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F(xiàn)代社會,家長們正面臨著空前的、史無前例的、嚴峻的獨生子女教育問題。多子女的家庭,父母是一層,子女們是一層,形成一個完整的社會關系。獨生子女家庭,就只有父母一層,一個孩子形不成一層社會,是不完整的社會關系。如今的家庭教育是一次性的,一旦出錯,很難有改正的機會。現(xiàn)在孩子的思想太成人化了,好多教育不能光指望學校。家庭在當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作為學生的家長,我覺得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孩子這張白紙上畫東西,接受是非??斓?。所以,我覺得家教意義重大,為人父母者,責無旁貸。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家庭教育具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6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xiàn)的因素??梢钥闯黾彝ピ谒茉靸和倪^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心理學家指出“幫助兒童的最佳途徑是幫助父母”,如何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創(chuàng)設家庭和學校的共育交互平臺,廣開家庭教育渠道,實現(xiàn)家校共育呢?我結合自己的教育方式,談談個人對該問題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養(yǎng)教失調(diào)的問題。一部分家長在教育理念上存有一定偏差,他們認為,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生活責無旁貸。只要能滿足了孩子的一切物質(zhì)需求,就算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只要給孩子交了學費,把孩子送進了學校,就是履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義務。在這種錯誤觀念的支配下,他們要么只注意對孩子物質(zhì)生活的照顧,而忽視孩子的品德教育:“老師,我們把孩子交給你了!”一句話將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全部推給了教師;要么是對孩子的事情不熱心,缺乏和孩子交流思想,對孩子的學習及生活中出現(xiàn)的心理情緒問題不能及時疏導。當孩子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或違反校規(guī)校紀時,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嚴厲訓斥,而平時只要看孩子表面沒事,就放任自流,撒手不管??墒聦嵣希胱尯⒆觽兩硇慕】档爻砷L,固然離不開老師辛勤細致誨人不倦的工作,但更離不開家長的密切配合!在影響孩子成長的各種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兩個,整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共育合力,對孩子的健康發(fā)展非常必要。
二、舉辦專家講座
為了讓家長能對孩子進行很好的家庭教育,我們采用“派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派家教負責人外出進修,請有名的教育專家來校舉辦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派老師進行外出學習引起了廣大家長的強烈反響,收到了良好效果。
由于獨生子女出現(xiàn),大多數(shù)家長視子女為“掌上明珠”,家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不讓學生做,特別令人憂慮的是,學生一身四體自己應該做的也能夠做的事,家長卻俯首甘為之。如學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甚至有的家長對子女在校打掃衛(wèi)生也包辦代替,殊不知,在家長的代理下,學生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不僅得不到培養(yǎng),而且還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陋習。鑒于此,我校在家長學校中闡述了“素質(zhì)教育的緊迫性重要要求,讓家長意識到順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必須讓學生各方面素質(zhì)得到充分的提高、發(fā)揮、鍛煉——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做人……”
三、在家校共育方面具體做法
1.多給孩子一點信心,做孩子成長強有力的后盾
由于孩子的個體差異,免不了學習成績有好有壞,如果是孩子不肯學習,導致成績差,我們應適當給予批評;但孩子很努力,成績卻不理想,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給他信心,肯定他的努力,和他一起找到問題癥結所在,并能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合理的學習方法,與孩子一起經(jīng)歷由失敗到成功的學習過程,在孩子跌倒時扶一把,在孩子成功時和他一同揮拳歡呼,做孩子知心朋友,堅持正面教育,鼓勵為主,而不能一味的潑冷水,更不能諷刺挖苦,以免孩子形成消極抵觸情緒,致使在陰影里一蹶不振。
2.教育孩子遵守紀律
家有家法,校有校規(guī),班級也有班級的紀律,這些規(guī)定和紀律,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提高學習成績的保證,孩子只有好好遵守這些紀律,做紀律中的人,才有助于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加強紀律觀念,做到文明守紀,顯得格外重要,家庭要榜樣引路,清晰示范,在耳濡目染中教育孩子做一個懂得規(guī)矩,并能自覺遵守規(guī)矩的人。
3.全面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及時和老師聯(lián)系溝通,家庭學校共育,形成合力,構建大教育環(huán)境,做為家庭應該全面關心孩子,要關心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及時表揚和鼓勵;做孩子前進中的導航人,要關注孩子的每一次挫折和失敗,及時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共同提高改進措施;做孩子成長的有心人,要關心孩子細小的心理變化,使孩子愿意把自己內(nèi)心的話語告訴家庭;做孩子發(fā)展中的知心人,在關心孩子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時,確保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做孩子認識上的關心,為了做到孩子全面了解和關心,我們家長有必要及時主動與老師聯(lián)系,給學校獻計獻策,與老師交流切磋,以使自己的家庭教育更具有針對性,我們應該撐起一方風帆,我們要給孩子打開一片天空,作為家長,不僅保證孩子有一個好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孩子在學校生活和學習就能當作是老師的事,這是一種不負責的想法,家長只有和老師攜手起來,共同關注孩子的生活,共同引導孩子成長和發(fā)展,塑造人格,呼喚人性,給予人文,才保證孩子健康、快樂的生活學習,才能保證孩子有較好的發(fā)展。我認為,與家長溝通是非常必要的,他們對自己孩子的了解更準確、更深入,還有的家長在教育觀念上有些合理的意見。經(jīng)常與他們溝通交流,不僅有利于充分調(diào)動家長主動與教師配合教育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本人開闊思路,博采眾長,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我相信,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一定會促使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家校共育一定會譜寫出和諧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