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小學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教學、使其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效果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極為關注的問題。小學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教學是實現(xiàn)小學生由看圖認字到看圖寫作文轉化的重要途徑,其對學生未來的作文訓練起到基礎性的作用。本文結合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分析了當前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加強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語文教學; 小學低年級; 看圖寫話
中圖分類號:H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43(2016)05-001-2
看圖寫話教學作為低年級小學生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對低年級小學生的觀察、想象以及表達等多項能力鍛煉的有效方法。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由于素材選擇、教學方式等各方面的原因,小學語文的看圖寫話教學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要想讓小學低年級語文中的看圖寫話教學發(fā)揮其在鍛煉學生能力方面的應有作用,就要先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有一個清晰地認識,并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
一、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理解困難
在對低年級小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生往往難易準確的理解圖示的意思,這是語文教學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情況,是由于小學學生年齡較小,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不強,對于圖中的信息很難進行準確全面的掌握,對圖畫想要表達的內容也不清楚,從而制約了這項訓練的效率,使其發(fā)揮不了應有的效用。而且還存在著有一些學生能夠認識到圖中出現(xiàn)的各種信息,但無法進行合理聯(lián)系,對圖片的整體內容無法理解,在該項教學內容的一開始就對小學生形成了障礙,使得看圖寫話教學難以順利開展。
(二)表達困難
低年級小學生由于年齡、經驗等各方面的限制,表達能力比較弱。因此,在看圖寫話的教學中,費盡心思理解圖片內容之后,很難直接通過組織文字將其內容進行清晰準確的表達,即使勉強做出了文字描述也會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情況。此外,還會出現(xiàn)如標點使用錯誤、缺少連接詞等各種文字表達不規(guī)范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逐步引導學生一步步的進行表達的做法比較常見,但是這種教學方式無法兼顧每個學生在表達能力方面的具體情況,會使得學生的表達能力訓練與學生的能力狀況不適應的情況,對于某些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也許教師的引導反而會由于表達習慣的不同,使得學生的表述出現(xiàn)問題。而對于一些表達方面有障礙的同學,他們對于教師的引導能否適應也是因學生個人特點而接受程度不同,無法實現(xiàn)因材施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缺乏學習興趣
看圖說話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有著一定的難度,需要小學生集中精力、運轉思維去完成,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學習比較費力。而且目前教師在這項教學活動中仍然采用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課堂比較沉悶單調,這樣的情況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十分痛苦的,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好奇心,加上對教師的教學活動不知配合,使得小學生對此項訓練缺乏學習興趣,產生消極情緒,甚至反感、畏懼這項訓練。這種情況不利于提高看圖寫話教學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改善教學質量。
二、 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一)教師引導學生理解
低年級小學生由于觀察力和理解能力的制約,使其對圖片的意思理解困難,難以進入看圖寫話教學狀態(tài)中,這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應該引導學生認識畫面描述的內容,即畫中的事物,讓學生大致了解圖片在說什么方面的東西,讓學生進行思考。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圖中內容之間的順序、聯(lián)系等,先了解部分,然后將其聯(lián)系起來,對整體的內容產生理解。而且,在教學中要抓住重點,教師應該對圖片內容分析之后,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圖片的關鍵內容上,有助于學生對圖片的理解。在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教學中,圖畫旁邊往往有一定的提示,要結合提示理解內容,發(fā)現(xiàn)表述的重點,同時還可以結合圖畫的題目信息來幫助學生理解。除此之外,在看圖寫話素材的選擇上也要十分注意,即選擇適合小學生理解、難度較低的圖畫。
(二)促使學生發(fā)揮想象力
在低年級小學生的看圖寫話教學中,讓小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理解圖畫表達的內容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結合圖畫中的要素進行發(fā)散性思考,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因為看圖寫話教學中的圖畫只是通過畫中要素的表象展示來表達一定的內容,了解圖中的要素并不意味著理解力圖畫想要表達的內容,要想真正理解圖畫的意義就必須結合學生的想象力。只有結合圖畫中的各要素展開合理的想象才能讓學生突破表象認識到圖畫中蘊含的深層次內容,真正理解圖畫。只有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讓語言描述生動豐富起來,才能使得學生的表達更科學合理,并適應學生個人特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利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去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想象力,并對其進行適度的引導,才能發(fā)揮出看圖寫話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應有的作用。
(三)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述能力
看圖寫話的最后輸出就是小學生對圖畫內容的文字表述,對學生的表達能力有著一定要求。因此,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開始,訓練學生在表達方面的能力。在課堂上要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言,并進行指導,初步使學生在口語表達上具備一定的條理性和清晰度,提高學生說話合理性和連貫性。再通過口述等方式,引導學生把口語表達的方法進行調整后應用到文字表達中,使得學生在看圖寫話教學中具備相應的表達能力,能夠對圖畫的內容進行清晰準確而且規(guī)范的文字表述,從而完成看圖寫話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結語
看圖寫話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得到廣泛應用,其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任何教學方式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須講究具體實踐策略。看圖寫話教學也是如此,如何運用有效的策略提高該項教學活動的效率,值得每個小學語文教師去思考、探索。本文從看圖寫話教學對小學生的能力要求出發(fā),細致分析了在學生理解、想象以及表述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策略,從而解決小學看圖寫話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實現(xiàn)相應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莊倩:《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策略的研究》,新課程(上),2015(1)。
[2]朱爭艷:《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模式初探》,新課程(上),2015(5)。
[3]王含倩:《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的有效策略》,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