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nóng)村中學生的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很多,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優(yōu)化,注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和提升,多給他們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豐富素材,提供鍛煉寫作的空間和展示的平臺,讓他們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農(nóng)村; 教學; 作文; 體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43(2016)05-001-2
農(nóng)村中學生的語言積累和文學素養(yǎng)嚴重不足,語言環(huán)境較差和老師的指導不到位等關鍵因素,導致農(nóng)村中學的學生在寫作方面普遍存在著不少困難,不少學生甚至不知從何下筆,那么如何讓學生消除害怕寫作文的情緒,樂于作文,善于作文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優(yōu)化,注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和提升。
一、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作文成功的環(huán)境
(一) 教師要有正確的評價觀
首先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學生。長期以來,存在著教師對學生尊重,理解不夠的傾向:一是對學生的實際生活理解,尊重不夠。學生真實地抒寫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為幼稚,瑣碎,不典型。二是對學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夠,總是喜歡用挑剔的眼光來審視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的思想和感情,總認為學生抒寫的思想感情不夠成熟,不夠深刻。
其次,不求全責備。在作文評改時我們不要用范文的標準去要求學生,把注意力專門放在挑毛病上,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文章閃光的地方,適當表揚他們而不應該求全責備。
第三,要學會欣賞。在作文評價中教師要有欣賞的意識和心情,學生寫出的比較優(yōu)秀的作品,不僅要給予表揚更重要的是要給予激賞,要從心底里給學生的作品一個充分的肯定,以期達到情感的共鳴,達到與學生心靈的交流,一次充分的肯定能改變學生作文的態(tài)度和情感意識。這樣能激起他們創(chuàng)造的欲望。
第四,評價要恰如其分。每一篇作文都是學生的心血,都是學生辛辛苦苦的創(chuàng)作,所以我們對學生的作文要精批細改,評價要恰如其分,富有個性,不能千篇一律,浮光掠影,這樣學生就會覺得無勞而工,無所適從,就會失去寫作的興趣。
(二) 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學生的主陣地是課堂,他們的活動天地不寬廣,見聞和體驗有限,所以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就是我們教師的重要任務。
首先,給學生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要求學生在學校講普通話,因為講普通話有利于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邏輯的建立,有利于文學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其次,要求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知識面。俗話說:“生活是取之不竭的寫作源泉?!币虼耍髮W生平時不但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另外還要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報刊雜志,尤其是一些中外名著等。這樣才能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擴大視野,有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第三,嚴格要求學生寫日記。寫日記可以鍛煉學生組織材料的能力,再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用于寫日記,做到了學以致用,這樣訓練,慢慢地學生會用好句,會寫好句,而且可以提高寫作能力。
第四,堅持背誦。背誦是積累素材的最好方法,好比蓋樓房找好轉(zhuǎn)的一樣,只有找到好磚塊,才能蓋漂亮的樓房,背誦就是寫作中的“磚塊”,沒有磚塊蓋不起樓房,更不要說好樓房,所以背誦是寫作的關鍵,一定要重視背誦,重視積累,這樣我們才能寫出好的文章,寫出有水平的文章。
第五,狠抓日常的訓練。有意識地把句的訓練滲透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持之以恒地培養(yǎng)學生聽、讀、說、寫的能力和賞句、集句、用句的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朗讀課文中特點突出的句子,反復體味語言,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并且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說,說長句、說語段、說感想、復述課文。此外,課堂提問時,也要抓住時機強化說句訓練。最終落實到寫作上。要讓學生仿寫句子。仿寫優(yōu)美的詞句,仿寫句子的表達方式,仿寫句子褒貶不同的感情色彩,仿寫句子獨特的語言風格,仿寫句子明顯的修辭,還可以仿寫句式、仿寫內(nèi)容、仿寫表現(xiàn)手法。凡是有可仿寫的地方都可以仿寫。這樣一來,學生的能力就可以得到較為全面的訓練。
事實證明,這樣循序漸進的訓練,打消了學生對作文的神秘感和畏懼心理,有效地克服了學生寫作的惰性,積極的寫作練習對提高表達能力有明顯效果。
學生要寫好作文必須要有一定的資料,頭腦中有資料才能寫出好的作文,寫出的作文才能貼切、準確地表情達意。因此,要讓學生平時養(yǎng)成賞句、集句、用句的習慣。由推崇名言哲理擴展到修辭、用詞、意義、感情、風格、文采等多方面,這樣學生賞析、理解、感悟能力才能提高。另外要求學生有意識地在寫作中運用自己說過的、聽過的、寫過的、搜集過的佳句,并且常常督促、提醒,促使學生慢慢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好習慣,把不自覺的行為變成自覺的行為,只要長期堅持學生作文水平就有所提高。
(三) 給學生提供一個鍛煉寫作的廣闊空間
首先要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的需求,及時尋找讓學生寫作的機會,如學校舉行運動會、慶六一、演講比賽等,讓學生寫開幕詞、閉幕詞、寫通訊稿;充分利用學習園地、黑板報等宣傳陣地,積極撰寫稿件,組織投稿。
其次要拓寬學生寫作的渠道,不能將作文局限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場景中,要給學生一個自由練筆的空間。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寫作,不限題材,不限體裁,不限內(nèi)容,只要是自己有感觸的人和事就可以寫下來。堅持下來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再次成立寫作興趣小組。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寫作興趣小組,定期針對某個主題開展寫作訓練,彼此交流寫作心得,在交流討論中學生們逐漸形成互幫互助、愛寫作的良好氛圍,寫作水平普遍得到提升。
二、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展示成績的平臺
(一) 優(yōu)美句段欣賞,把學生的習作中一些好的句子,無論是自己創(chuàng)作的還是摘抄的,只要能自然地融到作品中,就是學以致用的好句子,可以挑出來在班上朗讀賞析,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的榮譽感,而且有助于形成學生摘抄好詞好句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用起來就得心應手。
(二) 班內(nèi)優(yōu)秀習作展示,每次作文講評都可以把好的習作范讀給大家,形成一種競爭機制,都有把好的習作展示給大家的欲望,這樣也是促使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動力。
(三) 校內(nèi)優(yōu)秀習作展示,只要是學校組織的作品展示,就盡可能讓學生參加,從評比中讓學生找成就感。
(四) 作文發(fā)表,給學生提供發(fā)表作品的平臺,讓他們想并樂于創(chuàng)作。
總之,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相信每個學生的作文水平會有大大的提高,讓他們由害怕作文變得想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