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一直是教師、家長和社會十分重視的問題。幼兒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幼兒的成長、家庭的發(fā)展和國家的未來。提高教育質量是發(fā)展學前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作為幼兒教師,要立足當前幼兒教育的機遇和挑戰(zhàn),探索幼兒教育策略,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
一、提高幼兒課堂注意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yǎng)幼兒良好品質的重要保障
幼兒注意力不集中,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極為不利。培養(yǎng)和調整幼兒的注意力家長和教師要掌握靈活的方法才能行之有效,要根據(jù)不同性格,不同特點,因材施教,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機智,勇于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掘幼兒的潛力,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優(yōu)良品格。同時借助家長的積極配合,只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態(tài)度,努力去做,一定會取得成功。方法主要有:(1)切實改進教學方法在設計教育活動時,應根據(jù)幼兒注意的特點,精心設計教育環(huán)節(jié),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將幼兒的注意吸引到活動中來。(2)陳鶴琴先生曾說“生活即學習,生活即課程”,幼兒周圍的生活都可以是幼兒學習的內容,教學內容最重要的是適宜,要適合我們所面對的孩子,要適合我們的教育目標。適宜的教學內容,能促進幼兒注意力的培養(yǎng)。所以老師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3)培養(yǎng)幼兒對學習的興趣,一是化平淡為神奇。適當給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書時采用一些啟發(fā)性的語句,像“這是怎么回事呀?”“讓我們來猜猜看”,來引發(fā)幼兒對學習的好奇心。二是對淺顯的現(xiàn)象給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對常見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興趣。此時若把這些事物背后的奧秘告訴幼兒,就會重新激發(fā)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如:幼兒對太陽的落山,天變黑的現(xiàn)象司空見慣,不當回事,可以告訴幼兒并不是太陽在我們頭頂上走,而是地球繞著太陽走,幼兒對太陽、地球再次產(chǎn)生了新的認識興趣。任何事物都有無窮的奧秘,我們要善于把握幼兒的心理,引導幼兒保持認識事物的興趣。三是鼓勵幼兒動手操作。實踐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事物的最佳途徑,而幼兒又大都喜歡動手操作,盡管嘗試可能會失敗,但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則會長盛不衰,對學習的知識也會掌握得更多。動手操作能使幼兒的認識由表面趨向實質,從而激發(fā)更大的求知興趣,促使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為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結實基礎。孩子對某事物的興趣越濃,越容易形成穩(wěn)定和集中的注意力。教師要鼓勵他們從事各種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發(fā)掘和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及興趣,并借以培養(yǎng)自己的注意力。
二、堅持正確的施教原則,強化教學方法的藝術性。使幼兒在學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發(fā)展
幼兒教師應努力按著幼兒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來教育孩子,力求使孩子在人生起跑線上得到最優(yōu)的發(fā)展。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健康發(fā)展,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也是幼兒素質教育的目標。我認為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目前,在我國幼教領域的改革中,教育觀念的更新越來越受到重視,觀念決定了人對事物的價值取向,只有更新觀念,革除教師包辦一切,注入式、填鴨式的傳統(tǒng)教育方法的影響,樹立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新的兒童觀、教育觀,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與“學”的問題,充分認識教育活動的價值,提高教育活動的質量。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形成安全感,依賴感。教師與幼兒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幼兒,與幼兒交朋友,坐下來與幼兒談心,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征,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力,包括幼兒也有自己的權力,所以做什么事都不要強制幼兒去做,可以引導幼兒做,教師以親切的話語,關心喜歡他們,了解他們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這樣既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又使我們的目標得以實施。幼兒從教養(yǎng)、護理他們的教師那里得到慈母般的愛,得到充滿溫暖的歡聲笑語的感情環(huán)境。對于幼兒來說,教師具有的一顆愛心,比教幼兒讀書識字、唱歌跳舞更重要,因此教師要把愛心融于各種教育方法之中。
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最根本的是要有無怨無悔的為幼教工作獻身的精神以及對孩子的愛心和耐心。教師的職業(yè)角色是多樣化的,幼兒教師更是如此,既是勇敢強健的爸爸、溫柔慈祥的媽媽、又是善良可親的姐姐、博學多才的智者、還是和他們一起嬉戲的同伴、朋友當我們心中充滿了對孩子的愛,我們會覺得,我們的工作正在發(fā)出動人的光彩!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自理能力差、獨立性、生活性都比較差、是非感薄弱,所以我們不僅要擔負起教學工作,還要擔負保育工作,工作中有時也覺得累、覺得苦,但無怨,我的目的是上好每一節(jié)課,帶好每一個孩子。古人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塑造靈魂這一神圣的歷史使命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我慶幸自己擁有的這份職業(yè)。數(shù)年之后,那些走出幼稚成熟起來的孩子們如桃李芬芳一樣的時候將證明這一點。教師的天地雖然狹小,但非常輝煌;教師的日子雖不富裕,但非常充實;教師的心緒雖然凝重,但并不難懂;讓青春作證,讓歲月詮釋,無悔青春,把自己的所有奉獻給教育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