你高興、學生高興、家長高興,何樂而不為呢?
五、千萬不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孩子
孩子的心靈是敏感而脆弱的,同時,也十分地多變。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特點。有些教師,運用了錯誤的方法,比如說體罰。有些體罰,確實有震撼學生心靈之功效,但是更多的體罰,只能使學生情緒更加對抗,心理更加逆反。在教育孩子時,我們要注重細節(jié),但我們班主任更要大氣,遇到學生犯錯誤時,要調(diào)查清楚事實真相,采取合理的教育教學方式,千萬不能小題大做。教師一旦控制不住自己,有了不當言行,最終反而傷及自己。
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一種藝術(shù),也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智慧。但無論運用何種方式、何種技巧與家長溝通,最為關(guān)鍵的是要以誠待人,以心換心,將心比心,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和理論水平,這樣才可以架起心與心之間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