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文練筆是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泛濫化的“隨文練筆”是低效的。有效的隨文練筆應該基于語用落點,要引導學生基于文本進行仿寫式練筆、想象式練筆和嵌入練筆,從而在這個過程中習得寫作技巧、拓展寫作思維、突顯寫作個性。
關鍵詞:閱讀教學; 隨文練筆; 語用落點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43(2016)05-001-2
培養(yǎng)學生讀與寫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兩大主要目標。因此,現(xiàn)在很多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中,往往通過隨文練筆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讀寫訓練。但是,現(xiàn)在很多教師卻在教學中,把“隨文練筆”泛濫化了,閱讀課上動不動就讓學生拿起筆來寫一寫。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泛濫化的“隨文練筆”是低效的,在語用視野下,引導學生開展隨文練筆時要指向“語用落點”,要通過隨文練筆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提升。
一、在仿寫練筆中習得寫作技巧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的名家名篇,這些文章不僅言語生動,而且寫作思路特別清晰,給學生提供了習作范本。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仿寫練筆的過程中習得原文本的寫作技巧。
1.在仿寫練筆中習得“造句”技巧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些課文,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為了達到形象化表達的效果,往往采取了一些經(jīng)典的句式,這一些句式是小學生進行語言學習的有效載體,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仿寫練筆中習得“造句”技巧。
例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一文中的第4自然段,連續(xù)用了4個“有的”,教學時可以這樣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筆:請以“大課間活動開始了,校園頓時沸騰起來”為開頭寫一段話,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這樣,小學生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下,把自己學校的大課間活動寫得十分豐富,在這個過程中,有效地促進了他們對文本句式的內化。
2.在仿寫練筆中習得“構段”技巧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一些課文的段落具有很典型的特點,教學中,僅僅引導小學生在品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段式特點還是不夠的,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善于將語段仿寫放入語段的教學當中,使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從而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的“雙贏”。
例如,在《秦兵馬俑》(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這一篇課文中,作者在描寫秦兵馬俑特點的過程中,有很多段落都用了總分段式。教學中,在小學生掌握了課文中這一些段式的特點以后,可以讓他們利用這樣的段式對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景點或者一件物品進行描寫,這樣,小學生就能夠在隨文練筆的過程中習得有條理地描述事物的寫作方法。
二、在想象練筆中拓展寫作思維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些課文作者往往為了中心表達的需要,對于其中的一些事物描寫及場景描寫采取一帶而過的簡寫形式,這就給讀者留下了“空白”。這一些文本空白是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練筆的有效切入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文本空白處進行想象練筆,從而在這個過程中有效地拓展文本空間,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
1.情節(jié)空白處,引導想象擴寫
在一些課文中,作者往往會對其中的一個情節(jié)或者幾個情節(jié)采取略寫的形式,對于課文中的這一些情節(jié)空白,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擴寫,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
例如,《泉水》(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這篇課文,描寫的是泉水樂觀積極,熱情奔放的性格特點。在課文中,作者對泉水經(jīng)過水池、平地、果園和山谷的情景進行了描寫。泉水在流向大海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地方要經(jīng)過,到底泉水還會經(jīng)過哪里呢?又會是怎么樣的情景呢?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先進行想象,然后再進行練筆,這樣,就有效地拓展了小學生的想象空間,從而讓想象擴寫落到實處。
2.結尾空白處,引導想象續(xù)寫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很強的課文往往在結尾處進行了略寫,這樣,就給小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小學生對課文的結尾略寫處通過添枝加葉的方法進行續(xù)寫。
例如,在《小木偶的故事》(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這一篇課文中,結尾只是簡寫:“現(xiàn)在,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著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了。教學中,筆者引導小學生進行這樣的練筆:小木偶有了各種各樣的表情以后,在他的身上還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你進行續(xù)編。這樣,小學生就會根據(jù)課文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在他們的筆下,小木偶就會有精彩離奇的人生。通過這樣的隨文練筆形式,自然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想象能力與習作能力。
三、在嵌入練筆中突顯寫作個性
小學語文閱讀課上的謂嵌入式練筆,就是指把練筆活動融入到閱讀之中,其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寫作活動。嵌入練筆要根據(jù)文本內容的特點展開,但同時又有鮮明的寫作指向。由于不同的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是不相同的,因此,嵌入練筆能夠突顯學生的寫作個性。
例如,《圓明園的毀滅》(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這一篇課文是通過對圓明園被毀滅的揭示來激發(fā)小學生不忘國恥。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對圓明園昔日宏偉的建筑進行了描寫,是課文的重點內容之一。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圓明園的輝煌感悟有多深,對毀滅的慘痛的理解就有多深。教學中,我這樣引導:“你對圓明園宏偉的建筑有還其它的了解嗎?是怎么了解到的?你能夠把你了解到的圓明園宏偉的建筑寫一寫嗎?”這樣,就能夠有效地讓每一位學生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來體會豐富對圓明園宏偉建筑的深入認識。
可見,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基于文本重點內容引導小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這樣,才能讓小學生的文本閱讀以文本重點內容為切入點,把文本內容越寫越“厚”。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要以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隨文練筆是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學實踐證明,基于語用落點的隨文練筆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促進他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麗霞:《隨文練筆的誤區(qū)及對策.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1(08)。
[2]湛偉?。骸肚擅钤O計教學打開思維閘門》,小學教學參考.2014(11)。
[3]黃巧玲:《作文教學的幾點嘗試》,安徽教育.2014(09)。