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早讀是一天學習生活中的黃金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nèi),學生的頭腦處于十分清醒的狀態(tài),思路特別清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強。雖然只是一節(jié)短暫的晨讀課,它卻像一顆強力的救心丸,隨時為多彩的語文課注入精彩的活力,同時還可以彌補學生在課堂上難以通過絕對的個性朗讀所能獲得情感感知。
關鍵詞:晨讀; 形式多樣; 評價
中圖分類號:H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43(2016)05-001-2
語文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的。在高考考試說明中,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探索是高考對語文學科的六大能力要求,這六種語文能力都與閱讀有著直接關系或間接的關系,與高考的無縫對接,足見閱讀在語文的重要性,而小小的晨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起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一、百讀須先立志,目標分層確立
如何有效的完成早讀任務,最大限度的拓展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域,早讀前,為學生設置目標,讓學生有的放矢,充分發(fā)揮其積極主動性,方可提高其早讀效率。根據(jù)學生能力的大小分層次的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既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又符合教學規(guī)律。那么讀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務,是否與課堂教學相勾連,教師應該心中有數(shù)。同時也讓讓學生明白:讀什么樣的書就要給自己確立一個什么樣的學習目標,為了達到這個自立的目標,就要用心地去讀、去體會、去感悟?!段男牡颀?神思篇》中曾云:“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間,卷舒風云之色?!敝挥芯珳实陌盐绽首x目標,教師的適時針對性的指導,才能引領學生逐步達到如此境界。在讀書結束后,自我檢測或同學相互檢測,可以判斷是否已達到了自己預期的學習效果,為下一步早讀診斷性評價做出方向性的定位。那么怎樣有效的確立晨讀目標,讓學生自主分層次達到自定目標,作為任課老師要花些心思設計好晨讀目標。根據(jù)課上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情況及學生需要拓展晨讀中哪方面的視野,兼顧激發(fā)學生晨讀興趣,可在每節(jié)晨讀課前出示學習目標。將分層次目標及要求寫在黑板上,以便引起學生注意。例如:在學《項脊軒志》一課中,其晨讀的學習目標設為:1.大聲朗讀課文兩遍,掃清文字障礙。小聲誦讀課文兩遍,體會文意。2.小組為單位賞讀作者懷念三位親人時所抒發(fā)的悲情環(huán)節(jié),可以點評初步交流。3.有能力的同學查找有關親情的詩句并背誦。誦讀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關鍵,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以聲求義,以聲傳情,以聲品味”的習慣。這節(jié)晨讀課學習目標的設計既遵循學生的閱讀規(guī)律,注重“聲、氣、情”的有機統(tǒng)一,為課上探究品味式學習打下基礎,又在目標三中體現(xiàn)分層次學習理念,注重相關語文素材的積累。在目標引領之下,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晨讀不再碌碌無為,不再雜亂無章。
二、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
如何構建富有生命朝氣的晨讀課堂,體現(xiàn)本色晨讀的宗旨,晨讀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和形式多種多樣的合理開發(fā)是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專家艾賓浩斯曾經(jīng)提出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如果老師對學生已學過的一些知識,需要學生記憶背誦掌握的內(nèi)容,在最近的晨讀時間,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進行復習,有助于學生增強記憶效果,提高學生復習效率。但是晨讀課上反復讀某一篇文章,學生們會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從而降低了早讀的效果。一般情況下,人對新鮮的東西比較感興趣。鑒于此,我們認為應精選一些課外的文章讓學生讀背,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可擴大學生的積累,通過更多文章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此外,在高三的晨讀課上,為了提高復習效率,可以就重點知識穿插相關知識點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看與聽的情況下,積極思考。為學生準備聽、讀、背、賞的內(nèi)容材料,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個感官,將晨讀的內(nèi)容詮釋得更加淋漓盡致。例如:在高三詩歌鑒賞復習專題中的晨讀中,要想穿越語言屏障,讀懂詩詞字句,可將晨讀有效的分為三部分,第一,背誦課上整理的相關的鑒賞術語及鑒賞技巧。第二,播放知識點延伸的相關微視頻,學生“消化”微視頻所講的知識點,可小組討論。第三,檢查高考中相關的名言警句默寫,教師可聽寫也可制作成課件填空題進行檢查,訂正完后,根據(jù)學生自身情況進行夯實。像這樣的晨讀課,不僅讓學生讀背得更有意義,還調(diào)動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能力,協(xié)調(diào)各種感官進行有效思維和學習。讓晨讀成為高三課上復習的有力補充和延伸。此外,在高中晨讀課上,閱讀經(jīng)典文章和具有時代氣息的文字材料,都將成為學生積材貯寶的素材苑,小小的晨讀成就著高考的范圍,承載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
以前的晨讀,基本上都是讓學生齊讀,自讀或讓朗讀能力較強的同學帶讀。這些傳統(tǒng)的朗讀方式,讓晨讀變得無足輕重,形式的單一造就著晨讀課堂的干癟枯燥。學生的泛泛而讀,不能渲泄出學生讀書的情感。特別是齊讀和帶讀,既不利于體現(xiàn)各類文學題材的不同閱讀效果,也不利于學生個體獨特體驗感受的抒發(fā)和表達,難以確立自我的閱讀觀、學習觀。因此,在指導學生晨讀時,應探究多種形式的誦讀,調(diào)動學生多元智能,激發(fā)不同學生閱讀的興趣點。例如:除齊讀、自讀和帶讀外,還可以用小組合作讀、點評讀、分角色讀、表演讀、比賽讀、探究性地讀等。每一種讀法在晨讀中的有機組合,都會具有一定的閱讀效果,都能給學生帶來不同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在分層次晨讀中找到適合自己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讀書方式。
三、注重學生本位,創(chuàng)新評價形式
“天賦人權,天賦心智”,在這個以進步為主導的社會中,學生首先學會融入自己的學習,將來才能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融入社會。正如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所倡導的,晨讀也應該讓每個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使其主動、內(nèi)需化的朗讀、學習。為了遵循教育規(guī)律,結合學生本體的自我提升,豐富晨讀內(nèi)容和形式,無疑是激發(fā)學生晨讀興趣的最好方式,效果如何,需要更新評價機制和方式,同時注重實效性。評價內(nèi)容要多維化,除了要檢查課本中需要背誦的內(nèi)容外,課外延伸的內(nèi)容也應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考查。
參考文獻:
[1]林琳:《誦讀與語感》,科技資訊,2010(19)。
[2]王輝平:《淺談語文晨讀的作用》,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